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目前中國官方認證的民族一共有56個。這其中漢族人口占到了全國總人口的90%以上,而其他55個民族由於人口較少而被稱為少數民族。在我國的55個少數民族中有30多個都是在我國與鄰國之間跨境居住的民族:朝鮮族就是在我國與朝鮮、韓國境內跨境居住的民族;蒙古族在我國、蒙古國、俄羅斯以及中亞一些國家均有分佈;哈薩克族在我國新疆地區和哈薩克共和國境內以及中亞其他一些國家均有分佈......
當然跨境民族這種現象並非只存在於我國,而是在世界各國都廣泛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世界各國的跨境民族都同時兼有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民族關係處理得好會起到戍邊作用,如果處理不好則會起到削邊作用。一個典型的反面例子是烏克蘭沒處理好與國內俄羅斯族裔的關係造成了如今的混亂局面;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哈薩克卻以本國的俄羅斯族裔為紐帶成功發展與俄羅斯的睦鄰友好關係。中國作為一個有30多個跨境民族的國家更有必要加強對跨境民族的瞭解。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無論哪個民族只要是中國籍就意味著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在這個大前提之下我國對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給予了充分的尊重。跨境民族在國家關係和地緣政治中可以發揮一些獨特的作用。我國對生活在我國境內的跨境民族與境外親緣民族正常的民族文化交流向來都是尊重的。這為我國制定外交政策和民族政策、維護邊疆穩定與安全、促進跨境民族內部的友好往來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指導建議。不過跨境民族的存在客觀上也有引起與鄰國紛爭的潛在可能性。
1953年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州)的成立就曾引起過中泰之間的一次外交風波。泰國和我國一樣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佔泰國總人口40%左右的泰族是泰國的主體民族,其餘人口分屬寮國族、華族、馬來族、高棉族、苗族、瑤族、桂族、汶族、克倫族、撣族、塞芒族、沙蓋族等不同民族。也許有心細的朋友已發現泰國有些民族和我國境內的民族有重合。這種跨境民族現象其實是普遍存在於我國和周邊鄰國之間的現象。作為泰國主體民族的泰族其實是一個混血程度較深的民族。
事實上泰族可以明顯地分為北部泰人、中部泰人和南部泰人三大分支:北部泰人是保留古泰人基因最完整的分支。古泰人又名傣人(和我國的傣族其實是同一個民族,只是具體寫法不同而已)。傣(泰)人是一個廣泛分佈於我國和東南亞鄰國的族群:目前生活在我國境內的傣族有126萬餘人,在緬甸傣族是僅次於緬族的第二大民族,除中、泰、緬三國之外傣(泰)人也廣泛分佈於越南、寮國、柬埔寨等國以及印度東北的阿薩姆邦。目前學術界關於傣(泰)人起源主要存在遷徙說和土著說。
所謂遷徙說認為:傣(泰)人的先民起源於川北陝南地區、阿爾泰山地區等中國北方乃至更遠的地方。大致在隋唐時期向南遷徙的傣(泰)人來到了如今中國雲南地區。傣(泰)人在這裡建立了南詔王國,後來一部分傣(泰)人繼續南下進入中南半島。公元1238年這些南遷的泰族先民開創了泰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素可泰王朝。所謂土著說則認為傣(泰)人自古以來就居住在紅河以西到伊洛瓦底江上游一直延伸至印度曼尼坡的弧形地帶。
即使是土著說其實也並不排斥傣(泰)人先民遷徙的觀點。土著說盡管並不認為傣(泰)人先民的祖先是來自於中國北方那麼遙遠的地區,但也認為傣(泰)人先民在包括今天中國的雲南、廣西等地以及越南、柬埔寨、緬甸、泰國等國境記憶體在遷徙活動。目前學術界一般較為公認的說法傾向於認為:如今泰國境內的泰族人應該是從我國雲南地區一帶遷入。古泰人在進入如今泰國境內的過程中逐漸演化出北部泰人、中部泰人和南部泰人三大分支。
這其中北部泰人較多保留了古泰人的基因,中部泰人和南部泰人則均與其他民族有較多融合:中部泰人主要是和來自中國的漢人後裔存在融合現象,而南部泰人則與由南洋群島遷入的馬來族群存在融合現象。由此可見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與我國的傣族同宗同源,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泰人早已與其他民族有過無數次融合。如果今天還要說誰誰誰是純種泰人本身就是荒謬可笑的說法。我國的傣族和泰人儘管有著共同的祖先,可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徵。
如今生活在我國境內的傣族在其形成過程中曾吸收過不少百越民族的文化。在傣族、泰族形成的過程中由於地理文化的差異形成了很多分支。泰族與傣族語言同屬屬漢藏語系,但存在泰語和傣語方言之分,此外還有蘭納、暹羅及紅河方言。我國的傣語方言主要以其中大泰方言和蘭納方言為主,而泰國的泰族是以暹羅方言及一部分蘭納方言構成的。又比如我國境內的一些傣族分支採用漢姓、供奉天地君親師、信仰小乘佛教。這些文化特徵均與泰族存在明顯的差異。
