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一篇名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文章爆紅網路,時至今日在廣大受教育群體中仍有強烈反響。
一些人對作者觀點高度共鳴,認為當下社會中下層出身的青年存在著天然發展局限,已經很難跨越階級壁壘;也有一些人認為視角片面,寒門子弟仍不乏破壁機遇,但爭論之下沒人否認,中國教育的泛化中夾著一股越來越強勁的極化勢頭。
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教育分層正愈演愈烈,作為中國教育的金字塔尖,清華、北大格外鮮明地體現了這種現象。
近30年間,清北生源比例急劇變化,農村學生佔比一路跌破過10%,這意味著10個同學站在一起只有1個來自小村鎮,這個比例觸目驚心,讓人不禁設想如果有一天這個數字被壓縮到0,小縣城再考不出清北生,後果會怎樣?
為了找到答案,今天我們就透過觀察中國高等教育現狀和歷史教育分配規律來預測依當前趨勢發展下去,中國教育會走向何方,會給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清華北大,留給寒門子弟的只剩一條門縫
作為中國頂級學府,清北是學子們奠定高起點、成就命運的黃金通道,每年都被千萬青少年仰望。然而,這條路正悄無聲息地對寒門子弟關閉大門,留給底層人的只剩一條門縫了。
自改革開放開始,清華和北大作為理工科和文科院校代表表現出了不同又趨同的態勢。
據統計,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間,北大的農村生源一直維持在20-40%之間,但從90年代中後期開始迅速下降,在2000-2010年間一度降到了10%以下。清華比北大情況好一些,但農村生源佔比在2010年前後也降到了17%。
這個問題引起了國家重視,為增加清北的農村和貧困家庭學生招錄政府推動了自主自強計劃,這個計劃起到了一定作用。2020年的調查資料顯示,清華九字班和零字班分別招錄3800人,農村和貧困家庭生源佔到19.5%和20.2%。
2021年這一數字又有所增長,清華當年錄取3800名新生,內地學生3500名,其中農村及專項計劃錄取人數佔比達到了21%。北大當年錄取4402人,本部錄取3003人,其中農村戶籍學生442人,佔比15.1%,這個比例是近些年北大亮出的農村生源最高記錄。
調查資料呈現出兩個特性:
- 清北兩所院校農村學生比例存在差距,這是兩所院校屬性決定的。理工科偏向於考驗學生天賦和努力,文科除了這些還需要適宜的環境和訓練,也就是更大的社會認識面和更多的錢,這種客觀上的競爭不平等導致偏重文科的北大農村子弟入學率比偏重理科的清華更低。
- 兩所頂級學府農村學生比例都萎縮了,且現存比例仍不高。這是特例還是廣泛現象?需要翻開全國高等院校資料看一看。
全國高校錄取情況:整體樂觀,但層級越來越明顯
全國各省市生源和高校分佈情況不一,總的來看,一般院校的整體招生情況要比清北樂觀一些,但不協調的比例裡依然藏著巨大的隱憂。
河北一項調查顯示,2002年之後的5年間,省內專科學生中農村生源的比例從39%提高到了62%,軍事、師範等提前錄取院校農村學生比例從33%上升到了57%。
但211,985這樣的重點高校裡,小城鎮和失業家庭子女的比例則只有公職人員、老師、醫生、企業家子女的1/17。廈門的一項調查資料顯示,當地34所大學中,工人家庭子女的重點大學和普通大學入學比例在5年間分別下降了7.9%和5.6%。
2020年的全國調查資料顯示,一流大學的農村生源整體比例在30%,其他70%的學生來自小康以上家庭。而職校情況正相反,生源的70%是農村子弟,30%來自城鎮,兩者比例完全映象了。
這種整體映象和區域性比例變化呈現出一種油水實驗特性——下層留在中下層,中上層仍在中上層浮游,上下層都存在少量溢位。這意味著整個教育領域形成了無形的層級和斷帶,未來豎向流動會不會停滯非常讓人擔憂。
中國教育系統如同一個巨大的孵化箱,每年千萬青少年入箱,千萬有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出箱,分散到各個行業和產業,支撐著全世界最快速、規模最宏大的集體工業化和中國的富強與社會穩定。
