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
小明語錄:
生活是打碎在地上的玻璃,但又碎的大小不一,想撿起稍大些的,一不小心就割破了手。生活寧願是打碎在地的玻璃,只盼能碎的更細小,可以讓我看到滿地夕陽的影子。
原標題: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之61~自我
#01
中西方文化對自我的不同理解
自我這個概念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每一個流派都有關於自我的論述,論述的內容也不盡相同,而且還有許多相近的概念互相糾纏在其中。
例如有自我、自體、主體,這些都是自我的相近概念。
同理,像我們之前所探討的那樣,在中國古代哲學裡面,自我和母親是合二為一的,所以也叫做一體化的概念。
自我和大地是一體的,自我和母親是一體的,所以中國人用了一個比較大的“我”的概念。
而西方人的自我是比較分裂的,他分出了一個客體去了解自體,也就產生了主客體的心理學。
談到這裡,有人甚至會認為沒有自我這個概念了。他們認為一個人的自我永遠是被他人所操縱的,拉康就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他談到了主體性的資格。
#02
多維度的“自我”
一般而言,我們說“自我”的時候,至少包含著三個不同的自我:身體的自我、社會的自我、精神的自我。
站在身體的自我而言,每個人的確是有一個身體的。不過身體是由誰來控制的,各個流派的觀點就不一樣了。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而言,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有一個社會身份,我們有時把它稱為人格面具。
既然有外在的自我,是不是有內在的自我和精神上的自我呢?我們在精神上操縱著我們的身體嗎?
拉康認為精神上的自我其實是被別人操縱的,我們也沒有自我。
他認為,一個孩子在一生心理發育的過程中,擁有自我的時間非常短暫。例如小的時候,他沒有自我,他是母子一體性的。
後來他是被母親所控制的,再長大一點,他擁有一個自戀階段的時候,在自戀階段和母親控制孩子之間有短暫的幾個月,也就是在一歲之前有幾個月的時間,孩子似乎擁有自我。
但是,隨著孩子進入到映象階段之後,孩子的自我又被鏡子裡面的那個慾望所俘獲了。於是,自我又失去了。
再長大一點之後,孩子又被父親的慾望所俘獲了,這時同樣又沒有自我。
所以,拉康認為,我們一生實際上擁有自我的時間太短暫了,基本上沒有自我。於是,拉康創造了幾個和自我相對應的概念,例如他我、鏡子我。
那麼,一個人到底擁不擁有自我的意識呢?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所謂的自由意識是個假象,我們似乎從來就不曾真正擁有過自由意識。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我。
#03
各個流派對“自我”的解讀
弗洛伊德提到了一個其他的“自我”概念。
弗洛伊德把“我”分成了自我、本我、超我。
在弗洛伊德的概念裡,人的精神世界分裂成了三塊。
羅傑斯認為人的自我分成一個現實中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
這一點和科胡特的概念相似,科胡特把自我分成虛假的自體和真實的自體。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流派都對自我進行了劃分。各種自我的概念層出不窮,所以在精神分析裡,如果一個人想真的能夠了解自我的概念,基本上代表著把所有的流派都弄清楚了。
例如:榮格的自我概念實際上是依據一個原型的自我的概念。
當西方哲學家尼采提出“上帝死了”的時候,就已經代表著西方人在精神世界裡已經離開了上帝對人的控制,開始站在客體的角度來看待自我,相當於一種自我意識的覺醒狀態。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只要有一種心理學的流派,就會有一種心理學流派所對應的自我的概念,大家就看到了目前多種的自我概念。
還有一些比較小的流派,例如阿德勒的精神分析,他所談到的自我是自卑的自我,同時產生了與自卑有關的自卑補償的問題。
客體關係流派的自我實際上是客體的我和自體的我之間的關係,指的是在人格內部擁有自體和客體,自體和客體之間又被分裂成了多個不同的客體表象和自體表象,於是人格里面就顯得異常熱鬧了。
要進一步深刻理解自我,我們將引入下一個精神分析與自我有關的概念----人格結構圖。
小明語錄
在封建社會,一個人要解決的是人格的獨立問題,怎麼與他人保持邊界,是一生的課題。
在商品社會,一個人要解決的是孤獨問題,如何在人際孤島中與自己相處,是一生的難題。
現代生活中,不少人兼而有之,失去了存在感與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