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1年,西周被諸侯國西申國和鄫(zēng)國聯合犬戎滅亡,西周末代國君周幽王被犬戎軍隊殺死在驪山下,西周滅亡。第二年,包括西申國、鄫國、許國和鄭國等諸侯國立了周幽王的兒子宜臼為新的周王,也就是周平王。不久之後,周平王在晉文侯、鄭武公和秦襄公的護送下東遷到了洛邑(今河南洛陽),建立了東周。但幾乎與此同時,另一個諸侯國虢(guó)國的國君虢公翰則指責周平王稱王不正,自行在攜(今陝西西安北)又立了一個周王,也就是周攜王。而就是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中,東周的歷史拉開了帷幕。那麼當時諸侯之間為什麼矛盾重重?東周建立後又是否恢復過元氣?它最後又是怎麼衰落的呢?
犬戎之禍
根據近年一些新史料的解讀,很有可能傳統上被認為滅亡了西周的犬戎在這整個事件中只是起到了次要的作用,而當時的混亂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周王室內亂。而內亂的起因是:周幽王之前將西申國國君申侯的女兒申後給他所生的兒子宜臼立為太子。但後來周幽王有了新寵褒姒,就想廢掉宜臼,改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
而宜臼看到這種情況,很快出逃,逃到了自己外公家西申國(可能位於陝西郿縣)。而周幽王對此當然不能善罷甘休,於是率領大軍去攻打西申國。本來這個西申國並不是周軍的對手。但這西申國可能有一些西戎的背景,所以此後不久,西申國搬來了犬戎為自己撐腰。而犬戎的到來讓周幽王措手不及,最終兵敗身死,褒姒被犬戎搶走,西周也隨之滅亡。
那麼這段歷史就被稱為了犬戎之禍。但是根據上面我們所介紹的這些記載,宜臼和擁立他為周王的西申國以及鄫國可以說在犬戎之禍的過程中也都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所以當時虢公翰指責宜臼稱王不正也就不算特別奇怪了。而被虢公翰所擁立的周王名叫餘臣,是周幽王的弟弟。因為他稱王的地方叫攜,所以他在後來就被稱為了周攜王。
所以在東周建立的時候,連周王室都已經處在了一種分裂的狀態之下,而這種分裂一直持續了20年。也就是在這20年中間,周朝其實是有兩個國王,而不同的諸侯也曾在此期間分別站隊,支援不同的周王。直到公元750年,支援周平王的晉文侯為了討好周平王,率軍攻殺了周攜王,才終結了東周二王並立的局面。當然,這段歷史目前能看到的相關記載還是比較少,而且不同記載對於事情的具體經過和事件年份都有出入,但東周建立時局勢非常混亂還是沒有太大疑問的。
周鄭交質
所以從上面這段歷史大家也可以看出來,其實即使是在西周時代,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區域也主要是集中在周朝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周邊地區,而稍微遠一些的地區都已經是由不同的諸侯國所控制了。在當時周王室能擁有天下共主的地位,主要還是因為它的實力確實要強過其它諸侯國,能夠在其它諸侯國不聽號令的時候透過實力將其制服,並且能夠率領各諸侯國壓制周邊其它族群。
但周王室東遷之後,其實是遷離了自己之前控制的核心區域。而這也就意味著原來作為周王室實力基礎的土地和人口都已經不復存在。雖然東遷之後周王室仍然直接控制有一些土地和人口,也就是王畿(jī),但相比西周時期差距是非常明顯的。比如,當時周王室憑藉王畿連糧食都無法實現自給,長期需要鄭國、衛國和晉國等等諸侯為其供應糧食,等於始終存在先天不足,所以周王室漸漸受制於人也就非常正常了。
在周平王還在位的時候,就曾經先後任命鄭國兩任國君鄭武公和鄭莊公擔任卿士,也就是周王室的執政官,等於把國政大權都委託給了這兩個人。鄭武公時期,對於周王室的工作還比較盡心盡力,和周王室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但久而久之,鄭國藉機壯大自己,對周王室的差事應付了事也就很難避免了。所以到鄭莊公擔任周王室卿士的時候,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擴充鄭國實力上。
而這很自然又招致了周平王的不滿,所以周平王就想擺脫對鄭國的依賴。但周王室這時候確實沒有實力,所以要想擺脫對鄭國的依賴,就只能藉助別的諸侯的力量。而這時候周平王就想到了當時另外一個實力很強的諸侯,也就是虢國。雖然這虢國之前不久還曾經擁立過周攜王,但這時顯然不是周平王記仇的時候。所以周平王就想提拔虢國君主虢公忌父來制約鄭莊公的勢力。
但鄭莊公得知周平王的這種意圖之後,表現出了強烈的不滿。而這時周平王又意識到自己還得罪不起鄭國,所以趕忙滅火,在公元720年把自己的一個兒子王子狐送到了鄭國做質子,以表明自己和鄭國仍然是一條心。
而這件事在當時可是極具象徵意義的一件事,因為周天子作為天下共主,之前是從來沒有向諸侯國派出過質子的。雖然當時鄭莊公也給了周王室一定面子,把自己的長子公子忽也派到王畿做質子,但這種交換人質的做法,其實已經把鄭國放在了和周王室平起平坐的位置上。所以後來這件事就被《左傳》視為了東周“禮崩樂壞”的一個典型事件。