但40年間這套系統並沒有進行過徹底檢修,一直靠修修補補、貼進貼出維持執行,近些年明顯走向極化、分層,出身越低的學生上的學校越普通甚至越差,突破教育壁壘越來越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這要從內外因兩方面來看。
寒門教育為何陷入困境
新中國前三十年,中國學校裡80%-90%的學生都來自農村家庭,如今那種場面已經一去不返。這不僅是中國大規模城市化帶來的人口流動導致的,也因為鄉鎮被規模日漸壯大的城市遠遠甩在了身後,寒門教育的困境說到底就是中國社會發展失衡的縮影。
從社會環境來看
- 鄉鎮縣城人口嚴重流失,留守的家庭資源越來越弱。建國初期中國以農業立國,工商業體量微小,農業人口龐大,城市人口占比很低。改革開放後城市開始擴張,近些年大規模城市化更加速了人口轉移。
據統計,1949年,中國人口總數5.4億,農村人口占比超過89%。到了2018年,全國人口數達到14億,農村人口5.6億,佔比下降到了40%。
按照人口比例變化,當年學校裡佔到80-90%的農村學生,現在比例應該下降到40%左右,但實際比例要比理論上低,這是因為農村家庭的整體能力和素質在下降。
近些年城市大發展,機會多,農村有理想的強少年、有能力的中青年透過學習、工作湧進城市,導致鄉鎮人口空心化、縣城人才空心化,大量留守兒童缺乏精心教養,這樣的生源素質必然大大降低。
與鄉鎮萎縮相對的是城市完成了一波人才充血,城市生源隨著人口規模壯大且素質大大升級。
鄉鎮與城市人口和人才的此消彼長成為高等院校農村學生比例變化的一個重要外因。而隨著人口繼續流動,現在重點大學農村生源30%的比例很難維持,必然還會繼續下降。
城鄉環境差距大,小縣城青少年成長環境侷限。建國初期中國城鄉差距很大,城市學生佔有物質和視野上的優勢,當下國門和網際網路開放,城鄉青年透過網路接收的資訊拉平了,但現實裡接觸事物的差距卻從國家級拉大到了世界級。
城市的學生家長自身受教育程度高,也注重教育,他們為學區房奔波,在圈子裡攀比子女學習成績,為後代教育傾盡全家之力。
一些家長常常帶著孩子在國內外大城市、各種培訓機構、社交場合、比賽競賽、講座展覽中穿梭,這使得城市孩子有更強的求知慾和好勝心,更高的眼界和認知,掌握更便捷先進的方法,也更有自信,他們中的一部分眼光甚至已經跳過清北,直接投到國外去了。
而小城鎮的父母們往往在做著重複的低端工作,對孩子的教育規劃甚少,沉迷網路,一部分人還不得不出門打工,孩子不得不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
這些孩子目之所及只有縣鎮,一伸手就能摸到天花板,無法形成強烈的競爭意識和求知慾,因為缺乏感情皈依很多都迷戀網路遊戲、影片動漫,對自己的未來比較迷茫。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差裡,小縣城的家長先於學生敗下陣來,學生則“一敗再敗”,能超越城市學生的必然是少數。
從教育體系內部來看
- 教育資源嚴重傾斜。建國初的三十年,中國搞了諸多教育改革運動,教育資源在數次革命中實現了極高程度的平均分配,留在農村的知識分子撐起了農村的教育體系。那時的城鄉教育差距並沒有那麼大,農村是優秀學子和人才的主要蓄水池。
但隨著改革開放開啟,工業崛起帶來的人才供需關係轉變使得教育越發顯現市場化特性。
現在每年大批師範畢業生畢業卻沒有足夠的公立院校崗位留給他們,城市教師招聘人才嚴重擠兌,好的學校招聘常常是優中擇優,北上廣深作為競爭最大的城市常常出現初中院校招博士的情況。而無法進入體制內就業的師範畢業生也大都走進了城市培訓機構。
學校配置的特性是優可擇優,越是成績突出的學校獲得相關支援越多,配套設施越好,教師待遇越高,也就越吸引優秀教育人才,超強的師資則成為吸引有優質生源的招牌,優質生源再為學校創造好成績,以此形成正迴圈,城市撅住了社會里最頂尖的那部分教育資源。
在城市師資不斷自我強化的同時,鄉鎮的教育體系卻正在反向發展。因為環境相對落後,教育人才很多不願走進鄉鎮院校,近些年鄉鎮學校招聘的老師素質已經整體下降。老師差導致家長們情願將孩子轉到縣城或城市就讀,加速了學生外流。
學生規模萎縮後學校枯竭,更難獲得政府和社會的相關支援和配備,更難招聘到好的人才,學生就更少,以此惡性迴圈。鄉鎮的學校在衰敗、教育質量在相對變差,鄉鎮學生的升學情況自然不會好看。
- 機遇傾斜。為了平衡生源結構,清北之類頂級高校為各地高中分配和預留了一定的保送名額,不少學校也招收加分或特長類學生,這些渠道促進了升學機遇的二次分配。
然而面對一分之差萬人之隔的高考,這些比普考直拔更容易的特殊通道勢必被競相爭搶,每年都分配到大量名額、連年考出清北的超級中學成了一道最強篩網。