當然我國的傣族與泰國的泰族也存在一些共性:他們都有過潑水節的習俗,在飲食、服飾方面也較為接近。確切來說我國境內的傣族和泰國的泰族在歷史上確實有著相當的淵源,不過在經歷漫長的歷史演變之後兩邊其實既有共性也有區別。20世紀初德國人提出了一種所謂“大泰人”的假說。這一假說認為整個中國南方在上古時期存在“大泰人”這樣一個共同族群。“大泰人”的特徵是斷髮紋身、幹欄建築。這種假說後來日漸發展成為了所謂的泛泰主義。
泛泰主義與泛突厥主義、泛日耳曼主義、泛斯拉夫主義一樣只強調某一大族系內部各具體民族的共性,然而卻無視這些具體民族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所形成的差異。鼓吹泛突厥主義的土耳其人就認為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等中亞民族和自己是一個民族;泛日耳曼主義則被納粹德國用來推行對外侵略和擴張的政策;歷史上沙皇俄國也曾打著泛斯拉夫主義的旗號插手東歐斯拉夫國家的事務。由此可見這些所謂的主義都不是什麼科學論斷,而是基於對外擴張訴求的政治主張。
二戰期間日本為拉攏泰國就曾對其大力灌輸過泛泰主義思想。二戰後泰國逐漸放棄了泛泰主義思維,轉而冷靜地把目光收回到本國的疆界以內。不過泰國放棄泛泰主義思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說二戰剛結束泰國就把這種思維完全拋到九霄雲外了。二戰結束後的一段時期內泰國在官方的外交立場上儘管已放棄了泛泰主義,但泛泰主義的遺毒仍對泰國人內心潛在的思維活動有所影響。1953年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州)成立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新中國的民族政策進行了各種惡意中傷。
當時的泰國在西方國家的故意引導下一度以為中國設定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州)是在圖謀侵略泰國。新中國針對西方國家所散佈的謠言進行了有理有節的駁斥。1954年中國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這為緩和處於緊張狀態中的中泰關係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1955年周總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了新中國在外交上所秉承的和平共處、求同存異方針。會議期間周總理在與泰國代表團接觸時提出希望他們能親自去西雙版納瞭解當地的實際情況。
1955年12月泰國政府派遣由庵蓬、沙因等4人組成的秘密使團訪問中國。中方在接見該代表團時首先就談到了中國境內的傣族問題。中方代表不僅詳細介紹了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同時還建議代表團在返回泰國途中順道訪問雲南檢視實際情形。會談結束後已打消全部顧慮的泰國代表公開表示:“關於所謂中國將要侵略泰國的說法純粹是美國製造的謠言。我可以保證這次會談後泰國將不會再懷疑和顧慮這些問題”。這次會談之後中、泰兩國的民間交往也不斷活躍起來。
自1956年1月至1958年10月先後有24個泰國代表團訪問了中國。這些代表團在訪問期間參觀了中央民族學院並和傣族學生進行過座談。本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想利用所謂民族問題製造新中國與鄰國的矛盾,然而新中國的合理應對卻使壞事反而變成了好事。中國還把傣族聚居的西雙版納打造成為了國家對外宣傳的視窗和接待外國友人的地方之一。時至今日泰國人其實還是有一定的西雙版納情結,不過這種情結已純粹只是經濟文化交流上的了。
1980年泰國前總理、政治家、文學家克立·巴莫親王曾應中國人民對外友協的邀請訪問中國時就曾提出希望能訪問、遊覽西雙版納景洪,克立·巴莫親王回國後曾將自己在西雙版納的所見所聞寫成《西雙版納訪問記》。克立·巴莫親王認為中國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比起泰國更多保留了古泰人祖先的傳統文化,因此他詳細記錄了西雙版納的地理、飲食、語言、村社、民居、佛寺、農業等方方面面的情況。西雙版納的原生傣族文化如今已成為拉近中泰文化交流的紐帶。
繼巴莫親王之後中、泰兩國在文化交流上往來頻頻:1984年泰國《文化藝術》雜誌社主編考察西雙版納;1985年西雙版納“召樹屯與南木諾娜”大型舞蹈劇在曼谷演出;1985年底泰國公主甘拉雅尼·瓦塔娜訪問西雙版納。1986年泰國電視臺第九頻道的攝製組來到西雙版納拍攝了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把西雙版納的地理、歷史、文化、風俗、村社、鄉土、城鎮放到了熒幕上。當這部名為《西雙版納》的人文風情紀錄片在泰國電視臺播出時出現了“萬人空巷”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