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網浙江電力11項成果獲2021年度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
下面小e就帶大家一塊看看上述其中三項科技專案吧~
1.“面向政企決策支援的廣義電力大資料關鍵技術及應用”
電力資料顆粒度細、關聯領域廣、價值密度高、實時準確性強,政府對電力資料有應用需求,且依賴度越來越高。廣義電力大資料開發應用面臨著三大共性難題:政企主體資料孤島現象十分普遍,資料型別繁雜多樣,資料語義規則各異;不同政企主體資料安全保障機制獨立,敏感資料範圍不同,資料保護規範各異;資料產品開發效率成本受到制約,模型訓練樣本少,海量資料聚合慢。
針對以上三大難題,該專案團隊建立了機器學習與知識圖譜相結合的多源異構資料融合方法,解決了電力內外部資料融合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難題;研發了政企多主體資料共享差異化自適應的安全互信技術,可實現政企主體-敏感資料-脫敏規則自適應匹配,進行自動分級脫敏;開發了輕量智慧的多源異構資料產品敏捷開發技術,研發的基於機器學習自動建模框架,可有效縮短模型最佳化週期,將資料產品開發效率提升了3.8倍。
∎ 基於機器學習自動資料建模框架
基於上述三方面技術的突破,該專案團隊首創了基於廣義電力大資料的政企資料融合與決策支援平臺。基於該平臺的e普查支撐了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空戶核查,電力消費指數EPI支撐了國家共同富裕衡量,電費轉供碼支撐了國家電費降價落地核查,陽光業擴一站通支撐了最佳化電力營商環境,基於本專案成果首創的“企業復工電力指數”在指導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並在全國電力系統中實現推廣。
專案成果於2018年在浙江率先應用,對接政務網、城市大腦平臺,支撐省發改委、能源局、市場監督局等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資料決策,“陽光業擴一站通”“轉供電費碼”等15項產品透過網上國網、支付寶、微信等APP,推廣至全國27個省。
∎ 電力消費指數
∎ 陽光業擴一站通支撐最佳化電力營商環境
核心技術在全國5省市和阿里雲、國網信產集團等10餘家高科技企業落地,近三年取得經濟效益19.63億元。專案獲授權發明專利29項,登記軟著8項,形成電力技術標準6項,發表SCI/EI論文32篇,出版專著3部,經鑑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配電智慧物聯閘道器鍵技術研發、產品研製及規模化應用”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能源戰略推進,配電網形態正從“單向、無源”向“雙向、有源”轉變,配網海量裝置精益管理、分散式電源全額消納、電動汽車等新型負荷高效接入等需求急速增長,配網建設以及運維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配電物聯網總體技術路線
為滿足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電網數字化轉型需求,解決配網裝置利用效率不高、供電可靠性有待提升、大規模終端裝置可觀、可測、可控的問題,以及管控方式變革和配網系統賦能升級要求。專案團隊提出“雲管邊端”四層架構,打造多元融合高彈性配電物聯網,構建低壓營配一體化管控體系,深度融合電力工業和物聯網技術,實現配電網端到端、端到雲全面互聯、互通、互操作,打造裝置廣泛互聯、狀態全面感知、應用靈活迭代、決策快速智慧的配電智慧物聯網,破解了行業難題,進一步提升了配網建設、運維管理水平,全面推動配電網轉型升級,有效支撐了源網荷儲互動與多能互補。
∎ 配電雲主站系統
基於該專案成果,浙江、江蘇、山東等地率先開展配電物聯網綜合示範,實現臺區全景監測、電動汽車有序充電、分散式光伏靈活消納、故障精準研判、線損精益化管理等16項典型場景的業務落地應用。
∎ 專案示範應用效果
專案開發的配電雲主站、臺區智慧融合終端和多模通訊模組,經中國電機學會成果鑑定,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專案成果配電雲主站已在17家省級電力公司常態化應用。配電臺區智慧融合終端已在26家省級電力公司部署超過51萬套,建成全球最大配電物聯網。專案獲授權發明專利19項、軟體著作權9項,發表論文21篇(其中SCI/EI 14篇) ,釋出團標10項、國家電網企標2項,牽頭立項國際標準3項。
3.“交流500千伏交聯聚乙烯絕緣海底電纜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 預鑑定試驗
該專案突破了500千伏交聯聚乙烯海纜產品設計、製造、試驗、敷設四大關鍵技術。首次構建大長度交流500千伏交聯海纜設計技術體系,揭示海纜銅鎧腐蝕規律並提出設計方法,攻克了雜散電流引發腐蝕、輸送容量受限的技術瓶頸。首創大長度500千伏交聯海纜連續生產工藝,研製500千伏交聯海纜軟接頭,實現多段海纜的一次性裝船運輸和敷設,研製出世界首條交流500千伏交聯海纜。提出鉛套-鎧裝短接點透水試驗方法,專案組根據電纜阻水失效後的水分滲透規律和電網可靠性要求提出防水效能技術要求,最終解決了短接點阻水效能考核問題,在不斷解決工程實際問題過程中,建立了500千伏交聯海纜型式、預鑑定試驗標準。建立軟土海床開溝模型,構建結合動力定位和繫泊的精確敷設方法,研製大噸位水平退扭系統,使得敷設偏差係數從1.5%減小至0.5%。
專案成功研製出世界首條交流500千伏交聯聚乙烯絕緣海底電纜,並應用於舟山500千伏聯網輸變電工程,截至目前累計輸送電量超過110億千瓦時。專案研發的大長度海纜製造技術推廣應用於17個海纜工程,將220千伏海纜單根長度從15千米延長至30千米;大截面海纜敷設技術推廣應用於3個海纜工程,扭轉了大截面海纜敷設依賴國外的被動局面,對帶動我國海纜產業核心製造能力突破,推動行業整體技術進步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實現了電力高精尖裝備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引領”,為海上新能源消納與能源網際網路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
∎ 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海纜敷設裝備
近年來,國網浙江電力圍繞“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戰略,積極當好服務“雙碳”目標的“引領者”“推動者”“先行者”,為高質量建成能源網際網路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推動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範區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貢獻科技力量。
供稿:科技部 張帆|營銷部 孫鋼|裝置部 陳蕾|電科院 李特
編輯:王笑影 鄧通 | 校對: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