中國各省都有超級中學,耳熟能詳的如衡水中學、北京四中、人大附中、黃岡中學、成都七中、復旦附中……
這類學校成績高得驚人,而且有機會與頂級學府直接對接,定期舉辦夏令營活動,在舉薦學生方面佔據很大主動,清北派發下來的保送名額幾乎被他們壟斷,留給普通學校的有時甚至不到5%。
在小縣城學生觸控不到的地方,超級高校與超級中學之間已經形成強強聯合,直通通道確實以某種形式存在著。
為了擠進超級中學,富裕家庭可以購買動輒千萬的老破小學區房,花大價錢給孩子高強度補課,小城鎮家庭卻與此無緣,鄉鎮學子在這一層就被篩掉了一大部分。
按照國家自強計劃,清華給各省預留了優先錄取名額,2020年,28個省份268所中學推薦的317名農村學子中有197人進入清華,這些人在當年近20%的農村生源中這塊佔了很大一部分。
北大的保送直通車開得也很猛,某年學校分配給某省的70個名額中,60個都是加分和保送的,只有10人完全憑成績入學。特長生這一塊,北大的藝術類專業已經多年沒有鄉村或貧困家庭子女,體育特長生裡出身鄉鎮家庭的也只佔5%。
按照教育部規定,少數民族,烈士子女,省三好,科學、奧數等競賽獲獎者有資格獲得加分或保送,出身件無法改變,但獲獎可以透過長期培訓和不菲花銷加持,這就又變相給優越家庭拓寬了騰挪空間,給寒門子弟平添了一道障礙。
高考是公平的,但考場之外並不平衡,無論是橫向的社會資源還是縱向的教育管理機制,都是上層家庭在主導和把控,小縣城的學生想突破天然社會和家庭禁錮跟城市學生平起平坐越來越難,金字塔頂層的清北離他們也越來越遠。
教育極化定律的立與破
中國的教育困境不是特例,也不是突然出現的,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教育在中外都一直呈現極化特性,直到工業發展,生產力大幅度提高才開始全民普及。
中國的教育平等是伴隨新中國的改革開始的,推翻了延續幾千年的傳統,經歷了多種嘗試和複雜微調,有過破也有過立,現在又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破了會怎樣?立了又怎樣?翻開中國教育轉變史就有答案。
科舉制到洋學堂
中國科舉制摒棄了血統、財產論,以才、德為標準,允許中下層透過學習和考試進入上層管理國家,不僅增加了人才的豎向流動性,也創造了輝煌的政治歷史和政治智慧。
科舉制被認定為世界上最早、最先進科學、最公平的選才任能制度,但細究會發現,這種模式其實也存在圈層規律。以明清時期為例,這兩個朝代的政治家和名人主要出自三百個大家族,要麼與名門望族有姻親,要麼與達官顯貴有師門、互薦關係,圈子其實很小,教育是非常極化的。
貧寒階級為什麼很少擠進這個圈子,普遍的一種理解是因為讀書費錢。古代科考需要花費數年甚至數十年,私塾和趕考的花銷不菲,這些足以卡掉一大批人,所以當時朝堂雖有出身貧巷陋室的清流,但主要還是以權貴為主。
到了清末民初,受到國外文化影響,中國開始出現洋學堂。但這些學堂比傳統的私塾、書院花費更多,動盪中平民能出得起學費的更少了,唸書的還是權貴階級。
階級教育到全民教育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改變了歷史,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綱領要求打破舊有的階級化教育體系。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開啟了教育機會均等時代,掃盲運動、基礎教育迅速在底層展開,廣大工農群體成為最大受益者。
當時政府出了很多政策,比如富農,商業子女分數線比工農子女高,重點專業只招收工農和革命幹部子女,也包括現在的烈士子女、少數民族、退伍軍人優待,一系列政策導致一些學校裡80%以上的學生都是工農家庭出身。
當時的教育整體呈現一種偏移階級化的特性——曾經機會多的資產階級成了壓制物件,曾經沒有機會的無產階級成了主導。但由於教育資源有限,底層民眾仍有很大一部分受教育程度極低。
1977年恢復高考後,中央倡導深化、泛化教育公平。第二年改革開放開啟,對資產階級的限制慢慢放開,之前的很多偏移政策都取消了,工農商政子女在教育上的機會大體實現了均等。
極化苗頭再現,歷史是否會重演
