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澱粉,這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項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成就。
表面上來看,使用二氧化碳合成澱粉,一方面可以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另一方面又可以提供人類生存所需的必要營養物質,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但其真正的意義可能遠比表面上看起來的更加重大。使用無機物來合成有機物,這是人類跳出傳統食物鏈的第一步。在食物鏈中,有生產者和消費者,植物是生產者,它們透過光合作用將陽光中的能量以質量的形式固化下來,而食草動物是初級消費者,它們透過吃掉植物來獲取能量,而食肉動物是高階消費者,它們透過吃掉食草動物來獲取能量,所以本質上所有生物的能量來源都是太陽,人類也不例外。
傳統的食物鏈存在著兩個問題,其一,所有生物的能量來源都依賴於生產者,所以生產者的數量就決定了消費者的數量。
我們都知道,人類文明的發展擠佔了其它動物的生存空間,所以很多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有的甚至瀕臨滅絕,但這卻又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人類也是消費者,人類的生存也要依賴於生產者,所以人類需要耕地,需要牧場,需要佔有大量的生產者。因為地球空間是有限的,人類佔有的生產者多了,其它動物佔有的生產者就少了,所以數量自然也就會隨之減少,而使用無機物直接合成可供人類食用的有機物,這意味著人類的生存將不再依賴於生產者,如果未來人類能夠實現所有營養物質的自行合成,那麼也就能將自身活動對其它動物的影響降到最低。
其二,在傳統食物鏈中,能量的傳遞會出現極大的耗損。
食草動物吃掉植物,但並不能將植物所蘊含的能量全部吸收,而食肉動物吃掉食草動物,同樣也不能將食草動物所蘊含的能量全部吸收,事實上在傳統食物鏈中,能量的傳遞效率連20%都不到,所以當你吃掉一隻烤羊腿時,意味著消耗掉了數量極為龐大的植物,而你所獲得的能量卻是極為有限的。而透過二氧化碳直接合成可食用的營養物質,意味著能量傳遞過程中的耗損被免除了,能量傳遞效率顯著提升。
如此說來,直接使用二氧化碳合成澱粉,是否意味著人類已經邁出超越自然的第一步呢?這就有些誇張了。
使用無機物直接合成有機物,雖然使人類超越了傳統食物鏈,但並沒有超越自然。在食物鏈中,所有生物依賴於生產者,而生產者則依賴於太陽所提供的能量,即使人類可以直接使用無機物來合成食物,太陽作為地球能量的唯一來源,這一本質並沒有改變。二氧化碳不可能平白變成澱粉,這一過程需要消耗能量,而無論是煤炭、石油、風能還是水能,其本質都是太陽能量,所以使用二氧化碳合成澱粉本質上依舊是一個將太陽能量固化為質量的過程。
所以,要想將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的技術工業化,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能源成本問題。
這一技術目前在實驗室中的耗能是可控的,效率也是很高的,但如果走出實驗室,耗能肯定會增加,而這一技術要想大面積推廣,就必須讓整個過程的成本低於農業種植的成本,到那時,人類就能真正意義上擺脫對於食物鏈生產者的依賴,耕地牧場也能夠還給大自然了。這有可能嗎?有可能,因為人類的能源獲取方式正在發生變革,比如可控核聚變技術,只需要100噸的氦-3就可以滿足全人類一年的能源需求,如果變為現實,我們就真的可以以低於農業種植的成本使用無機物直接合成食物了,人類也就真正跳出了食物鏈。
使用無機物直接合成食物,雖然不能讓人類超越自然,但卻可以幫助人類邁向新的高度。
比如在宇宙中有著很多與地球環境相近的行星,未來我們要想在這些行星上建造基本,再也不用擔心食物的問題了,我們可以使用這些行星上固有的無機物來直接合成食物,這會給未來的宇宙開拓帶來極大的便利,因為我們不可能在一個未知的星球上迅速種出大量的農作物,也不可能透過星際運輸來運送食物,能夠隨時隨地合成食物這將會大大加快宇宙開拓步伐。所以使用二氧化碳合成澱粉,從長期意義上來講,它是人類邁向新高度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