而在此事發生後不久,周平王就死了。他的孫子周桓王繼位之後,還是想擺脫對鄭國的依賴,所以又重新想起了提拔虢公為卿士,制衡鄭國這事。而鄭莊公得報之後,立即採取了嚴厲的行動,他派軍隊進入王畿,收割了當地的麥子和穀子。而我們剛才已經說了,當時周王室本身就在糧食上不能自給,所以這件事對於周王室來說是既有不再將其視為天下共主的象徵意義,又有對其實施經濟制裁的實際意義了。
公元前716年,鄭莊公更進一步,不經周桓王批准就自行和魯國達成了領土交換協議,使周鄭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惡化。公元前706年,周桓王免去了鄭莊公卿士的職位,鄭莊公自此不再朝見周王。而周桓王又以此為由,聯合蔡國、衛國和陳國軍隊攻打鄭國。這場戰爭在今天河南省長葛市境內打響,史稱繻(xū)葛之戰,但結果鄭國擊敗了周王室聯軍,周桓王本人還被鄭軍用箭射傷。而此戰的失敗也就宣告周王室在實際上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周鼎易秦
不過當時一些強盛的諸侯雖然已經不聽周王室號令,但畢竟當時大諸侯國對其它數量眾多的小諸侯國也沒有絕對優勢,所以周王室天下共主這個名分還有相當價值。所以當時許多強大的諸侯還是會經常拉攏周王室,利用周王室仍然存在的影響力抬高自己在諸侯中的地位。
比如在公元前8世紀末,齊國國君齊僖公就曾經以宋國和郕(chéng)國不朝見周天子為理由,聯合其它諸侯討伐這兩國。而且在此期間,他還曾多次以周王室為號召主持各種諸侯的會盟,在諸侯中間建立了很大的影響力。後來這段時期也會被稱為“僖公小霸”,之後以齊桓公為代表的春秋五霸也可以說是這種做法的延續和升級版本了。
不過雖然此時諸侯還會利用周王室的餘威,但諸侯稱霸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各個大諸侯國借稱霸乃至爭霸攻滅或臣服其它小諸侯國,使其自己的實力不斷增強,所以周王室在此期間不但沒有得利,而且跟大諸侯國的實力差距越拉越大。
而周王室對於諸侯的這種目的當然也非常清楚,所以也曾經牴觸他們的這種行為。比如齊桓公稱霸初期,當時在位的周惠王就不給齊桓公霸主稱號,甚至還曾經命令南方楚國的楚成王征討南方的不服之國,以制衡齊桓公的勢力。但在公元前656年,齊桓公聯合九國諸侯擊敗楚成王,確立了在中原地區的絕對優勢。而3年之後,周惠王去世,齊桓公介入周王室王位繼承事宜,支援周王室太子姬鄭力壓周惠王晚年所寵愛的王子帶成為周襄王,而周襄王登基之後,才正式加封齊桓公為霸主。
所以雖然春秋五霸都曾以“尊王攘夷”為號召,但他們爭霸的過程在實質上卻是不斷打壓周王室實力,削弱周王室影響的一個過程。而在齊桓公之後,晉文公和秦穆公也相繼稱霸,在此期間秦晉爭霸曾非常激烈,而這個過程還使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區域,也就是王畿也大幅縮小。以至於在公元前619年周襄王去世的時候,周王室甚至已經困頓到一度無錢將其安葬的地步。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才出現了13年後楚莊王進軍東周首都洛邑南郊,並詢問周朝鎮國之寶,也就是象徵天下共主的九鼎大小輕重之事(問鼎中原),而這一舉動其實就帶有要逼周王室臣服的象徵意味。
此後,周王室就逐漸淪為了周邊諸侯國的傀儡,曾經再次出現了不同諸侯支援兩個周王並立的局面。而公元前386年,源自陳國的田氏家族在奪取齊國政權5年之後被周王正式認可為諸侯,而這個事件也差不多是周王室最後一次在歷史上參與的重要事件了。
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再次發生內亂,趙國和韓國介入其中,將周王室本就很小的領地又一分為二,形成了東周國和西周國兩個微型封國,兩個小國各自有自己的君主,而周王室雖然繼續存在,但已被完全架空。公元前344年,魏國君主魏嬰開始稱王,此後其它戰國諸強也先後稱王,使周王室在形式上的天下共主地位也不復存在。公元前315年,之間居住在東周國的周慎靚王去世,之後東周國表示不願再供養周王室,繼承了王位的周赧(nǎn)王只能求助於西周公,最後遷居到了西周國。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合縱諸國抗秦,這時他想再利用一次周王的名號,所以派人到周赧王那裡要求他以天下共主的名義下達組建聯軍的命令。當時已經困頓不堪的周赧王知道還有人想用自己天下共主的名號自然喜出望外,趕忙找西周公也組建軍隊,參加聯軍。這樣他們傾盡國力組建了一支6000人左右的軍隊。但最後來會盟的諸侯只有楚國和燕國,而大家湊起來的兵力根本沒法和秦軍抗衡,所以當場散夥。
而西周國組建的軍隊是由周赧王出資,但他自己根本沒錢,是向當地富商借了高利貸,並許諾打贏了仗用戰利品還債才拼湊起了軍隊。但這事最終血本無歸,富商來討債的時候,周赧王只好躲進了宮殿裡的一座高臺(債臺高築成語出處)。
但沒錢還債還是小事,真正可怕的是:秦國國君昭襄王很快以此為由,派出大軍攻打西周國。而組建6000軍隊就債臺高築的西周公和周赧王一看這架勢就知道抵抗沒有意義,立即投降了。之後秦軍將天下共主的象徵九鼎帶回秦國。周赧王也很快病死,周朝和西周國都在公元前256年滅亡了。此後,東周國雖然又存在了7年,但已經無法代表周王室,最終也在公元前249年被秦國滅亡。至此周朝不復存在,它所代表的列國分封制度也走向盡頭,也可以說間接為秦最終建立大一統王朝鋪平了道路。(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