隨後40年間,中國逐步推行了基礎教育普及、高中擴招、大學擴招、職校擴招,現在已經基本實現了全民教育和教育公平。但這並不是終點,隨著社會階級分層重現,資源逐漸向上流動,城鄉學子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失調加劇,教育極化的苗頭再次出現。
這是中國城市化、現代化過程中,城市規模和中上層群體不斷壯大,鄉村長期被遺落,城鄉差距拉大的副作用之一。如果不能協調城鄉差距和資源分配,情況還會惡化下去。
中國會重演歷史嗎?整體看不會。封建時期的教育極化是非常極端的,上層權貴壟斷資源和權力,底層幾乎接受不到教育,中層體量微乎其微,在社會里形成了一個極小範圍的閉環。
但現在的教育體系是全開放的,資源廣泛分佈,規則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無法為任何群體壟斷,即便體系上層也需要奮進才能留在圈子裡。
隨著新老人口不斷更替,中層受教育群體會越來越大,教育匱乏的底層逐漸消減甚至消失,整個社會形成一種有別於從前的橄欖形結構,然後轉向極其穩定的n形結構,教育情況整體樂觀。
但當下教育資源和成果向上流動的趨勢存在著頂部極化的風險。一旦這種極化形成,結構穩定就會變成結構僵死,影響十幾億人的未來。這也是人們格外關注連續風向標——清北寒門子弟錄取比例的原因。
寒門教育困境可能帶來的後果
社會是一個有機整體,想要有發展推進力就要有人才的上下流動,一旦小城鎮學子的上升之路被堵死、寒門教育鎖定,這種固化就會傳導到整個社會,與社會結構和發展碰撞,漸漸演變成一場隱性災難,釀成人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社會階層固化,社會失去發展動力。教育是社會的輸血環節,學校怎樣輸出社會就怎樣接收。
一旦寒門子弟不能再透過教育突破階層,頂層被少部分人佔據,社會階層就會固化,失去豎向流動性,隨之而來的就是向下剝削勢頭加劇,向上突破動力減弱,科技陷入停滯,整個社會失去發展動力,動盪漸漸爆發,美英法等老牌帝國都已經掉進這個陷阱。
以當前的技術發展程度,人類社會會很快進入生產過剩時代,面臨著如何解決過剩人力的難題。如果階層固化,科技樹不能向上突破,龐大群體失去就業,社會動盪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很難想象。
青年失去希望,社會走向極端。當努力不能打破現狀,掙扎依舊墊底,人就會失去奮鬥慾望。現在國內高起的房價和難以打破的階級壁壘已經讓年輕人開始逃離婚姻、生育和奮鬥,如果教育這條唯一的公平通道也被堵死,青年就可能走向兩個極端——徹底躺平或者激烈反抗。
日本和韓國恰好是兩個方向的前車之鑑,現在兩國青年不僅自殺率極高、生育率極低,還出現大量御宅族、邪教信徒、激進男權女權動保成員,一邊社會一潭死水,民族未來堪憂,一邊激進事件頻發,仇恨情結嚴重,動輒街頭政治。
寒門可以沒有貴子,但不能沒有希望。如果清華北大再無縣城學子,失去的將不只是底層突破奇蹟,更是千千萬萬的民心。
無數希望破滅的青年、無數滿心憤懣的家庭、無數為這個富足時代奉獻過卻被遮蔽在分享大門之外的平凡人都將道德凌遲這兩所學校、擠進學校裡的人和允許他們僭越社會底線的團體,拷問執政者中國還是不是中國。
中央為扭轉局勢做了哪些
中國領導層深諳教育問題的影響和隱患,早已開始著手調節。
在教育方面,政府去年推出了自強計劃,直接調整清北等高校的生源結構,今年又大推教育改革,大規模取締培訓機構,試行分割槽入學、在校託管,推進教師流動教學機制。
這些政策有利於壓制富裕家庭依仗財富、人脈搶佔教育資源,過度利用課餘時間,拉大子女與同齡人差距的勢頭,促進學生教育時長和師資的均等分配,專治教育極化。
在社會方面,教育極化分層的根本原因在社會發展不均衡、財富分配不合理,今年"共同富裕"被列為國家主要發展目標,轟轟烈烈的"城市化"口號被"新農村建設"取代,稅務改革正在醞釀中,網際網路農業紅火推廣,青年回鄉創業的事蹟多了起來……
這些政策旨在推進鄉村和底層發展步伐,縮小城鄉差距,讓人才迴流反哺鄉村,促進財富和資源的流動和再分配。一旦政策見效,當年知識分子下鄉的浪潮會以另一種方式重演,城鄉、貧富教育落差自然會得到緩解。
中國現在教育問題嚴峻,但藥方並未缺席,效果值得期待。這麼多年我們走過無數彎路、錯路,但每一次都能自我糾正,走回正途,這一次我們會繼續在摸索中前進,在前進中找到方法。
清北不會成為任何階層的專屬,教育會迴歸它的本位,城與鄉會在某個點相交,人終會從狂熱中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