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山水畫一變宋朝院畫風氣,以書法入畫,重視人文氣息,作品多題詩句。對筆法要求較高,用色較為素雅,對明清以及近代影響較大。
此畫表現葛洪攜子侄徙家於羅浮山煉丹的故事。畫中重山復嶺,飛瀑流泉,以細筆勾皴,略帶小斧劈;丹柯碧樹,用雙鉤填色;人物雖小但勾描工中帶拙,形神兼備。山石純用水墨,僅樹木、人物、屋宇處施以淡赭、花青和紅色,是王蒙山水畫又一風格之傑作。畫右上自識“葛稚川移居圖。蒙昔年與日章畫此圖,已數年矣。今重觀之,始題其上。王叔明識。”
王蒙,生年不詳,卒於1385年,元末畫家。字叔明,號香光居士,湖州(今屬浙江)人。趙孟頫甥。元末官理問,嗣棄官隱居臨平(今浙江餘杭)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明初出任泰安(今屬山東)知州廳事,嘗與郭傳、知聰觀畫於胡惟庸家,洪武十八年(1385)坐胡案累,死獄中。強記力學,善詩文、書法。工人物,尤擅山水,得外祖趙孟頫法,更參酌唐宋諸家,以董源、巨然為宗,縱逸多姿,逾越松雪規格,變古創法,自立門戶。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元四家”,對明清及近代山水畫影響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