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傑是和我關係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們曾在同一家公司共事多年,他負責品質管理、我負責生產管理。當年,我們在工作上雖然會產生一點摩擦,但配合得還算比較默契,所以兩人的私人關係挺好。曾傑的老婆是一家校外培訓機構的數學老師,我們兩家經常走動。後來,我們前後都辭職離開了公司,自己創業去了。
因受經濟下行和疫情的影響,今年上半年曾傑的公司實在撐不住了、就倒閉了。曾傑將房子、車子賣了還了一部分債務,還欠一屁股債。“屋漏偏逢連夜雨”,緊隨著國家對教培行業的整頓,曾傑的老婆也失業了。
因“破釜沉舟”式的創業掏空了家底,連3個未成年的孩子在內,曾傑一家人的生計都難以為繼,只能靠借錢度日了,孩子們馬上就要開學,學費都不知道在哪裡。
在這種不景氣的經濟大環境下,我自己公司的經營狀況也不太理想,但還能勉強度日。看到曾傑一家人遭遇的窘境,對於創業者來說,我的確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所以當曾傑開口找我借錢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借給了他。
有一天,曾傑來到我的辦公室,在喝茶的時候,他怒氣衝衝地對我說:“王陽這個人,真不是個東西!我厚著臉皮找他借點錢週轉一下,你猜他是怎麼對我說的?”
“王陽對我說:‘談錢傷感情!,請你別找我借錢’唉,人在落魄時狗都嫌棄你。王陽真是個忘恩負義的人。”曾傑說到。
曾傑提到的王陽,原來是曾傑的一個下屬,曾傑任品質經理時,王陽是曾傑手下的成品檢驗科長。王陽這個人嘴巴甜,很會來事,能力也還行,拍馬屁很有一套。當年曾傑極力地向公司推薦王陽,把王陽推到了品質副經理的位置上。後來,曾傑從公司離職後,王陽就順理成章地坐上了品質經理的位置。
曾傑之所以這麼生氣,是因為他對王陽有知遇之恩,哪料到,王陽不但不知恩圖報,而且還說些刺傷曾傑的話。對於曾經輝煌過,不慎跌入人生低谷、窮困潦倒的人來說,那種失落感、無助以及內心的酸楚和煎熬,是一般人難於理解、也無法承受的,我安慰了曾傑一番。
對於別人的恩情,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世上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忘恩負義、以怨報德的人呢?我給曾傑他講了3個人性之惡:
01
升米恩 鬥米仇
1、“升米恩,鬥米仇”意思是:當別人遇到困難、遭遇危難的時候,你給他很小的幫助,因為是“雪中送炭”, 他會非常感激你。假如你不斷地對這個人施以援手或者慷慨解囊,就會讓他形成習慣性和依賴感,將你的幫助看成理所當然的事情,一旦你停止了幫助和救濟,反而會招致這個人對你的怨恨,甚至還會反目成仇。
2、在職場上,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這種喂不飽的“白眼狼”:有的人,你第一次幫他的時候,他會對你感激涕零;你若接二連三、無私無償地為他提供幫助,你的幫助在他的心目中就變成了理所當然,他會得寸進尺地向你提出一些無理要求。
3、有些人心地善良、為人豪爽仗義,樂善好施,同情心強,見不得別人為難、痛苦,動不動就憐憫之心氾濫,總是不請自來地主動幫助別人,甚至寧可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別人。他們認為這樣做,自己心裡感到很舒暢,還可以得到別人的喜歡,獲得好的人緣。
其實,這種毫無目的、沒有原則地對別人進行幫助,有求必應、隨叫隨到,別人只會把你當成一個傻子來戲弄,變本加厲地利用你、欺負你,因為你太好說話,你給別人的幫助太廉價。
4、過分地善良、心軟、講義氣,只會傷害到你自己。社會上的那些喪盡天良的詐騙分子,他們騙老人、騙女人、騙小孩,之所以還能屢屢得手,利用的就是人的善良、輕信人和貪小便宜的心理。
02
將別人的幫助,理直氣壯地看成是天經地義的事
據網上新聞媒體報道,“大衣哥”朱之文大紅大紫後,很多人都非常喜歡他的歌曲,成名也給朱之文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使朱之文一家人的生活變得富裕起來。
隨即,很多村民、親戚和朋友都來找朱之文借錢,朱之文看在鄉里鄉親的情面上,該幫的都幫了,能借的錢也都借出去了。有的人還三番五次地找朱之文借錢。如果朱之文有一次不借錢給他們,親戚之間便不再來往了。
在這些借錢的人中,卻鮮有人主動前來還錢給朱之文,大多數人都一直故意拖著不還。有媒體記者曾採訪部分村民,問為什麼不把借的錢還給朱之文,有的村民回答說就應該找有錢人借錢,有的村民回答得更讓人無語:“朱之文自己的錢都花不了,誰還會想著還錢給他。”
從這件事上,我們能看出人性之惡:對於富甲一方或者有實力幫助別人的人,他們對別人提供的幫助,在某些人的眼裡,這些幫助是理所當然、微不足道的,這些人絲毫沒有感恩之心,甚至還會進行道德綁架,更無恥的是,這些人還可能會對提供幫助的人進行敲詐勒索。
03
大恩即大仇
按照我們傳統文化所倡導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困難時,即使受人一點小小的恩惠,以後也應當加倍報答。那為什麼“大恩”變成“大仇”了呢?是不是有點難於理解?出現這種現象,也是因為人性的陰暗。
打個比方:
別人對你有救命之恩,這種恩情算得上是“大恩”了。你受到如此大恩,拿什麼去報答別人呢?恩情過大,會讓受恩者感到無以為報、心生愧疚而惶惶不可終日,結果“大恩”反而成為了受恩者最沉重的精神負擔而難於承受。
假如施恩者居高臨下,總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提起恩情的事,希望愛恩者報答,愛恩者就會感到自己在施恩者面前低人一等而抬不起頭來,通常就會採取躲避施恩者的辦法,來平息心裡的焦慮和內疚。如果施恩者藉此責備、羞辱愛恩者,那麼愛恩者的感恩之心就會轉化成對施恩者的仇恨。
寫在後面:
1、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要幫助別人,首先自己要有實力。在“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去幫助別人,不是什麼道德高尚的行為,而是愚蠢。
2、施恩不圖報
當你想幫助別人的時候,就當作一件善事來做,不要希望得到報答。這樣做,你心裡就釋然了,就不會存在對受助者的怨恨。
3、幫一時,不可幫一世
幫助別人時,一定要注意:沒有底線的付出、無節制地施恩於人,只會助長對方的貪婪和無恥,最終害人害己、恩斷義絕。
4、大恩不言謝
幫人後,要顧及受助者(或愛恩者)的自尊心,不要把恩情掛在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