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視覺中國
12月12日,在第九屆中國企業家發展年會上,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談到恆大危機時說:“許家印總共39億的自身資本,貸款可以做到兩萬億,這就是中國式的金融。”並不無嘲諷地說:“跟美國學習的時候,可能有的標點符號沒有看對學好。”
這番發言引發了現場的鬨堂大笑和熱烈掌聲,但其實曹德旺接下來的話才真正點出了包括中國恆大(03333.HK)在內的房地產商面臨債務危機的根源之一:“如果你堅持高負債,負債率一上來,必須用高息的債,你賺的絕對不夠別人拿走的。”
回到12月3日晚間,躺在ICU病房裡等待救治的恆大主動遞交了一份“病危通知書”,在港交所釋出公告稱“不確定”能否繼續履行財務責任。
廣東省人民政府當晚迅速約談了許家印,並同意向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派出工作組,“督促推進企業風險處置工作,督促切實加強內控管理,維護正常經營”。然後是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四部門連夜回應,稱恆大問題是個案,是由於“自身經營不善,盲目擴張”導致的,試圖安撫投資者和160萬買了恆大房子但沒有完工的購房者,並承諾當前首要任務是保復工保交樓。
長期觀察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智本社社長清和說:“恆大有過度擴張的問題,可以說是生病了,但是限制貸款就直接讓他進ICU了,會不會死在裡面完全看給不給貸款了。”
然而表內負債3000億美元、據高盛估計可能還有逾1560億美元隱性債務的恆大,沒等來急救,反而等來了催命符。
美國當地時間12月9日,惠譽評級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已將恆大列入“限制性違約”(restricted default)類別,這意味著恆大已正式違約。惠譽稱,恆大沒有回應是否已經滿足或錯過了向上週一(美國當地時間12月6日)到期的債券持有人支付8200萬美元的利息,所以它對恆大采取了上述行動。
不過令人不解的是,12月3日恆大在公告裡提及的“收到要求其履行一項金額為2.6億美元擔保義務”的這2.6億美元,恆大已經還上了。但知情人士透露,截至上週三,該集團仍未完成上週一到期的8200萬美元利息的支付。
惠譽是首家將恆大評級列入“限制性違約”的評級機構,一旦惠譽認為被評級主體對其債券、貸款或其他債務已發生違約,或相關債務置換計劃已失敗,但主體尚未停止經營,也尚未進入破產申請、被行政接管、清算或其他正式解散程式,就會將其列入“限制性違約”,距離評級中最差的“違約”,僅一步之遙。
同時,惠譽還表示,未能償還上週二到期的4億美元債券的另一家地產開發商佳兆業,已經處於“限制性違約”。佳兆業是僅次於恆大的中國第二大海外債務借款者。
這無疑讓本已舉步維艱的中國房地產市場更加雪上加霜。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12月9日舉行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定位與展望聯合研討會上連線時表示,短期個別房地產企業出現風險,不會影響中長期市場的正常融資功能。他還給恆大風險定了性:“恆大的風險問題是市場事件,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妥善處理,債權人和股東的權益將按照其法定受償順序得到充分的尊重。”
12月10日,據港交所檔案顯示,依據強制處置事項,許家印2.778億股恆大股份被出售,持股比例從61.88%降至59.78%。此前,許家印在11月25日以2.23港元/股的價格賣出中國恆大12億股股份,套現約26.76億港元,持股比例從67.87%降至61.88%。
12月14日,據澎湃新聞報道,從海南省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恆大地產集團海南有限公司位於海口市的8宗地塊被海口市人民政府無償收回。
此次恆大集團被無償收回的土地基本是恆大此前從新世界發展(00017.HK)處收購而來的。2015年12月,恆大集團宣佈以135億元收購新世界發展位於海南省海口市、湖北省武漢市、廣東省惠州市3大城市的4個超大型專案,總建築面積近400萬平方米,其中收購海口專案總計花費86億元。
據悉,恆大在全國有不少這樣的地,如果其他地方也競相效仿,後果不堪設想。對於恆大而言,無異於本來已經躺在ICU裡奄奄一息,胸口又捱了兩拳。
另一邊廂,樹倒猢猻散。
先是前恆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聰明”地跳槽了,還引發了一場口水仗。
據虎嗅從接近恆大的知情人士處獲悉,恆大總裁夏海鈞或已離職,因為夏海鈞已經有一個月沒有出現在一些恆大內部重大會議上了。夏海鈞在8月出售了恆大物業和恆大汽車的股票,套現過億港元。
而曾被認為是許家印背後的男人的劉鑾雄,也已清空了恆大股票。
原定於2024年竣工、建築高度400米、位於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代表了許家印雄心壯志的恆大新總部大樓深圳恆大中心,不知是否會爛尾或出售。
虎嗅曾在多篇文章裡說過,恆大的命運已定,如果有關部門不救助、不貸款給它,恆大最終難逃海航債務重組的命運。
12月8日,海航重組完成,海航航空新的實控人、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方威在海航幹部員工大會上說的一句話,值得許家印等陷入債務危機的企業家們學習:“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他還說:“方大集團一直是‘聽黨話,跟黨走’,是黨和國家給我們平臺。”
可惜,許家印現在想聽話也晚了。從小時候穿不起鞋的河南農村娃,到三次成為中國首富、五次成為中國首善,許家印算得上是一代梟雄。可惜了。
12月6日,恆大公告稱,已設立中國恆大集團風險化解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包括恆大集團董事會主席許家印、粵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志鴻、恆大集團財務總監潘大榮、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趙立民、廣州越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資本運營官李鋒、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合規總監陳勇,以及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郝瀚。
至此,國家隊入場開始對恆大“臨終關懷式救治”。
根據微信公眾號“壹地產”的分析:“委員會一共七人負責,國有企業佔據四席,排位座次各有講究。”澳海控股背後代表的是廣東省省級國企,中國信達背後站著的是財政部,廣州越秀是廣州市國企、國信證券是深圳市國企。
虎嗅在12月5日的《許家印的命運已被鎖定》一文中認為:“恆大和許家印的命運指令碼或已寫好:大機構接盤,然後債務重組,許家印或許也將失去對恆大的控制權。”
評論區被點贊最高的一條評論是:“失去對恆大的控制已經是他最好的歸宿了。”
或許吧。
但恆大無論是不是會被寫進經濟學相關的教科書裡或者一些學者寫進自己的研究報告裡,對恆大危機的處理方式或許值得反思。
就像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分析師在11月底的一次交流中所分析的那樣:對房地產的調控,不管是三道紅線、限制開發商的槓桿也好,再到集中度的考核,再到對地方政府的賣地、賣房的預售款的監管等等,本意上這是想建立一些長效機制,但是從去年底以來,部分舉措疊加在一起,被一些機構和地方一刀切的執行,缺乏過渡,它偏離了漸進式改革的初衷。隨著個別開發商的流動性問題被廣泛報道之後,部分產生了擠兌心理,銀行進一步惜貸,市場信心趨冷,所以現在房地產確實預期變得比較冷了。
如果早一點兒救治,是不是又是另一番景象呢?好在,我們看到最近有關部門已經開始進行微調。
12月8日至10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併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12月11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21-2022中國經濟年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指出,要加強居民基本住房保障,“房地產是支柱產業,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費”。
我們依然要說:這是最好的時代。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