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春,1933年生,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1949年參軍,1954年1月入黨。1952年11月奉令入朝參戰,離開浙江到上海嘉定集結,1953年3月14日晚跨國鴨綠江。在朝鮮戰場歷時近6年,參加過反登陸作戰、金城反擊戰夏季戰役、幫助朝鮮人民修整家園等,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勞動英雄勳章一枚。1958年8月1日,隨中國人民志願軍撤軍後回到山西省榆次市。1982年,時任21軍軍事法院院長的李元春從部隊轉業到地方,擔任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1993年,光榮退休。退休後,李元春成為一名“紅色宣講員”,結合自身參加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開展紅色宣講,傳遞紅色基因。
今年88週歲的李元春老人珍藏著兩個“贈給最可愛的人”搪瓷杯,分別是1953年4月初和1953年冬朝鮮停戰後,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贈給他的。李元春在朝鮮戰場待了近6年,這兩個鏽跡斑斑的搪瓷杯是他經歷過槍林彈雨、炮火連天歲月的見證。從朝鮮回國後,不論是在西北工作還是回江南任職,這兩個搪瓷杯始終跟隨著他,至今已有60多年。
01
陳毅司令員送我上戰場:
要血戰到底
1952年,20歲的李元春接到命令上朝鮮戰場的時候也是11月份。“天氣跟現在差不多,還沒有換上棉衣。”李元春老人想起那一幕依然清晰如昨。
部隊是最後一批奉命入朝參戰的,離開浙江到上海嘉定一線集結待命進行換裝戰前訓練,部隊吸取前期的參戰教訓,準備了充足的禦寒服裝,武器也進行了全面升級。李元春記得,1953年2月21日陳毅司令員為他們作入朝動員,主要是三句話:一是參加抗美援朝是光榮的任務,你們是最可愛的人;二是要做好打大仗、打惡仗思想準備;三是要血戰到底,打到最後一個人,也不能讓美國鬼子爬進你們的戰壕!
從上海乘坐綠皮車出發,3天后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晚上到達鴨綠江邊,部隊從三個口岸分別過江,李元春所在團從寬甸上河口過鴨綠江。
02
入朝三件事:
修公路、反擊戰、修家園
入朝後,軍隊擔負反登陸作戰任務,修東西海岸防禦工事,修建從江邊到前線的簡易公路近千公里。“我們用了63天時間對1000多公里的道路進行了拓寬,從原來的3米拓寬到13米,一直從鴨綠江邊修到了前線。”當時上甘嶺戰役結束,雙方在三八線對峙著,仗不斷打著。朝鮮停戰談判剛恢復,正在進行中。
1953年6月初,李元春奉命參加東線的金城夏季反擊作戰,部隊向預定區域開進,14日到達作戰地域進行戰前訓練。7月8日,我軍181團進入作戰陣地,其他團進預備隊陣地;7月13日晚我們東線志願軍部隊集中1094大炮發射28分鐘射出炮彈1900噸。“炮彈就跟下冰雹一樣落下來,打得真狠!把美國鬼子嚇壞了……”李元春記得,當時25平方公里內的表面工事全部被摧毀。炮火射擊停止後,各步兵連隊發起衝鋒,自己所在的181團1營奪取三個山頭,向前推進9.5公里,此後,擊退敵軍20餘次進攻,守住並擴大陣地,實現了陳司令員提出的要求。
7月27日晚,我們炮兵向美開炮最激烈的時候,來了停戰令,說10點整正式停戰。三八線兩側的槍炮聲一時間全部消失了,四周寂靜無聲。貓在戰壕裡的戰士們興奮得跳起來——那時大雨初停,銀月高空掛,夜景美極了。李元春後來特地去翻了日曆,當天是中國農曆的六月十七。“從來沒有見過那麼亮那麼圓的月亮。”
時間來到1954年4月,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換防,撤出三八線到東西海岸駐防,一邊訓練一邊幫助朝鮮人民修復家園。李元春所在軍很重要的工程是修建朝鮮第一個五年計劃未完成的清川水利灌溉工程,用了兩年時間出動11多萬勞動力終於完成。此外,軍工兵營還完了朝鮮國防大廈工程任務。
03
最可愛的人
——來自祖國的親切慰問
1958年2月27日,李元春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勞動英雄勳章一枚。
1958年7月27日下午5時,21軍奉命撤軍回到祖國。8月1日,李元春到達山西省榆次市,結束了自己為期近6年的抗美援朝經歷。
在朝期間,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兩次來慰問。1953年4月初,慰問團給大家帶了搪瓷杯、筆記本、天安門圖案的紀念章。第二次慰問是在1953年冬停戰後,賀龍率領祖國慰問團,給大家帶了手帕、紀念章、搪瓷杯、鋼筆等。“兩個搪瓷杯都印有‘贈給最可愛的人’字樣,但是圖案不同,一個是槍和橄欖枝,一個是天安門和華表。”李元春回憶,祖國慰問團還給每人帶了兩個蘋果。
04
退休不褪色,
紅色宣講傳承紅色基因
1982年,時任21軍軍事法院院長的李元春從部隊轉業到地方,擔任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一干就是10年。
1993年,李元春退休後成為一名“紅色宣講員”,從時代的記錄者、見證者、參與者的角度,結合自身參加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在全社會廣泛開展的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等主題教育,深入機關、校園、社群、企業、軍營開展紅色宣講、傳承紅色基因。僅2021年3月至10月,李元春已開展紅色講座23場,受眾3000餘人。
文字:王方玲
影片:蔣冰倩
攝影:孫正、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