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刷到一條新聞,說是美國密歇根州的牛津高中發生了駭人聽聞的槍擊案。
15歲的學生伊桑手持手槍在學校走廊開始了長達5分鐘的瘋狂掃射。
最終這場槍擊案導致4名學生死亡,7名師生受傷。
家長們帶著孩子離開(來源:CNN)
隨著警方的深入調查,發現了更讓人震驚的訊息。
原來,伊桑的父母都是槍支愛好者,伊桑射殺同學使用的槍支正是父親送給他和母親的聖誕禮物。
而且,案發前伊桑曾在自己的手機上搜索“如何購買子彈”,這一行為被老師發現後聯絡了他的父母。
但他的父母卻不以為然,還安慰自己的兒子:“我沒生你的氣,但是你要學會如何不被老師抓住。”
也就是說,是伊桑父母的縱容釀成了這場槍擊案。
還有更讓人大跌眼鏡的事。
案發後,伊桑父母知道槍手是自己兒子後,立馬從銀行裡提取了4000美元,開車跑路了...
當然,這對兒夫婦最終還是被逮到了。
到這裡,就是案件目前的進展,最終結果還要進一步調查。
羊在看新聞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和長相有關的點。
那就是很多網友看了伊桑一家的照片後,覺得這一家人長得很嚇人,一看就不像好人。
網友的感覺用四個字總結就是:人可貌相。
這也正巧對應了一句老話“相由心生”。
與之相反的還有一句老話“人不可貌相”。
老話都是祖祖輩輩的生活經驗,但為何完全相反?
而且,我們到底是否能透過一個人的長相來判斷他的好壞?
今天,羊想來跟大家聊一聊面相學~
為什麼有人一看就不像好人?
開篇提到的伊桑一家,為什麼我們一眼看去就覺得他們不像好人?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羊先問下大家,說到“無辜臉”你會想到誰?相信新垣結衣一定榜上有名。
她的臉已經分析過很多次了,之所以親和力十足,沒有攻擊性,主要是因為:輪廓圓潤沒有稜角,五官端正舒展,招牌的治癒笑容...
那如果是歐美人呢?
羊腦海裡最先浮現的是赫本和格蕾絲王妃。
和亞洲人相比,她們的面部骨骼感比較強,距離感增加,但骨相、五官也都十分端正,面部表情也透露出友善的訊號。
也就說,令人感到善良的長相,往往具有端正、低攻擊性、面部表情友好,比如微笑等特徵。
的確,有研究驗證特定角度的微笑可以幫助你獲得信任。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一項研究發現,微笑至少可以分為三種:支配、獎賞和親密。
其中,相比於獎賞性微笑和支配性微笑,親密微笑傳達了更低的積極性和優越感,被認為對方修復關係和改變決定的意願更高,產生更多的信任。
從左到右:支配微笑、獎賞微笑、親密微笑。
由此,反向推測可以得出那些讓人覺得“不像好人”的特點:不端正、刻薄、兇狠、冷漠。
那麼這樣的人具有什麼面部特徵呢?
從輪廓來說,直觀的表現就是凹凸不平,稜角分明。
比如《來自星星的你》中男二的哥哥,顴弓外擴,臉頰凹陷,面中平,頜面凸。
再比如,動畫、影視作品中的惡毒巫婆形象,在輪廓上也符合凹凸不平,滿是稜角的規律。
說完輪廓,再來看看五官。
一般來說,眼神閃爍不定,會給人一種“做賊心虛”的感覺。
除此之外,皺眉、瞪眼、翻白眼會讓人感覺到敵意、憤怒和不屑。
表現在長相上,眉頭過低,眉頭間距過短,呈現出皺眉的樣子。
圖源:網路。
而眼白過多,三白眼,提肌無力會讓人覺得在翻白眼。
比如開篇提到的伊桑一家,她們的眉頭位置都比較靠下,眼睛也有不同程度的三白眼,因此眉眼讓人覺得陰狠。
除此之外,大家看下面這張圖,明明看不清眉眼表情,但依舊能感覺到“不好惹”。
這是因為他們的人中過長,嘴唇薄且下垂,這樣的表現會讓人聯想到生氣。
當然,嘴巴的歪斜往往也會讓人聯想到不懷好意。
比如,我們在說到一個人奸笑、壞笑的時候,腦海裡最先浮出的畫面就是歪嘴。
所以偏頜、嘴角歪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邪氣。
誠然,一個人的面相多少可以反應內心活動,比如發自內心的笑容會牽扯眼部和嘴部的肌肉,而假笑往往是“皮笑肉不笑”。
但這並不意味著僅僅從一個人的長相就能判斷他的性格。
大家看下面這張照片,其中的男人塊頭又大,滿臉橫肉看起來很兇很暴力,從面相來說他一定很能打。
但其實,他的大塊頭只是因為壓力大控制不住飲食,他也不會打架,甚至常常因為獄友的拳腳相向而淚流滿面。
這種長相和性格的反差其實並不在少數。
比如,影視劇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壞人專業戶,但現實生活中這些演員其實非常溫潤、友善。
金炳哲,韓劇壞人專業戶,演過《鬼怪》中的大反派。
相反,有些人長相清純無辜,但現實生活中卻壞事做盡,今年翻車的藝人中有不少都是此類代表。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懵掉了,並且心裡疑惑:面相學到底可信不?
