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和平
我從老八路駱行阿姨那裡看到兩張老相片《原八路軍前方總部情報系統部分老同志合影》,那是1979年7月28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拍攝的。在其中35位前輩的合影中,我看見了眾多我父親江濤的老戰友:馬溪山、張箴、沈少星、席一、柴成文、李新農、劉岱、劉配成等。在另一張14位阿姨合影的老相片裡,我看見了可親可敬的女八路們:郭西、林一、申小叢、申曉白、姚汝安、程倩、駱行、姚明、姚新等。他們聚集在一起,是為了參加敬愛的申伯純伯伯的骨灰安放儀式。
1979年7月13日,申伯純伯伯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1歲。28日,申伯伯的追悼會在八寶山革命公墓隆重舉行。黨和國家給予申伯純伯伯極高的評價,葉劍英、鄧小平、鄧穎超、張廷發、彭真、廖承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全國政協、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等送了花圈,烏蘭夫、薄一波、劉瀾濤、姚依林、康克清、胡愈之等參加了追悼會。
在抗日戰爭期間,父子、夫妻、兄弟姐妹同為八路軍的家庭比比皆是,但是在一個家庭中竟然有11位八路軍的極為罕見,這就是申伯純伯伯的一家。除申伯伯,參加八路軍的家人有: 妻子郭西、長子申仲仁、二女申伸、二女婿成蔭、二子申仲義、二兒媳齊翔延、三女申小叢、三女婿李成、四女申曉白、四女婿王炎堂。除二女婿成蔭是著名電影導演、二子申仲義是著名雷達技術專家外,其他均是八路軍情報系統的幹部。我在收集與整理申伯伯一家的感人故事時,深深地被這個八路軍的“紅色特工之家”所震撼。
一、申伯純
申伯純1898年出生於河北宛平(今北京豐臺),192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系,1934年參加革命工作,1937年3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青年申伯純在北大
1926年5月,一心報國的申伯伯赴廣東,在國民黨軍何輯五(何應欽之弟、潮梅警備司令兼汕頭市公安局局長)部任秘書。當時黃埔軍校潮州分校與共產黨領導的潮州工會發生衝突,黃埔軍校教育長何應欽命令何輯五緩解矛盾。何輯五苦於無人與共產黨方面溝通萬分焦急,申伯伯自告奮勇擔此重任。他在共產黨人李春濤的幫助下,與東江工農自衛軍彭湃總指揮、楊石魂副總指揮共同努力,使潮汕一帶的國共衝突得以調節,支援了何應欽第一軍的北伐,促進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有利局面。之後,國民黨右派綁架並妄圖殺害楊石魂,共產黨方面要求何輯五立即解救楊石魂。申伯伯授命全權處理此案,一方面按照共產黨的要求公告懸賞通緝兇犯,一方面秘密找到肇事者,令其立即釋放楊石魂,並指明瞭出路。由於申伯伯在處理國共關係上做出的有效貢獻,何輯五提升他為汕頭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兼潮梅警備司令部上校秘書。1927年的“四.一二政變”後,面對國民黨對共產黨的血腥屠殺,申伯伯憤然離開汕頭,投奔西北軍。
從1927年冬到1930年夏,申伯伯在西北軍鹿鍾麟部任政治處長。在這期間,他最大的收穫是與共產黨人南漢宸等結為摯友。1935年,申伯伯受南漢宸委託,赴西北軍楊虎城部做抗日統戰工作,被任命為國民黨西安綏靖公署兼第十七路軍少將交際處處長、政治處處長。在共產黨地下組織的領導下,申伯伯領導的第十七路軍交際處主要負責與東北軍的聯絡,在祛除張學良與楊虎城之間的猜疑、形成張楊聯共抗日做工作的同時,負責秘密掩護中共的交通,向中共組織提供情報。1936年4月,東北軍和西北軍均與紅軍達成了和平協議,形成了團結抗日的有利局面。
1936年申伯純夫婦和女兒在西安
經過三年的嚴峻考驗,1937年3月一天,葉劍英約申伯純來三原安吳堡談他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意見,申伯純表達了強烈的要求與衷心的期盼。幾天後,張文彬通知他:黨中央已批准他為中共正式黨員,介紹人是南漢宸、張文彬、王炳南三位同志,並囑咐他今後努力學習,繼續為黨工作,同時要保守秘密。
