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禱谷、夏至禱雨、冬至祭雪的聖地,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一處壇廟建築,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原名“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為立四郊分祀制度,嘉靖十三年(1534)改稱天壇,後又經清乾隆、光緒帝整修後,才形成天壇現在的格局。天壇佔地27平方公里,比北京故宮大2倍以上。兩層牆牆,形成內外壇,牆牆南北方圓,象徵天圓地方。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位於南北軸線上,中間以牆相隔。圜丘壇有皇穹宇等,祈谷壇有祈年殿、皇幹殿、祈年門等。
圜丘壇是皇帝祭天的地方,所以又被稱為“祭壇”、“拜天壇”、“祭臺”。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擴建。壇外有兩層土遺壁,第一層為方形,第二層為圓形,象徵“天圓地方”。
圜丘壇建築在古代中國被視為9之極,是最尊貴的象徵。圜丘壇的中心有圓形大理石(天心石)。由中心向外,三層臺每層均鋪有九環扇面形石板,上層第一環為9個,第二環為18個,第三環為27個,至第九環為81個;中層從第10環的90到第18環的162;下段是從第19環的171塊到第27環的243塊。三層合計有378個9,3402張,象徵著九重天。丘壇周囲長1602丈,總高度5米,分,法國的3樓的底層直徑70米,中層50米,底層直徑為30米,3數共有150米(合45丈),正好合尊“氧氣”的事了。四面石欄上花紋石板的數量也有規定數量,第一層每面欄板45塊,四面共180塊,由20個9組成;第二層每面欄板27塊,四面共108塊,由12個9組成;第三層有欄板18塊,四面72塊,由8個9組成。三層臺板總數為三百六十枚,與日曆的“周天”即三百六十度吻合。
圜丘壇北有皇穹宇。皇穹宇是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其門樓、牆頂、殿瓦、殿頂在明朝時全部使用綠色琉璃瓦,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時,門樓、殿瓦、牆頂全部換成藍色琉璃瓦,牆身用藍色玻璃磚填充。皇穹宇周圍的圍牆呈圓形,表示天象。牆壁整齊光滑,弧度規則,是天壇中著名的“回聲牆”。
從皇穹宇出來,沿著丹陛橋向北直通祈年殿。祈年殿是一座鎦金法頂三重圓形大殿,上屋下壇,曾是北京最高的建築之一。祈年殿整體高38米,直徑30多米,三層殿頂均覆深藍色琉璃瓦,呈放射狀收縮向上。這種奇特的造型給人一種騰空而起的感覺。祈年殿是全木造建築,28根柱子支撐著整個天花板的重量。其中4根柱子是通天柱,又名“龍井柱”。3層殿脊採用鎦金拱支撐,由交叉的榫頭組成。殿內梁枋木和天花,龍鳳合璽的彩畫裝飾精美。
祈年殿的前身是“大祭殿”,供奉著天地之神。乾隆時大修後改為祈年殿,專祀“皇天上帝”,因此正殿按敬天祈神的規格建造。殿是圓形的,象徵天圓。瓦片是藍色的,象徵藍天。正殿正中有4根大通天柱,象徵春、夏、秋、冬四季。中層有12根金柱,象徵一年12個月。外側的12根櫓柱象徵一天的12點。裡外共24根。象徵一年的24個節令。3層共28根,象徵周天二十八宿。再加上上部8根童子柱,形成36根柱子,象徵36天罡。雷公柱中心的寶頂象徵著皇帝“統一天下”。
天壇,是中國明清時代最神聖的地方,因為它象徵著皇天。天壇以其恢弘並且具有高度藝術成就的建築,一直以來激盪著前來遊覽的人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