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韻熙)6月齡嬰兒,患有罕見覆雜的先天性心臟畸形,險些心力衰竭。治療過半,父親卻因經濟困難要強行抱走孩子。幸運的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心外科醫務人員堅持留下患兒,捐款為其“補”心。堅強的寶寶連闖數個救治難關,今日已順利出院。
寶寶心臟畸形重度紫紺
今年4月30日,亮亮出生,在當地醫院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因家庭貧困一直沒治療。5個多月時,亮亮的嘴巴、手指、腳趾端開始出現烏紫,哭鬧時尤其嚴重,父母這才懷揣著家裡全部積蓄5萬元趕到了華中大附屬同濟醫院,找到了擅長嬰幼兒複雜先心病手術的心外科主任魏翔教授。
接診時,僅12斤的亮亮口唇烏紫,指脈氧飽和度僅65%。檢查發現,亮亮患有罕見的心臟畸形,右心房室口的三尖瓣下移導致了血液返流,右心房已明顯擴大,房間隔缺損處雙向分流,出現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狀,若不及時治療,隨時可能病情加重有生命危險。
“我老來得子,家裡只有這麼多錢了,寶寶就交給你們了。”亮亮的父親今年52歲,是一名農民工,雖然聽不懂孩子的心臟具體是哪裡畸形了,不善言辭的他還是將孩子託付給了醫生。
“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複雜先天性心臟異常,其發病率在先天性心臟病中佔0.5~1%,該病危害極大,如不及時手術,約80%的臨床上呈現重度紫紺者在10歲左右死亡,呈現充血性心力衰竭後大多在2年內死亡。”魏翔解釋。
嬰兒的體重小,心臟僅一個雞蛋大小,為了最大程度完成三尖瓣解剖矯治並保證亮亮的遠期恢復,避免二次手術,魏翔教授決定採用錐形重建技術,徹底矯正三尖瓣下移畸形,並同步完成了房間隔缺損修補及右心房減容術,一次解決問題。12月1日,魏翔教授帶領手術團隊為亮亮手術,長達5個小時的心臟手術後,亮亮的氧飽和度即刻升至了100%,口唇及指端很快就紅潤了起來。
醫生強留孩子捐錢為其成功“補”心
術後,亮亮被轉入了重症ICU病房繼續治療,當時他手腳冰涼,痰多、肺部仍有感染,心外科醫生、心外監護室的醫護人員24小時輪流接力守護。然而,術後第4天,沉重的經濟壓力,還是讓老來得子的父親精神崩潰了,5萬塊錢快花完了,他找到主治醫生,要強闖ICU抱走亮亮。
那時,亮亮的各項指標正逐漸好轉,但還未脫離呼吸機,抱走就意味著死亡。魏翔教授和主治醫生李睿苦口婆心的安慰、勸導亮亮的父親,讓他再給寶寶和醫生幾天時間,一定會好起來。
“我們好不容易救回來的孩子,不能眼睜睜看著孩子因為費用離開。”當即,魏翔主任決定強留下孩子,先墊錢繼續治療,監護室的醫護人員給陸續給亮亮捐來了各種紙尿褲和奶粉。術後第5天,亮亮成功脫離了呼吸機,逐步闖過了麻醉關、手術關、術後監護關、肺部感染關和心功能恢復關,一天天好轉。
“感謝魏教授和他的團隊,他們不僅堅持為孩子治病,還為孩子捐了1萬多的費用,沒有他們孩子就活不下來。”看著面部青紫已逐步褪去的亮亮,靈活地玩著醫生們送來的玩具,一邊整理出院行李的亮亮父親忍不住流下了感激的淚水。
“小兒先心病並不可怕,絕大多數只要發現得早、及時手術,完全可以治癒,患兒可以像正常兒童一樣茁壯成長。”同濟醫院心外科魏翔主任提醒: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太小,體質弱,抵抗力差,經不起手術的創傷,想等孩子年齡大些、身體強壯一些再手術,殊不知很多患兒就在等待中錯過了手術的最佳時機,嚴重的還會影響治療效果。當孩子出現生長髮育遲緩、餵養困難、反覆呼吸道感染、口唇紫紺等症狀時,就要立即就醫,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