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中講到:“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最大困難,就是不知道對方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情假意。雖說“日久見人心”,但經過很長時間之後才看清一個人,往往意味著自己已經吃虧了。
這就要求我們在與人相處的初期,就要學會識人。通常來說,一個人是否值得交朋友,看以下三點就知道了。
一、看他在利益面前如何抉擇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史記》認為:那些因為利益而結交的人,往往也會因為利益的消失而變得疏遠。
這裡的“利益”,不僅僅是指金錢、地位等物質上的利益,還包括精神、心靈上的利益。
在職場中,我們會看到那些經常在一起吐槽老闆的人,往往關係會更加親密。表面上看,是因為雙方聊得來;但實際上,是因為彼此滿足了對方的精神訴求。
與親朋好友相處也是如此。
《增廣賢文》中講:“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面對那些常在一起吃吃喝喝的朋友,只要假裝自己遇到困難、需要幫助,就能輕而易舉地看穿對方是否真的把自己當朋友。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因此,利益就是檢驗人心的最佳試金石。
二、看他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
眾所周知,在孔子的眾多弟子中,有“七十二賢人”。其中,就有很多弟子問過孔子:究竟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
子游問孔子時,孔子說:“許多人認為贍養父母就是孝,但那些狗和馬不也同樣有人養?如果對待父母不恭敬,贍養父母和飼養犬馬又有何區別?”
子夏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說:“父母有事時,兒女幫忙去做;有了美食,讓父母先吃……這樣就能被稱為孝敬了嗎?孝敬父母最難的事情,是對父母和顏悅色。”
孔子的這兩個回答,其實都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態度”。
去朋友家做客時,如果看見朋友對父母頤指氣使;或者聽見朋友接父母的電話時,毫無尊敬可言——那麼就要重新審視自己與這位朋友的關係了。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一個人對待生養自己的父母都沒有好的態度,可想而知,他會怎樣對待自己的朋友。
三、看他如何對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有位女性朋友去相親,跟男方吃過一頓飯之後,就決定不再繼續和男方深入瞭解了。
這位女性朋友說:兩人在餐廳的時候,男方雖然對自己很有紳士風度,但對服務員卻是呼來喝去,而且言語之中滿滿的都是高傲和不屑。
和這樣的人結婚,一旦對方的收入較高,必然也會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來俯視自己的另一半。
俗話說:“地位有高下,人格無尊卑。”
一個人對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如果總是一副瞧不起人的姿態,那麼當他將來獲得權勢之後,同樣也會瞧不起自己原來的朋友。
我國有個成語叫“小人得志”。與這樣的人交朋友,無異於親手給自己埋下一個隱患。
結束語
《增廣賢文》有云:“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
雖說人心叵測,但人心的真誠與虛假,也不是沒有辦法識別。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越是儘早看清人心,越能為自己節省時間和精力,避免在人際交往中吃大虧。
以上三種看清人心的方法,你覺得是否有用呢?歡迎到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