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天,“亞洲刺頭”日本政壇爆出新聞,首相安倍晉三要修改日本憲法,即給所謂的“和平憲法”換皮。安倍不是要推翻這個憲法,而是要把其中的第二章第9條“日本放棄戰爭力量和交戰權”的內容抹除。安倍說這是為了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而不是為了發動戰爭。
自從二戰結束後,日本右翼就一直在謀求軍隊正常化,日本人心裡對美國人的雙重標準很不滿,因為同樣是戰敗國,歐洲的德國國防軍在50年代就原地復活,並且成為西歐一霸,而日本軍隊則只能以自衛隊存在。
說起在二戰的破壞力,德國國防軍的威力完全不亞於日本軍隊,二戰結束後德軍一部分進了戰俘營,一部分原地解散,將領們也遭到審判,要麼坐牢要麼退役。但是二戰結束剛剛10年,西德就成立了“聯邦德國國防軍”,為美國人提供從步槍到飛機坦克的全套武器,讓德軍搖身一變成為西歐最強大的軍隊之一。
日本和德國取消軍隊是當年《波茲坦公告》規定的,五大國聯合決定裁撤德軍,西德哪來的膽子敢無視公告呢?重生的德國國防軍是繡花枕頭還是真的有實力?它的戰鬥力在歐洲能排第幾?
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中國人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實這句話不僅在中國,放在全世界都很準確。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盟軍”是一個包含十幾個國家的組織,美英蘇中是中堅力量,各國軍隊並肩作戰,物資和武器也一同分享。但是到二戰結束之後,敵人沒了,這個聯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雖然有更高一級的聯合國存在,但是以美蘇為代表的意識形態對抗無法避免。
二戰剛結束,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就判斷“未來美國最大的對手是蘇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矛盾難以調和。當時蘇聯已經佔領了東歐,並開始社會主義制度改造,而亞洲的中國和朝鮮已經建立了共產主義國家,如果不加以遏制,蘇聯會影響整個世界,壓垮西歐和北美的社會制度。
英國和法國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於是在40年代末,冷戰開始了。1948年,東德和西德正式分開,次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美國開始武裝和蘇聯對峙。
東西方對抗的前線就在德國,美國當時想讓法國人作為歐洲代表,建立一支“北約軍隊”駐紮在德國,和蘇聯佔領的東德對抗。這個訊息在北約傳開後,敏銳的德國政治家們立刻察覺到這是給德國鬆綁的機會,德國總理阿登納表態支援北約軍隊,並在美國和英國之間遊說,讓西德以獨立身份參加軍隊。
西德本身有大量納粹時代的退役軍人,英美在50年代還釋放了不少納粹軍官,這些人身經百戰,正好能當做軍隊骨幹。
對於是否恢復德軍,歐洲的政客們吵得不可開交,很多人害怕納粹勢力復活。但北約不是個民主組織,而是以美國為核心的軍事聯盟,西歐各國指著“馬歇爾計劃”重建,美國拍板德軍復活,其他國家的抗議聲也就越來越小。
二、美械武裝起來的德軍
1955年,在全世界的驚訝當中,聯邦德國國防軍建立。西德政府認為“國防軍”是德國武裝部隊的名字,不具有納粹氣息,而歐洲依然有很多政客認為西德是在復活納粹。
在德國國防軍復活後,蘇聯也毫不示弱,蘇聯先透過外交手段抨擊了美國和德國給納粹招魂,破壞《波茲坦公告》,然後轉頭馬上成立“華沙公約組織”,並在東德建立軍隊。蘇聯建立的東德軍隊也是讓納粹軍官領導退役軍人,在50年代末拉起了10萬人的隊伍,足夠處置邊境衝突。
但蘇聯不知道,西德的野心遠比自己想象的大。
1955年美國製定對德軍事援助,由英國和美國出錢出槍,武裝德國軍隊,先期計劃建立50萬人的軍隊,分為30個師,以陸軍為主,空軍為輔,海軍則暫時不動。美國財大氣粗,馬歇爾大手一揮撥出100億美金作為軍費,裝載食品、軍服、武器彈藥的飛機和輪船源源不斷開往歐洲。