“西安事變”後,申伯伯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積極參加了和平解決的鬥爭。在西安各界召開的群眾大會、駐軍連排級以上官佐大會、西安學生救國聯合會的學生大會等公開場合,他作為是張學良和楊虎城的發言人,宣講西安事變的經過與意義,產生了極為強烈的反響,為第二次國共合作再立新功。
1937年6月楊虎城(左二)申伯純(右一)在南京
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他到國軍冀察戰區總司令兼河北省政府主席鹿鍾麟部任政治部主任,繼續負責統戰和情報工作。
1939年4月,申伯伯離開鹿部到第十八集團軍(既八路軍)總部工作,任總部高階參議,1940年任八路軍總部秘書長,1941年任八路軍第129師情報處處長,並當選為晉冀魯豫邊區參議會議長,1943年任八路軍總部情報處副處長兼豫北辦事處主任。在此期間,他在團結友軍和各界愛國人士,開展統戰、情報,建設晉冀魯豫抗日民主政權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
1945年4月26日滕代遠指揮太行軍區部隊和總部警衛團收復日軍佔領的遼縣(今山西左權縣)縣城後,在日軍構築的陣地上留影。左至右:李達、郝汀、滕代遠、何正文、陳錫聯、申伯純。
1945年在劉伯承、鄧小平的領導下,任北方局聯絡部部長的申伯伯擔任了爭取高樹勳起義領導小組的組長。高樹勳是因反對內戰而受到蔣介石排斥的國軍新八軍軍長、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9月,申伯伯帶領靖任秋、路展、李新農、席一、劉岱五人為成員的小組秘密潛入邯鄲,開始與高樹勳的代表王定南多次接觸,並就高部起義後的具體行動路線,以及如何擺脫中央軍等細節進行磋商。10月下旬,將國軍控制下的高樹勳家眷巧妙安排接來團聚,完全解除了高的後顧之憂。30日起義當天,申伯伯與靖任秋等親臨邯鄲馬頭鎮,協助高樹勳率部一萬餘人成功起義。高樹勳於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的起義不僅對平漢戰役的勝利起了極大的作用,還成為被毛主席命名“高樹勳運動”的反對內戰、主張和平的典範。
1946年1月,申伯伯參加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秘書長李克農)中共代表團工作,任八路軍駐北平辦事處副處長(處長由滕代遠兼),之後任華北財經委員會秘書長。在這期間,申伯伯在國民黨特務的嚴密監視、包圍下,不畏艱險同敵人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勝利地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
新中國成立後,申伯伯歷任中央統戰部交際處長、政務院秘書廳主任、政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政協二、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政協第五屆常務委員、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他夜以繼日地為黨工作,僅擔任秘書廳主任期間,負責由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召開的政務會議就有二百餘次。他任政協文史研究會副主任時,主持開展了人民政協文史資料的收集、撰寫工作。他不僅自己著述豐碩,還帶動了一批史學知名人士。他團結幫助一大批獲得特赦的戰犯,使他們不僅成為新中國的公民,還成為全國政協文史專員,共同為國家文史資料工作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申伯純
剛正不阿的申伯伯經歷過多次挫折:1953年三反五反運動,因他主管的單位抓不到“老虎”,而被免去領導運動的職務。
1957年整風反右時,他支援群眾批評領導幹部的錯誤思想與不良作風,被撤了機關領導小組的職務。1958年大躍進時,他作為政協委員視察徐水縣生產隊時,因不相信生產隊長介紹一棵大白菜重五百斤而被批評。1959年黨內會議上,他同情彭德懷說:“昔日功臣,今日禍首。”而被作為重點右傾批判。文革中,他成為全國政協機關第一個被揪出來的“走資派”,遭受了殘酷的迫害,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儘管如此,申伯伯依舊光明磊落、襟懷坦白,以驚人的毅力嚴肅認真、勇於負責地工作。
