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醫大一院群力呼吸內科病房主任於世寰教授團隊,透過經全麻電子支氣管鏡下熱消融的治療方式,成功為一名高位中央型氣道腫物患者完成削瘤治療,有效的緩解了患者的呼吸道梗阻症狀,目前呼吸內科已完成多例電子支氣管鏡下介入四級高難度手術。
69歲的張大爺(化名),間斷出現活動後呼吸困難半年,未引起足夠重視,近期因咳嗽、咳痰,伴發熱於哈醫大一院呼吸內科就診,完善肺部CT後發現氣管內結節,右肺上葉支氣管形態異常,右肺中葉緻密影,雙肺炎症。由於氣管結節位置特殊,腫物體積大,性質不明,活檢及削瘤手術難度大,患者經多方瞭解,找到哈醫大一院群力呼吸內科於世寰教授求治。
於世寰教授介紹,張大爺病情比較特殊,氣管結節位於氣管Ⅰ區(聲門下2cm,長徑約1.4cm,平胸骨切跡,橫跨氣管頸段及胸骨後段),病變體積大,佔據中央氣道管腔約75%以上,造成了氣道狹窄4級(Myer-Cotton 分級),手術操作難度極高。同時患者右肺上葉支氣管存在病變,性質不明,不除外患者多處病變可能,可能不具備外科手術指徵。目前患者當務之急為緩解氣道梗阻症狀,同時明確病變性質,為下一步診斷及治療提供依據,所以微創的經電子支氣管鏡熱消融削瘤治療是最優選擇。
該手術對術者技術要求高,省內開展較少,並需要麻醉科充分的氣道保護,為了確保手術順利,充分評估手術風險預案,於世寰教授組織麻醉科、ICU等多學科專家會診,並最終制定了經喉罩全麻下中央氣道結節消瘤手術的方案。
治療前 |
治療後 |
|
|
|
|
經過細緻準備,手術如期進行,在麻醉科劉淑傑副主任醫師充分的氣道保護下,透過電子支氣管鏡觀察發現,病灶為光滑、球形、帶蒂腫物,表面血供豐富,於世寰教授首先透過鐳射於腫物表面燒灼止血,然後透過圈套器將腫物完整切除,由於腫物較大,取出時透過聲門困難,於世寰教授先後嘗試透過二氧化碳冷凍、異物鉗等方式,最後透過異物網兜將腫物順利取出。
術中發現患者右肺上葉,右肺下葉基底段,左肺上葉支氣管內多發新生物形成,予以新生物活檢,完善病理檢查,為患者下一步的病理診斷及治療提供充分依據。整個手術歷時1小時,術後患者迅速轉醒,由於呼吸道梗阻解除,有效的緩解了患者的呼吸困難症狀,整個消瘤手術過程,微創、無痛、持續時間短、無明顯不良反應。
削瘤過程 |
|||
|
|
|
|
|
|
於世寰教授介紹,中央型氣道病變對侷限於1 個區的病變有外科手術指徵,而超過2 個區的則難以切除。經支氣管鏡介入治療中央型氣道狹窄的方法主要是透過熱消融(鐳射、電刀、APC 等)、冷消融(凍融或凍切)、機械性切除(硬質鏡剷除術)和氣道擴張(支架置入或RB 擴張)技術。這些操作的目的是快速達到通暢氣道、改善通氣和防止窒息的作用。對於氣道狹窄> 50%、有呼吸困難、咯血等症狀者需積極行支氣管鏡檢查及進一步介入治療。根據病變型別,選擇經支氣管鏡行削瘤術或行支架置入術治療。
哈醫大一院群力呼吸內科病房,在於世寰教授的帶領下,以呼吸介入為科室發展特色,與麻醉科等多學科密切合作,已成功完成多例經電子支氣管經削瘤手術,均為四級高難度手術,術後患者症狀緩解明顯,預後良好,為我省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提供更多的經驗和方法,為龍江百姓健康護航。
(周汐遙 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