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預計在溫和情景發展目標下中國203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將達到60%,激進情景發展目標下將達到70%以上。動力電池裝機結構呈現能量密度高、低“兩極化”發展,140Wh/kg及以下和160Wh/kg及以上裝機量份額顯著提升。企業積極佈局固態電池,有望2030年實現產業化。
這是中汽資料有限公司(下稱“中汽資料”)12月14日釋出的《2021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下稱《報告》)所做出的判斷。
據《報告》介紹,交通領域是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在歐美等發達經濟體,交通溫室氣體排放佔比達到20%至25%左右,我國目前佔比約為10%。汽車交通碳排放約佔全國碳排放的7.5%,是交通領域落實“雙碳”目標的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實現汽車產業綠色轉型和低碳發展的關鍵,至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首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5.7萬輛和4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倍和1.2倍,產銷繼續重新整理紀錄。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市場滲透率達到12.7%,高於前10個月。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猛,吸引了世界領先的電池生產商雲集於此。對於三元和磷酸鐵鋰兩大電池路線,《報告》認為,三元和磷酸鐵鋰電池在效能、成本和安全等方面各有優勢。三元電池現階段發展水平和理論能量密度上限更高。三元材料由於含有鎳、鈷等稀缺金屬而價格較高,但“低鈷”、“無鈷”電池技術開發和能量密度水平提升為三元電池進一步降本提供更多可能。磷酸鐵鋰材料晶體結構更穩定,理論壽命更長。但在系統安全層面,二者的安全設計需求水平相當。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保障動力電池生產所需的鎳等原材料的可靠以及可持續供應至關重要。《報告》指出,國內電池原材料主要以鋰、鈷、鎳等為主。其中,鋰資源受技術水平、開發條件等諸多因素限制,國內開發程度較低,鋰礦石進口量佔80%。鈷礦石國內資源貧乏,主要依賴從非洲進口。鎳礦資源僅佔世界總量的3%,國內產量遠低於需求,對外依存度高。產業鏈的低碳高效發展對碳減排目標意義重大,可持續原材料供應方案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必和必拓金屬與礦業市場分析主管包文駿判斷,從2020至2030年,電池行業對原生鎳的需求預計將增加約70萬噸,增幅達500%以上。到2030年,其佔全球原生鎳總需求量將從2020年的5%左右增加到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