從1956年起至1979年的二十餘年中,他不僅根據親身經歷,還採訪了西安事變經歷者:周恩來、葉劍英、李克農、羅青長、南漢宸、徐海東以及衛立煌、邵力子等人,撰寫了《西安事變紀實》一書,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史料。
二、妻子郭西
郭西1912年出生于山西原平縣,畢業於太原女子師範。1937年8月在太原國民師範學校聽了周恩來的講演後,她被深深地打動,決心投奔八路軍。她赴八路軍129師師部,提出要任作戰參謀。當時從未有過青年女學生擔當此任,因此劉伯承師長親自接見了她,並被她的英武氣質所打動,從此郭西成為作戰科第一位女參謀。
申伯純的愛人郭西
郭西在八路軍前總與申伯純結婚時,正值日軍對我太行根據地實施大掃蕩。他們在深溝大壑中與敵人周旋時,郭西和警衛員把重病昏迷的申伯伯藏在山洞裡,守在洞口時刻準備與日軍同歸於盡,終因日軍未搜查到才逃過一劫。1943年,她在八路軍豫北辦事處做情報工作。解放後,她歷任政務院秘書廳秘書、機關託兒所所長、國務院秘書廳信訪處科長等職。
三、長子申仲仁(銘鴻)
申仲仁1916年出生,在父親的影響下思想進步,14歲在洛陽馮玉祥的軍事學校學習,19歲在北師大附中參加了黨的外圍組織——民族解放先鋒隊,並任偵緝隊長,參加了“一.二九”學生運動。他1935年參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6年,申仲仁受父親的指派,在中共北方局南漢宸的領導下,任天津地下電臺報務員,負責地下黨與黨中央的聯絡工作。一天,他發完電報將底稿夾在報紙裡。剛一出門,就被跟蹤電臺訊號的日本憲兵隊包圍。他不動神色地舉起拿著報紙的手,趁憲兵衝進屋裡搜查電臺的時機,抽出來電報底稿和密碼塞到嘴裡嚥了下去。等日本憲兵明白過來,為時已晚。他被抓到日本憲兵隊,受盡了酷刑:辣椒水燒壞了肺,夾棍夾爛了手指,老虎凳壓殘了腿,但他始終堅持說:“我是做生意的,給老闆發商業行情的電報。”他用堅貞不屈的意志保護了黨的地下組織。在黨組織的努力營救下,他終於返回延安,改名申銘鴻,在軍委三局做通訊工作,但身體狀況極差。
西安事變時,申仲仁隨周恩來赴西安參加和平解決,任中共代表團電臺臺長兼報務員,連續數月在西安七賢莊一號地下室與報務人員曾三、林青等收抄、轉發陝北蘇區和紅軍的電訊,致使健康更加惡化。1937年,他任軍委三局第二科科長,負責與上海、新疆等黨的地下電臺聯絡。一次申伯純伯伯擔心他的身體,發電報詢問病情。他立即覆電批評父親:“用軍用電臺詢問私事,實屬不應該。”1940年初的一次急行軍中,馱電臺的牲口過橋時翻到了河裡,他不顧身體虛弱,跳到冰河裡把電臺撈了上來,自己卻因此病倒、不幸去世,年僅24歲。
申伯純伯伯痛失愛子、賦詩一首:“自信年來少私意,卻怎偏哭我亡兒!”1945年,中央軍委三局在鹽店則村建烈士陵墓,立碑安葬了申仲仁(申銘鴻),在碑文中給予極高的評價。
四、二女兒申伸
申伸1920年出生,1937年北平淪陷時,正上高中的申伸棄學,隨父親輾轉到武漢和黃安的新四軍訓練班學習。臺兒莊戰役剛結束,她立即加入戰地服務團趕到戰場,為抗戰國軍服務,不僅天天為傷兵讀書、寫家信,還自己掏錢為他們買郵票。之後,她在鹿鍾麟部幫助父親翻譯秘密電報、收聽廣播、記錄戰區情況。
離開鹿鍾麟部後,申伸說:“打日本,哪兒有日本人我上哪兒。”1939年,她在深縣冀中抗戰學院當了少先隊的教導員,後來經組織介紹在晉察冀邊區參加了八路軍120師的戰鬥劇社。剛到劇社趕上七一匯演,從未學習過表演的申伸在成蔭的幫助下,以樸實自然的表演風格,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場演出。從此她活躍在文藝戰線上,不僅扮演了許多出色的角色,並撰寫了一些革命話劇。
申伯純的二女兒申伸
申伸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與成蔭結成革命伴侶。1947年,她在西北電影工學隊學習電影專業。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央電影局人事處處長、電影工程學院系主任、電影學院政治部主任、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等。曾參加編寫過多部革命書籍,1993年榮獲電影學院首屆“金燭獎”。
五、二女婿成蔭(蘊保)
成蔭1917年出生于山東曹縣。1937年在漢口善德英文學校讀書時就參加了抗日救亡的演出。1938年,他赴延安參加八路軍,在陝北公學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參加畢業演出時被魯迅藝術學院老師發現,調魯藝戲劇系學習,從此開始了軍旅藝術生涯。畢業後調八路軍120師政治部戰鬥劇社任導演、政治指導員、副社長等職,邊隨軍參加了戰鬥,邊創作和導演了眾多抗日題材的話劇,曾受到了毛主席的稱讚。
