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容容,山東省福山縣人,1955年生,1974年9月入伍,第162師文工隊女兵班副班長,後任162師政治部電影隊隊長。1979年2月19日,162師從水口關出境作戰。郭容容和電影組的其他幾位同志被分配到傷烈組工作,在收容隊參加收容,收容隊長是九連副指導員臨時調去的。她們每天的任務就是負責用卡車把傷員和烈士的遺體拉回國。她們奔波在戰場與後方之間的公路上,每天都要面對敵人在沿線公路上的阻擊和冷槍冷炮。
2月26日傍晚,她們從國內空車回來,途中遇到敵人阻擊,當時她在後車廂中,一顆子彈打在頸動脈上,當時就犧牲了。同車的另一個女兵上去抱著她,尋找傷口,想為她包紮。前面駕駛室裡,司機的腿被打壞了。副駕駛座上的九連副指導員趕緊下車揹著司機,女兵拿著手槍警戒,他們迅速隱蔽到路邊的山上。
這時,敵人下來包圍了汽車,看到車上沒人,就把車點著了火,而郭容容的遺體,當時還在車上。 第二天,戰友去事發地察看,只看到剩下了一段腸子,其他都燒成了灰燼……
郭容容是我軍自衛反擊戰第一個犧牲的女兵,年僅24歲。後來榮記三等功,安葬於廣西龍州烈士陵園。
楊志瓊,1961年生於雲南麻栗坡縣,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時,她是麻栗坡縣天保農場友誼隊的民兵。為了保證邊民的安全,國家組織他們撤到後方安全的地方去。天保農場離戰場更近,危險更大,也是被撤離的重點單位。在疏散的時候,上級曾經多次下令讓女民兵都儘量撤到二線,許多人都走了,但楊志瓊卻沒有走,因為熟悉當地地形,她堅持要和民兵營一起去前線協助解放軍作戰,給巡邏的解放軍戰士帶路。
1979年9月8日,部隊在巡邏時,突然遭到隱藏在暗處的越軍槍擊,走在前頭的楊志瓊手掌、腿上都被敵人的子彈打中,身中5彈,被緊急送到麻栗坡縣醫院搶救。但迴天乏力,她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對去看望她的戀人說的:“對不起,我不能陪你走下去了。”
楊志瓊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8歲。她被葬在麻栗坡烈士陵園,是陵園裡960位烈士中唯一的女性。
黃金霞,1962年出生於廣西龍州縣彬橋鄉青山坡村,對越反擊戰打響前,黃金霞徵召成為一名支前民兵,主要任務是協助向前線運送糧草彈藥,救護傷員等保障工作。雖然不是參加第一線戰鬥,但危險無處不在,很多民兵就是在向前線運送彈藥時犧牲的。
對越反擊戰打響後,為了保證糧草彈藥的安全,我軍的軍需庫大都建在中越邊境的大山裡。隨著戰線不斷向越南境內推進,運輸任務也變得艱難。考慮到女民兵長途運輸彈藥,身體會吃不消,於是很多女民兵就被替換下來。黃金霞就被安排駐防軍需庫,清點彈藥及裝備。
這個軍需庫位於龍州縣大青山地區,這裡群山環抱,叢林密佈,隱蔽性高,僅有幾條小道通往外面。一天深夜,黃金霞和2名戰士負責放哨警戒,上半夜一切正常,到了後半夜,前來換崗的戰士發現,軍需庫哨點遭到了襲擊。黃金霞和一名戰士犧牲,另一名戰士重傷昏迷,他們都是被一刀割喉,手段老辣且殘忍,非普通人能辦到,非常像越軍特工乾的。
年僅17歲的黃金霞,就這樣犧牲了,後來葬於廣西龍州烈士陵園1區22排12號。
這些犧牲的女兵,靜靜的長眠在祖國的南疆已經幾十年了。如果她們沒有犧牲,那麼到現在分別是67、61、60歲,正是兒孫滿堂、安享晚年的時候。然而為了祖國的安寧,她們不怕辛苦,不畏死亡,把自己的美麗青春奉獻給了祖國,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凋謝在南疆大地!我們永遠緬懷並銘記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