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醫生曾收治過一名40歲的男患者,2年前勞累後出現胸痛胸悶,住院行冠狀動脈造影發現兩根主幹血管狹窄,一根狹窄90%,另一根狹窄75%。
醫生為狹窄90%的血管植入1枚支架,而另一根狹窄75%的血管病變尚且穩定,醫生準備給患者一個藥物治療的機會,先不予支架植入。
聽完醫生的建議,患者還是擔心遺留的血管病變會再次犯病。
醫生告訴患者,堅持規律服用抗血小板及他汀等藥物,血管狹窄能得到有效遏制,狹窄程度甚至會有一定改善,以後吃的藥也會越來越少。如果還有心絞痛症狀,再做造影下支架也不遲。
最終在醫生的解釋下,患者決定先吃藥看看。
出院時,患者口服抗血小板、他汀、擴血管、改善心肌代謝等5種藥物,醫生囑咐患者出院後1、6、12個月回來複查,看看吃藥的效果如何?
出院第1月
患者雖然有些忐忑,但也逐步開始低強度的活動,每週堅持3-5天去樓下廣場慢走,每次半小時至1小時。除了有一次生氣時有些胸悶,但幾分鐘就消失了,沒有再出現不舒服的症狀。
第1個月複查
患者除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還略高,肝腎功能、血糖都在正常範圍。
醫生停用了改善心肌代謝的藥物,只剩4種口服藥。同時,建議患者逐步提高運動強度,除了散步,慢跑、打太極,騎行和乒乓球也可以進行。
第6個月複查
患者的血脂已經降到正常範圍,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8mmol/L;即使幹些體力活也沒有出現不適症狀。
醫生讓患者他汀藥物減半,同時停用了擴血管藥,此時患者只剩下3種口服藥。
1年後複查
患者一般情況良好,醫生讓患者停用了兩種抗血小板藥物之一——氯吡格雷,此後患者每天僅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2種藥物。
2年後複查心臟造影
2年後,患者在和朋友聚會時突然出現上腹部疼痛,自己嚇壞了,趕緊來到醫院辦理住院,強烈要求醫生給自己複查心臟造影,看看之前的那根狹窄75%的血管是不是嚴重了?
醫生做完造影,結果卻出乎患者的意料:之前的病變血管不僅沒有加重,反而略有減輕,狹窄只有70%!
醫生認為這次上腹部不適和心臟沒有關係,建議做一個胃鏡,看看是不是胃口的毛病。果然胃鏡顯示:胃炎伴糜爛。
一、不是所有血管狹窄都需要放支架
- 1.當冠狀動脈狹窄>75%,屬於重度病變,粥樣斑塊不穩定,周圍血栓加速聚集,從而引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此時藥物治療效果往往不佳,需支架植入。
- 2.當狹窄70%-75%時,我們稱之為“臨界病變”。大多數患者服藥效果不錯,可以暫緩支架植入,予以藥物維持。而這也得到了最新國內外專家指南的認可。
二、吃藥真能讓血管狹窄“減輕”嗎?
冠心病心絞痛的本質是冠狀動脈內膜出現粥樣斑塊,並不斷增長;當斑塊內脂類物質過多,斑塊會發生破裂,誘發血小板在周圍聚集形成血栓,從而加速血管狹窄的進展,誘發心肌缺血。
而服用他汀、抗血小板和擴血管藥,可以抑制這一過程:
抗血小板藥物抑制血栓形成;擴血管藥物改善狹窄程度;而他汀可以穩定血管內膜,把不穩定的斑塊轉化為穩定斑塊,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至1.8mmol/L的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會從血管內膜中轉移回血液,粥樣斑塊也會相應縮小。
但是,已經形成斑塊的內膜細胞裡的膽固醇沒有辦法移除,所以,狹窄斑塊不能完全消失。
所以,複查造影時血管狹窄從75%變成70%,但想徹底消失是不可能的。
我是心血管內科張醫生,如果喜歡我的科普文章,就請點贊吧!還可以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關注我可以看到更多關於心臟病的健康知識!#家庭健康合理用藥##南方健康##健康明星計劃#
(此處已新增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