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衛生專家們一致認為,蝙蝠本身是冠狀以及其他傳染病毒的攜帶者,但在菲律賓的原住民杜馬噶特人看來,這種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因為,他們從小就把蝙蝠看作是與山雞與野豬等一樣的獵物,是大自然對他們的饋贈。
呂宋島北部黎剎省的普瑞村(原住民杜馬噶特人部落)裡,不但部落中的老老少少從小吃著蝙蝠肉長大,還有專門負責狩獵蝙蝠的“獵蝠人”。
維基里奧就是村中的“獵蝠人”,每天他都會用一種特製的竹筒來捕獲附近叢林中的蝙蝠。
這種被砍開一道長缺口的竹筒被維基里奧稱之為“竹網”。在竹筒裡投入一些昆蟲後,維基里奧將其接在其他竹子的上方,這樣一個隱形的“網”就搭建成功了。
經驗豐富的維基里奧可以憑藉聽或聞就知道是否有蝙蝠被抓,聽是指竹筒中的沙沙聲,聞則是蝙蝠在掙扎時產生的尿液的獨特味道。
很快,維基里奧就成功抓獲了幾隻蝙蝠,這種個頭較小,嘴裡長滿獠牙的蝙蝠在當地被稱之為小果蝠,是部落裡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
這些小果蝠每年只在2-4月份大量出現,如果運氣好,維基里奧每天就可以抓到30多隻,除了自己食用,還可以把剩下的賣上一個好價錢。
與食用其他種類的肉食一樣,杜馬噶特人多采用燒烤的方式來料理蝙蝠,一般不加任何調料。只有對體型較大的蝙蝠,他們才會採取煮的方式料理,並加入鹽和一種有酸味的葉子進行調味。
對於剛抓到的小果蝠,維基里奧將它們串成一串放在炭火上慢慢烤制,烤制時還在嘴裡唸唸有詞,大意是祈求大自然的寬恕(杜馬噶特人相信萬物平等共存,一方的獲取就是另一方的毀滅)。
很快,一串小果蝠就烤制完成,指著黑色的油脂,維基里奧稱這才是小果蝠好吃與否的關鍵。
就這樣,在略微拍去蝙蝠身上的炭灰之後,維基里奧趁熱就吃下了第一隻小果蝠,並稱這種美味簡直媲美新鮮的小牛肉。
吃完一串烤蝙蝠之後,坐在山邊休息的維基里奧向採訪他的記者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後,衛生部的工作人員不止一次的到部落宣講食用蝙蝠的危害,可維基里奧和部落裡其他的人一樣,從未因食用蝙蝠患病,哪怕是在新冠大流行時期,他們村落裡也沒有一例感染者,並且大家連口罩都不帶。
“這些叢林中的動物(包括蝙蝠)在大自然眼中是平等的,在我們原住民看來,它們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對大自然心存敬畏,保持各方的平衡,瘟疫就不會發生。”
也許,維基里奧和部落中的其他人,從小以蝙蝠為食還能保持健康,就是他口中所說的大自然各方平衡的關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