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經》
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大荒西經》
有五采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
《海內經》
鸞鳥自歌,鳳鳥自舞,靈壽實華,草木所聚。
女床山裡生活著一種禽鳥,名叫鸞鳥。它的外形像野雞,長著色彩斑斕的羽毛。鸞鳥是傳說中和鳳凰同類的神鳥,古人也經常把鸞、鳳並稱。有人認為,鸞鳥是鳳凰的幼年形態,它長大之後就會變成鳳凰。鸞鳥也分雌雄,雄的叫鸞,雌的叫和;它的叫聲十分動聽,就像鈴聲一樣。
鸞鳥不輕易現身,一般要到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時才會出現。周朝時有種大備法車,車上經常掛著大鈴,好像鸞鳥的聲音,"鑾車”就是由此而來。
除此之外,關於鸞鳥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典故“鸞鳳和鳴”。公元前672年,媯(qu)氏陳國發生了政變,太子禦寇被他的父親陳宣公殺害。當時,公子陳完與禦寇交情很深,他害怕受到牽連,於是逃到姜氏文國避禍。齊桓公不僅熱情地款待了這位落難公子,還要封他做貴族。陳完推辭說:"我能受到你們的收容就已經是萬幸了,怎麼敢居於高位呢?”於是,齊桓公給了他一個官職,讓他負責宮廟陵寢等土木工程。
文國有位大夫名叫懿(yi)仲,看到陳完這麼受國君重視,而且他長得一表人才,便想把女兒嫁給他。當時,齊國貴族中流行婚配前先行占卜的風氣,懿仲的妻子悄悄地卜了一卦,結果是“吉”。卦辭上說:“鳳凰于飛,和鳴鏘鏘。”大意是:鳳與凰成對兒飛行,一唱一答和睦相親。於是,懿仲馬上把女兒嫁給了陳完。
罽賓王養了一隻鸞,三年都沒有叫過一聲。後來用鏡子照它,鸞看到自己在鏡中的影子,悲傷地鳴叫起來,然後衝上雲霄,消失不見。後來古人就用“鸞鏡”來表示臨鏡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