別急,接下來,羊再分享下面相學背後的心理動機,大家就明白了。
真科學 or 偽科學?
其實,古代有不少關於面相學的描述。
比如,《禮記》中記載了“凡視上於面則傲,下於帶則憂,傾則奸”,講的是眼位與性格的關係。
再比如,《亞里士多德全集》中也收錄了面相學相關的論文。
到了16世紀,義大利學者戴拉·波塔力用動物的面孔和人的面部進行對比。認為如果人具有某種動物的長相特徵,那麼就具備相應的性格。
比如,一個人的眼睛和小鹿的眼睛相似,那麼大家就會覺得這個人像小鹿一樣溫順靈動。
後來,面相學家拉瓦特將面相學帶到大眾面前,他撰寫的《論面相學》光是在英格蘭就出了二十個版本,可謂是當時最暢銷的書之一。
當時面相學在歐洲火到什麼程度呢?
達爾文乘坐比格爾號考察船進行環球考察從而萌發“進化論”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吧?
比格爾號的船長就是拉瓦特的粉絲,他覺得達爾文的鼻子長得怪異,並因此認定他沒有耐力,吃不了航海的苦。
關於這段往事,達爾文在《回憶錄》裡也曾提到過:“他懷疑一個具有像我這種鼻子的人,未必能夠有充分的精力和決心去航海。”
進化論:哼,你們差點因為缺少一個適當的鼻子而失去我!
除此之外,茨威格小說《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中,對賭徒手指的描寫也是受到拉瓦特的影響。
到了19世紀,犯罪學家塞薩里·隆布羅索研究了6034名罪犯的長相,提出“天生犯罪人”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犯罪可以遺傳,天生犯罪者長相上存在返祖現象,即頭骨凹陷、面部不對稱。
不過也有很多學者反對用長相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
比如哥廷根大學教授利希滕貝格,他認為人的長相是固定的,但人卻在不斷變化中,用固定的事物去推斷變化的生命體是偽科學。
那麼到底孰是孰非?
其實,我們可以從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亞歷山大的《顏值》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亞歷山大蒐集了兩年內美國所有州的參議員勝選者和落選者兩兩一組的照片,並將照片發給完全不認識他們的學生,讓學生選出看起來能夠贏得選舉的人。
結果顯示,學生僅靠照片選出來的人有70%與實際選舉結果相符。
除此之外,同樣的實驗,作者還找了瑞典的學生來預測法國的選舉,即便是跨國家和文化,實驗結果仍有70%的準確率。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經過研究調查發現,那些在選舉中被候選者外表所影響的人,往往是資訊匱乏者。
也就是說,這些人本身掌握的資訊不足以對候選人做出判斷,此時他們如果臨時去了解、思考、判斷,往往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精力,可如果憑藉外貌來進行判斷,一切就會容易的多,因此才會出現“以貌識人”的行為。
的確,在和人相處溝通時,相較於花時間精力去全方面瞭解一個人,長相特徵是最容易獲得的資訊,只需要看一眼即可。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我們會存在以貌取人的行為:因為大腦喜歡為思考找捷徑。
但人從來都是複雜的生命體,如果我們從一個人的長相去評判他,其實相當於用淺顯的資訊去做最複雜的推測,難免會因為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去以偏概全。
只看圖片,左圖看起來更像好人,但左圖是集中營施虐成性的守衛,右圖是好萊塢女明星。
這樣不僅不會讓我們看清真相,反而會因為長相的誤導,陷入不公平的事情之中。
比如孔子的學生子羽。
孔子因為子羽長相醜陋,對他第一印象不好,認為子羽一定沒有什麼才氣。
而宰予因為長得儀表堂堂,加上他口才好,能說會道,因此孔子很喜歡他,認為這個學生將來一定很有出息。
最終事實卻相反。
子羽熱愛學問,且善於思考,經過不懈的努力和鑽研,成為一個很有名的學者。宰予卻非常懶惰,儘管孔子盡力教導他,但他的成績仍舊很差。
這種“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事情並不是個例。
19世紀的樂團幾乎都是男性成員,因為他們覺得女性會降低音樂水準。
後來,為了公平起見,樂團開始採用盲聽選拔制度,限制主考人員接觸選手的性別、外貌資訊,最終以非團員身份演出了20年的豎琴家安娜·萊爾克斯成功入選。
而她也是世界頂尖樂團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首位女性豎琴家。
總之,萬事萬物總是複雜也變幻莫測的,我們的確能從面相中獲得一些資訊,但這些資訊並非一個人的全部。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更客觀、理性、全面地看待身邊的人和事物。
而那些被評價的人,如果你覺得別人的評價讓你難過、沮喪,羊希望你看了這篇文章能得到一些安慰。
因為,很多時候外界的評價帶有很大的主觀性,並不是真正的你,所以不要因為別人的以偏概全而否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