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醫治療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用藥為抑酸劑,如奧美拉唑等。可是,有些患者服用奧美拉唑效果相當好,一旦服藥症狀馬上消除;而有些患者就沒有這麼幸運,即使加倍服藥也不能控制症狀。為什麼同樣一種藥物對每個人的效果不一樣呢?
經過二十年的臨床應用,奧美拉唑作為第一代PPI(質子泵抑制劑)顯現出許多不足之處,如起效緩慢、療效不穩定、病人的療效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而且,也存在明顯的藥物間相互作用。下面來談談第一代PPI的侷限性:
1 藥物的相互作用及療效的個體差異
第一代PPI(奧美拉唑、泮托拉唑和蘭索 拉唑),依賴肝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C19和CYP3A4)進行代謝和清除,因此,與其它經該同工酶進行代謝和清除的藥物有明顯的相互作用。由於CYP2C19的基因多型性,導致該同工酶的活性及第一代PPI的代謝表型發生了變異,使不同個體間的CYP2C19表現型存在著強代謝型(EM)和弱代謝型(PM)之分。因此可見,第一代PPI的藥效發揮受代謝影響極大,使療效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
2 抑酸效果受給藥時間及食物的影響
給藥時間對第一代PPI的24小時抑酸效果有明顯影響。例如,奧美拉唑晨起服用,胃內pH>3的狀態約能維持14小時,如果在夜間服用,只能維持9小時;蘭索拉唑晨起服用的抑酸效果也較夜間服藥更強。食物對第一代PPI的抑酸效果也產生明顯的影響。有研究顯示,空腹服用第一代PPI的生物利用度較好,藥物的血漿濃度較高(最高達1.5μmol/L),而進食後服藥的生物利用度較差,藥物的血漿濃度較低,最高只能達到0.75μmol/L左右。此外,第一代PPI的吸收隨劑量呈非線性增加。
3抑酸效果不持久
第一代PPI的抑酸效果不持久,使用第一代PPI的GERD(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夜間酸高峰症狀較多見,也較嚴重。即使奧美拉唑或蘭索拉唑每天給藥2次,仍會出現夜間酸高峰現象。
4起效較慢
PPI發揮抑酸作用,首先需要活化的PPI聚集於分泌小管,而且,PPI只對處於活化狀態的H+,K+-ATP酶發揮作用。第一代PPI首次給藥後往往不能100%起效,因此,只有在多次給藥後,才能發揮最大抑酸作用,這使第一代PPI起效較慢,不能及時緩解患者的症狀。
藥代、藥效學上的種種不足之處,使第一代PPI在治療酸相關性疾病,特別是GERD中,存在著很大的侷限性,難以成為臨床上理想的抑酸劑。
由於第一代PPI的代謝受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C19不同代謝型的影響,因此,奧美拉唑的快速代謝可能導致某些患者的療效較差,甚至治療失敗。泮托拉唑、蘭索拉唑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新一代抑酸劑——伏諾拉生,也就是鉀離子競爭性抑制劑抑酸效果強、起效快、作用持久,每日只需吃一次藥,不受進食影響,並且療程相較於其他更短,能夠有效黏膜癒合、緩解症狀及改善生活質量。#胃食管反流病##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