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藝心 編輯|雲朵
女兒3歲時,先生給她送了一隻泰迪狗,名叫阿爾法。阿爾法自從進入我家,意味著它整個狗生,都會比較灰暗。因為,我完全不懂狗狗。此外,我們常常忙碌,日常生活應接不暇,能在家過一個完整的週末,都是奢望。更何況照顧它了,它也格外懂事、乖巧、絕不給我們添麻煩。
有一次傍晚,我們一家三口,帶著阿爾法去遛彎。天色昏暗,就在過馬路時,被一輛飛馳而過的電動車,攔腰撞飛。隨著幾聲撕心裂肺地慘叫,它跌落在地……
我們三步並兩步跑過去,看它的狀況,只見它蜷縮成一團,呻吟著……先生翻著阿爾法的皮毛,仔細檢查被撞的情況。電動車主,連忙著急道別。先生看狗狗並無大礙,就帶著阿爾法回家了!
平時我很少關注阿爾法,也不怎麼關心它,但在它身體不適、有反常的情況時,我發現自己對它格外關注。被撞傷的第二天一大早起床,也不見阿爾法跑來迎接我們。我趕忙跑到狗窩一探究竟,只見阿爾法四隻腳伸的筆直,側躺在狗窩裡。我呼喚它,也沒反應。我的心頓時沉到谷底,阿爾法被撞成內傷了嗎?會死嗎?
一時間,我非常難過,我又連叫了幾聲,它蠕動著勉強抬起頭,又躺下去……一連躺了兩天,第三天終於爬起來,緩慢的到處走走。在它生病的幾天裡,我給它炒雞蛋、燉肉糜,精心照料。而這樣的照料,在阿爾法來到我們家的幾年時間裡,從未發生過。
想到自己對阿爾法看上去似乎並不關心,可在它生病後,卻對它關愛有加。這讓我回想起自己的一段經歷。在我8、9歲時,有兩年時間寄宿在親戚家。親戚性情古怪,脾氣暴躁,我常常承受來自她的粗魯對待。一次出麻疹,卻意外的受到了親戚前所未有的悉心照顧。而這竟然內化在我心裡,變成了我對待自己的方式。
我發現人們對狗的方式,實際上是對自己的方式。女兒對阿爾法疼愛有加,給它洗澡,偷偷餵它我都捨不得吃的牛肉。有一次,女兒跟我吵架,哭成淚人,轉眼看到阿爾法偷喝廁所的髒水。她收起眼淚,趕忙制止,又跑到陽臺,給阿爾法倒水。還有一次,阿爾法把房間的垃圾桶翻了一地,女兒看到後,手腳麻利的幫它收拾乾淨,生怕我會教訓它。可以看到她對阿爾法滿滿的愛和袒護,當然這也是她對待自己的方式。
先生對阿爾法非常寵愛,有耐心和寬容。他經常給它洗澡、梳理毛髮、玩耍。還經常在市場買鴨腿,燉給它吃。在淘寶買各種狗零食、漂亮衣服、狗繩子、玩具等。在阿爾法身上,我清楚的看到,每個人是如何對待自己的。
電影《狗十三》最讓人淚奔的一幕:小女主人最愛的狗,被爸爸賣給了狗肉店。
女主人傷心絕望,發瘋似地滿大街去尋找她的狗。她失魂落魄的反應,讓家長頗感不解。家長認為,不就是一隻狗嗎?可對她來說,這哪裡是一隻狗,這是她唯一感知自己的一種方式。只有她自己知道這狗對她意味著什麼?
她在那個受擠壓的環境裡,唯有狗和她心靈相通。在狗身上,她才能看到自己存活的勇氣和力量。而這唯一的寄託也被家人給剝奪了。
狗原來是以這樣的方式,成為人類的朋友的!它承擔著我們投射的情感,我們不自覺的用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著它。而狗狗永遠以它特別的忠誠,不記仇恨的回饋著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