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靠海,一面依山。古村落挨山而建,數口古窯址、作坊鋪,錯層疊建的傳統民居糅雜出特有建築風格。碗窯村毗鄰世界良港三都澳,因制碗燒龍窯而得名。
明末崇禎年間,碗窯的先祖們因瓷土到訪於此、因手藝聚集於此、因商貿繁榮一時,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許多悠長而動人的匠人故事與商賈記憶。
步入碗窯村,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裡獨特的建築風貌。與其他古村落不同,碗窯村的房屋牆體上鑲嵌著一排排環狀的棕紅色物件,這種牆叫做“匝盒屋”,是由燒窯用的匣盒建成的,遠遠望去,牆體猶如麻繩編織的藝術品。
據史料記載,明末崇禎年間,碗窯的先祖們帶著當時先進的制瓷技術,由閩南泉州一帶遷居於此,開創窯業。由於村子緊挨著山和海,祖先剛遷入時,沒有生產工具,既不能加工石頭,也無法生產磚塊,造房子的原材料無從獲得,聰明的村民們因地制宜、就近尋找材料。
當時由於制碗需要大量的碗胚(當地稱為“匣盒”),碗胚制碗燒兩三趟後,就廢棄不用,堆積如山的碗胚丟棄了又可惜,燒過的胚子又不好重新利用,於是村民就地取材用來做牆體材料。利用匣盒砌築的牆體由裡外兩層碗盒砌成,有七八十釐米厚,隔熱、隔音效果好,使得房屋內冬暖夏涼。
沿著小路向上走,就可以依次參觀五梅花了。四座巨大的古宅,圍著中間一座,從高空俯瞰猶如一朵盛開的梅花,因此當地人稱它為“五梅花”老宅。五座老宅均為一般明清風格建築,院落寬敞,雕花精緻,佈局考究,既有濃郁的閩東地方建築特色,又雜糅了閩南建築風格,特別是梁枋、託梁、雀替、斗拱間的彩繪,複雜多變、氣派非凡。
康熙年間,蔡氏第九世先祖由閩南泉州南安詩山、藍田遷居碗窯,精通劍術,威望極高,以燒窯制碗為業,經幾番拼搏,成為遠近聞名的大企業家,從此開枝散葉。“五梅花”是其後輩所建,蔡氏歷代宗祖人才輩出,歷史人物有清代優貢蔡英資、太學生蔡步聖等等,還辦過書館,歷經年代已有300年之久!
在村中,有一個被稱為“大坑”的地方,有3座龍窯遺址,其中兩座損毀,一座保留完整。龍窯形如其名,像一條龍斜臥在山坡上。長達30米,兩側各有28個窯孔,用於新增松枝燃料。老人介紹,製作碗時,需要12個窯工。兩側共6個人燒,由於溫度太高,需要兩班人輪流生產。
碗窯當地人還一直保留著先祖從閩南帶來的風俗,沿襲至今。碗板龍、白眉青獅、鐵枝表演……每年元宵節吸引了隔壁梅田村等眾多人圍觀,頗為熱鬧。
碗窯祖先早先從閩南引進閩東的是板凳龍,隨著時間的推移,先輩們根據自身燒窯制碗的工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製作出這碗板龍,代代相傳至今。碗板龍的骨架由每段276釐米長的碗板,頭尾穿孔,再用木棍連線而成,龍身由古時製作包裝碗具的竹青編織,龍皮採用制碗貼花的油紙裱身,而龍身圖案則是應用制碗畫花的顏料彩繪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