50年代的德國國防軍外表幾乎跟美軍一樣,他們穿著美式軍裝,主要武器是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和M1卡賓槍,要不是頭上的軍帽是德國風格,外人一看還以為是美軍。在空軍方面,美國人十分夠義氣,剛剛服役的F-2女妖戰鬥機被部署在了德國,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噴氣式飛機,此外還有大量的二戰戰機和轟炸機、偵察機進入西德服役。
錢到位了,武器到位了,西德國防軍的擴軍卻不那麼順利,直到1960年才有25萬人,僅為計劃人數的一半。
西德政府對擴軍很有熱情,也很有信心,但是他們遇到了一個問題——德國沒有人當兵。第二次世界大戰裡德國傷亡2800萬人,800萬人喪生,其中500多萬是軍人。戰爭打到最後,德國的老人孩子都上了戰場,國內的壯勞力已經被掏空了。
戰後德國剩下5000萬人,德國分裂後的西德僅有3500萬人,20-30歲的青年男性只有一兩百萬,50萬軍隊的數量接近戰時水平,顯然有點苛刻。西德早已用政策促進生育,但是不能立竿見影,後來西德放寬了徵兵年齡,開始在國內實行徵兵制,又用5年時間才完成了當初的擴軍計劃。
1966年,聯邦德國國防軍有44萬人,已經跟西邊的法國相差無幾,法國對此表示失望,戴高樂認為美國人就是存心想讓德國來制衡自己。於是在次年,戴高樂決定法國退出北約的軍事一體化,開始單幹。 法國一走,西德軍隊發展的空間就更大了,英國此時自顧不暇,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北約第二大軍事力量。
西德軍的軍隊在保持體量的同時日益發展,在70年代中期達到頂峰。
三、從戰敗國到北約第二,德國國防軍不容小覷
1975年,德國國防軍人數達到50萬人,這是西德時代的巔峰。
德軍主要以陸軍野戰軍為主,第1、第2、第3野戰軍全部部署在和東德的邊境上,雷達日夜警惕東德的動向。德軍每個野戰軍分為5個師,其中2個是裝甲師,裝備著美國M47坦克和M48A2坦克,總數近2000輛。南部的野戰軍還有山地部隊和傘兵部隊,這是德國國防軍的傳統精銳。
西德陸軍的拳頭不止坦克部隊,他們還有7000多輛裝甲車組成機械化機動兵團,這些載具能在短時間內將幾萬大軍運到戰場,也能在進攻時穿插敵人。該戰術是西德從東德那裡學來的,結果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西德後來在陸軍方面遠勝東德。
國防軍的空軍規模不如陸軍,但是“小而精”。70年代的西德空軍擁有戰機500多架,主力是50年代服役的女妖戰機,後來美國最新的F4鬼怪戰機和F14雄貓戰機也有裝備。冷戰時期東西兩德空軍多次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碰撞,互有勝負。在德軍之外,美國空軍在德國擁有多個基地,美國戰機像在日本一樣統治著德國的領空。
西德海軍則乏善可陳,只在北約框架下打打雜,裝備一些掃雷艇、魚雷艇、潛艇在近海巡邏,防禦和監視華約海軍的動向。
如果只按紙面實力來看,除了主動交戰權外,西德的軍隊在70年代是歐洲一霸,體量超過了法國,武器裝備和軍工水平也僅次於美國。但是這支軍隊並未在真正的戰爭中接受考驗,西德軍隊和東德或者法國相比誰更強,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西德軍隊在1989年兩德合併之後迎來了轉折,東德的幾十萬人民軍就地解散,聯邦國防軍成為德國的國家武裝。1991年蘇聯倒塌,冷戰結束,德國的命運也因此改變。36年前,美國冒著壓力復活德國國防軍,就是要借其防禦蘇聯,現在蘇聯沒有了,德國也統一了,那一支強大的德軍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90年代的德軍直接被裁掉37萬人,剩下十幾萬人,並且在後來保持這個體量。
德國的基本法規定德軍只能從事防禦和救援行動,但是德軍參與了很多北約的國際行動,活躍在全世界各個爭議地區。隨著德國在歐洲中心地位的加強,德國政府一直在謀求建立與其國力相匹配的軍隊,由此可見,未來的德軍可能會進一步發展,再次站在歐洲之巔。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難道諾曼底登陸白打了?” 納粹陰影下的西德軍隊建軍之路》,閻濱說
2、《聯邦德國怎麼解決軍隊兵員緊缺的問題》,徐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