1945年,成蔭在晉綏南線參加瞭解放汾陽的戰鬥,之後歷任呂梁軍區和二縱政治部宣傳科長、東北電影製片廠導演、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北京電影學院院長、中國影協第一屆委員、第二和三屆常務理事、第四屆副主席、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和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申伯純的二女婿成蔭
成蔭一生拍攝並導演了一大批優秀電影,例如《鋼鐵戰士》、《南征北戰》、《萬水千山》、《停戰以後》、《紅燈記》、《拔哥的故事》、《西安事變》等,榮獲了眾多國內外獎項,成為我國著名電影導演之一。
六、二子申仲義
申仲義1922年出生,哥哥申仲仁參加革命後,“我不當亡國奴”的仲義也執意參加革命。1937年他赴延安,在軍委三局通訊學校學習,後任教員。193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抗戰時期延安電臺重建工作的技術總監,新中國雷達事業的創始人之一。
1941年,八路軍因沒有電池導致電臺無法工作,申仲義夜以繼日地研究試驗,創制了手搖發電機,並在八路軍普遍使用。他在延安簡陋的條件下製造出了小型報話機,還負責改裝延安向全國播音的廣播電臺的重建技術工作。1944年,他在延安被評為“特等勞動模範”,受到毛主席的表彰。
申伯純次子申仲義
解放戰爭時期,申仲義歷任晉綏軍區司令部三科工程師、西北軍區司令部通聯處技術主任。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西安市電信局接收組成員,我國第一個雷達廠廠長、第一個雷達研究所所長兼總工程師、第四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兼第十研究院院長、電子工業部副部長兼雷達工業管理局局長,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91年,中國電子學會為表彰他在中國雷達事業發展中的卓越貢獻,一致透過設立“申仲義獎金”,並於當年頒發了第一次申仲義獎。
七、二兒媳齊翔延
齊翔延1931年出生,她的父親是總理辦公室主任、全國政協秘書長齊燕銘。她於1940年到延安上學,1945年參加八路軍,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名老通訊偵察兵,她曾參加過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通訊保障工作。建國後,在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人民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所工作。
八、三女兒申小叢
申小叢1924年出生,畢業於師大女附中。1937年申伯純伯伯離開時,把小叢的母親康麗和小叢、曉白留在了北平。後來母親患癌症,小叢成了家裡的頂樑柱。母親過世後,八路軍前總情報處派聯絡員李成來到北平,轉達了父親申伯純的安排:小叢和曉白姐妹倆到麻田八路軍總部根據地,把北平家裡的房子交給地下黨組織,賣掉的七十兩黃金作為活動經費。
1944年底,申小叢在八路軍總部情報處三科(科長張衍)任秘書,不久與李成確立了戀愛關係。1945年9月,她參加了最後一期抗大的學習。1946年,申小叢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李成結為夫妻潛伏回北平。李成(化名劉長富)的公開身份是北新橋實業商行副經理,實際身份是前總平津地區情報組的負責人,申小叢以劉太太的身份做掩護。前總派遣科科長林一指示他們:“要多交朋友,做長期隱蔽的打算。”
1947年2月,由於前任情報組負責人姚繼鳴親戚王俊卿的出賣,李成被捕。敵人審問他時,他機警地暗示申小叢說:“姚先生叫我告訴王俊卿,別做壞事,要做好事。”已懷雙胞胎待產的申小叢想起李成平時的囑咐,立即將李成的話轉告給組織,通知所認識的人馬上轉移,從而保護了黨的地下組織。申小叢為營救李成四處奔波,身心交瘁早產生下一女一男,男孩患重病身體很弱,經組織上資助才被救活了。
申伯純的三女兒申小叢
解放後,申小叢曾任廣東省醫院黨委書記等職,並參與中央調查部收集編寫抗日戰爭中情報史的工作。
九、三女婿李成
