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鹹,不同的口味會對我們健康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帶領上海交大附屬瑞金醫院團隊2020年發表在《糖尿病雜誌》一篇研究論文,調查了2億多人,第一次大規模採用了網際網路大資料分析了國人生活習慣和疾病的關係。①②
不同地區的飲食喜好,不同的口味愛好,也或許帶來不同的結果。
1.北京、東北、海南
對油炸燒烤食品更偏愛
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風險高
油炸食品偏好主要分佈在北京及其周邊和東北地區。
燒烤食品偏好比例最高的地區是北京和東北地區,南部的海南省也有很高的比例。
此外,廣東雖然比不上北京,但也對油炸和燒烤食品喜愛也偏高。
但是,油炸和燒烤的偏愛可導致高BMI、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的發生率,還和空腹血糖以及餐後血糖異常升高有關。
研究人員認為,一方面可能是油炸和燒烤食物都經過高溫烹飪,可能產生包括反式脂肪酸和晚期糖基化終產物等,而這些物質已被證明可促進代謝性疾病。①②
另外,油炸和燒烤食物更美味,為了追求口感容易吃太多,進一步造成代謝性疾病的出現。
2.東南沿海、北方大城市更熱愛甜食
糖尿病、血糖異常風險高
甜食偏好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和北方的現代化大城市,比如北京和天津。此外,女性愛甜食的比例較男性高。
中國的飲食口味有一句諺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放糖提鮮是南方地區的一種習慣,一位上海網友曾“吐槽”自己的父親,確診糖尿病後,還習慣做菜放點糖。
不過,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大眾能量攝入超標,每天活動又不足,每一勺新增糖,都可能為疾病加碼。研究也分析提到,在流行病學研究中,有報道稱蔗糖和果糖的攝入可能是代謝性疾病的潛在病因之一。已經有很多研究發現,甜食攝入量高與糖尿病發病率升高以及空腹血糖異常升高等有關係。①②
3.四川為中心的地區喜愛吃辣
胃潰瘍、腸炎患者要當心
提起川菜,你肯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麻辣”二字。
恰恰喜辣偏好的人就主要集中在以四川為中心的地區,在華北和華中地區也有一些人口比例較高的地區;喜歡吃麻味食物的地區,也是以四川為中心,並廣泛分佈在中國西北和東北地區。
研究分析提到,愛吃辣的程度與糖尿病發病率、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水平呈現反比關係,“麻”口味同樣也與空腹血糖水平呈現反比關係。辣椒素與代謝健康的研究提示其可以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同時保持胰島素水平。①②
不過,吃辣要尊重個體感受!如果本身有胃潰瘍、腸炎等消化系統方面疾病的患者及痔瘡人群吃辣還是悠著點。
此外,辣又經常和重油、重鹽的食物聯絡在一起,像四川火鍋、水煮肉片、麻婆豆腐等,在吃辣的同時不知不覺油、鹽的攝入也會過量。這點也要注意!
改掉這5個重口味習慣!
飲食上的“重口味”很容易相互影響,尤其是一家人。口味習慣不好的人,還會帶來一系列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糖等。可以說,口味的敏感和健康息息相關。
1.別吃太鹹,鹽每天不超6克
都知道高鹽飲食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但淡入鹹易,由鹹轉淡難。武漢協和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吳豔2019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介紹,如果習慣於吃比較鹹的食物,那麼為了品嚐到額外的美味,就需要吃比以前更多的鹽,也就會越吃越重口。③
建議:食用鹽攝入量控制在每日6克以內。減少調味品、醃製食品、果脯蜜餞食品、加工肉類和甜食類這五類攜帶高“隱形鹽”的食物攝入。
2.別吃太甜,新增糖每日不超25克
甜食與肥胖、癌症、糖尿病等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將每日新增糖攝入限制在50克以下,最好低於25克。
建議:要減少甜食和甜飲料攝入,多吃複雜碳水化合物(粗雜糧),多喝白開水、檸檬水或蘇打水。
還要學會看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找出隱藏糖,除了直接叫做“某某糖”的蔗糖、果糖以外,“糖”的其他名稱還包括高果糖玉米糖漿、糖蜜、玉米甜味劑、原糖、糖漿、蜂蜜或果汁濃縮物。如果糖的新增量在前三位,那這樣的食物不吃也罷。④
3.別吃太燙,溫度不超過50℃
國人最習慣趁熱吃了。你會發現有人覺得燙嘴的菜,有人卻吃得不亦樂乎、大汗淋漓。但這個習慣並不好。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李恕軍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談到,食管的表面,覆蓋著嬌嫩的黏膜,食物的溫度對它有很大影響:10℃~40℃最合適;50℃~60℃勉強能耐受;65℃以上,會造成燙傷。不要覺得65℃溫度很高,一顆熱餃子就能超過這個溫度。⑤
4.別吃太油,食用油攝入不超30克
炒菜多放油確實香,但高油飲食不僅會帶來肥胖,也會讓人“上癮”。油中翻滾的水煮魚、酸甜美味的糖醋排骨、色澤誘人的紅燒肉……一不小心就吃多了,這不僅僅是因為“管不住嘴”,還可能是油脂在“作怪”。
2019年比利時與法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攝入高脂肪食物的情況下,NAPE-PDL酶的活性下降,腸道和大腦之間的資訊無法傳遞。而NAPE-PDL的酶負責將飽腹訊號傳遞給大腦,告訴身體可以停止進食了。⑥
2002年全國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人日食用油消費量為41.6克,遠超推薦量。建議每個人每天攝入25克到30克以內的食用油,少吃一些高油脂的加工食品。
5.口味不要太重,調味品要少放
這裡不吃太“香”,不是指食物要清淡寡水。而是說少使用鹽、醬油、味精等調味品,做菜儘量多蒸煮涮,少炸烤煎等。
儘量保留食物原本的滋味,同時也可以用食物來調味,像洋蔥、西紅柿、辣椒、香菇、蔥、生薑、蒜等具有天然味道的食物,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蔬菜攝入量,還能豐富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此外,充分的咀嚼也會增加食物與味蕾最大限度地增加接觸機會,可以提高其興奮性⑦。
很多人習慣了“重口味”,一時往往會難以接受,可以逐步減量,直到可有可無。
來源:健康時報綜合自:①Journal of Diabetes《Dietary preferences and diabetic risk in China: A large‐scale nationwide Internet data‐based study》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753-0407.12967②2020-04-24健康時報《口味與疾病地圖出爐》③2019-07-23健康時報《重口味會“傳染”》 ④2021-12-14健康時報《限糖能防癌》⑤ 2019-04-02 健康時報《吃燙的習慣必須要改改了!》⑥ 2019-05-03 健康時報《油膩飲食讓人上癮!》⑦2014-10-13健康時報《發福和味覺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