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秋雨綿綿,天氣驟然涼爽。七十九歲的老母親問我到哪個節氣了,我查查日曆:白露已經過了,媽!老人家扶了扶老花鏡,自自言自語:快秋分了!秋分一半家,寒露滿天下。到秋分的時候,莊稼有一半已經收到家裡啦!
我的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一生務農。而農活,在我的心裡就是勞動改造,是痛苦的回憶。我的父母種了一輩子地,在那個機械不普及的年代,他們吃的苦、受的累,可想而知。在農村有兩個忙季:夏收和秋收。初夏收小麥,搶收搶種,要跟隨著節氣,把小麥收回家,再播種下秋季作物。過了秋分,地裡的莊稼陸續成熟,而且秋季作物種類較多,收了芝麻收黃豆,收了黃豆收玉米,還有棉花等著摘,花生要薅……這個時候,人們都是早出晚歸,地裡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可是往往在這個忙碌的季節,母親就會病倒,她的身體太差,經受不了繁重的勞動,而且營養也跟不上,犯病的時候頭暈目眩嘔吐,躺床上動彈不得。這時我家就亂了,父親沒了幫手,勞累了一晌,回家還要做飯洗衣,再抽空跑診所拿藥……不知道他們是怎樣度過了艱難的日子,我們在外面上學,週末回家一天,也不太知道幫忙,估計是讓父母忙上加忙了。
“勤謹大人懶孩子”,我們是勤勞的父母呵護下的懶孩子,生在農村,卻不熟悉農活。等我們長大了,獨立了,好歹走出了農門,如父母所願,我們不再像他們一樣在土裡刨食了。
幾年前,父母跟隨我們來到城裡,倒不是請他們到城裡享福,而是需要他們照顧我們的孩子。他們把幾畝地安排好人家,帶著被褥衣物,大包小包地把家搬了過來。當時他們以為住個三兩年的,任務完成就可以回去了,誰知道一呆就是八九年年。他們把我的小侄子帶大,又送入小學。進城的時候還身板硬朗,昂首健步,現在步履蹣跚,彎腰弓背。好在身體還算健康,不但能自理,還可以幫我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的父母只是農村進城哄娃大軍的一員,他們洗淨泥腿,告別親朋鄉鄰,扛起行囊,跟著孩子成了“城裡人”。平日裡買菜做飯,接送孫子,忙碌中逐漸熟悉並適應了這裡的生活。但是他們身在城裡,心繫老家,時不時地念叨一下親密的鄉鄰和曾經耕種的土地,並經常關注老家的天氣,為地裡的收成或喜或憂。
我們姐弟幾個都很普通,靠工資吃飯,也給不了父母優越的晚年生活,但是日子平淡和諧,我們內心安寧知足。人到中年,父母健在,真是人生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