李成1921年出生於河南通許縣,1937年赴延安抗大和陝北公學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李成在專門培養情報人員的中央保衛局特別秘密訓練班學習,同期學員有林一、羅青長等。他作為河南省代表參加了延安召開全國戰地青年代表大會,之後被派到中央青年委員會、安吳堡青訓班,先後任教務處幹事、黨支部書記、人事科副科長、黨總支書記兼秘書長。
1940年李成調社會部工作,1942年調前總情報處工作。他負責前總與派往北平、天津等地特工的聯絡。憑著對革命的忠誠與機智勇敢,他無數次冒著生命危險、忍飢挨餓往來於北平、天津、邢臺、邯鄲、安陽、開封等地情報站、交通站,將總部的指示傳達給打入敵人內部的情報人員,再把情報人員獲得的秘密情報帶回來。
1946年,因原北平情報站負責人姚繼鳴暴露,總部命李成與申小叢接替姚潛入北平,任前總情報處平津地區情報組組長,負責情報、交通聯絡、長期潛伏工作。
1948年春李成回到根據地,參加東黃埿幹部培訓班,準備接收北平城。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他擔任北平市公安局二分局局長。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廣州市公安局政治保衛處處長、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廣州鋼鐵廠黨委書記、市工商局副局長、市顧問委員會委員等,在公安、政法、監察、鋼鐵、工商、財貿等方面為廣州市的建設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十、四女兒申曉白
申曉白1927年出生,1944年參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她在中共中央社會部書報簡訊社擔任人事檔案工作,這時她的姐夫李成把申曉白介紹給戰友王炎堂。
申伯純的四女兒申曉白
1947年1月,她在延安和王炎堂結婚,軍委情報部部長李克農為他們主持了婚禮。剛結婚兩個月,胡宗南佔領延安,夫婦倆分開。同年10月,她的兒子在臨縣出生。在那艱難險阻的年代,丈夫王炎堂跟著工作班子轉戰,她獨自帶著孩子跟著老弱婦孺行軍,幾經生死關頭,靠著堅強的毅力和偉大的母愛,將革命的後代撫養成人。
十一、四女婿王炎堂
王炎堂原籍陝西,1923年7月生於江蘇省南通縣,1938年參加革命並加入中國共產黨。王炎堂初到延安在陝北公學、中央黨校、馬列學院學習。1939年1月調社會部辦公室任文書、秘書。他邊工作邊學習,認真細緻、全力以赴地抄寫記錄、收發電報、管理檔案、刻蠟版、印材料。他每天都接觸大量的黨內外材料,並熟記在心,不但受到了領導的信任,還獲得了“活字典”的稱號。
1946年11月胡宗南大舉進攻延安,黨中央疏散清理檔案,必須在三天內將20大箱檔案整理後轉移。毛主席命令:把檔案減少到最少,其餘燒掉。李克農將此任務交王炎堂負責。王炎堂連夜趕往瓦窯堡關起門來,白天在屋裡清理,晚上在院子裡燒。他一件件地審閱,憑著日常積累的業務能力標準判斷,保留了四箱被後人稱為“寶貝”的檔案,未出現絲毫紕漏。
申伯純的四女婿王彥堂
王炎堂不僅善於整理、撰寫通報,還注重分析研究情報,逐漸成為情報專家。他給陝甘寧邊區的保衛人員講授情報工作的課題,為邊保工作走上正軌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軍委情報部處長、軍委聯絡部處長、總參情報部局長、中央調查部局長、中央調查部副部長、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秘書長、國家安全部諮詢委員等職,是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為了紀念家人為祖國、為民族做出的貢獻,申伯純伯伯的小女兒申曉婷撰寫了《抗戰一家人》一文。
在山河破碎、烽火連天的年代,像申伯純伯伯一家人這樣用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出眾的才華,在統一戰線與情報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前輩是中華民族的傑出代表,雖然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永遠值得我們後代緬懷與崇敬!
【作者:江和平 此文刊登在2020年9月《黨史博覽》和2013年3月《長治方誌》《紅色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