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有一把清代腰刀,刀身細長且美觀鋒利,還帶有鑲玉鞘
你可能聽說過“平生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卻未必知道“平生不識陳近南,讀盡詩書也枉然”,卻未必知道“莫嘆前人無聖賢,世間已有馬未都。”馬未都雖不及馬雲、馬化騰、馬伊琍等馬氏名人如雷貫耳,可在文史領域絕對是標杆式人物。
馬未都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涉足收藏,短短十數年間就建立起了一個收藏帝國。提及馬未都的收藏,絕大多數人都會想起各類價值連城的瓷器。沒錯,瓷器類收藏確實是馬未都的強項,但只是其收藏的冰山一角。
圖|馬未都
鮮為人知的是,馬未都對冷兵器收藏情有獨鍾。馬未都之所以喜歡刀槍劍戟,與其早年經歷密不可分,這得從馬未都的父親馬丹林說起。1944年,馬丹林投筆從戎,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洗禮。建國初期,馬丹林尚在上海,後奉命進京建設空軍。
1955年3月,馬未都出生在北京的空軍大院。馬未都從小耳濡目染聽父親講故事,心中也有樸素的尚武精神。是故,馬未都收藏冷兵器也就是情理之中了。馬未都的收藏範圍很廣,從永樂頭盔到袖箭暗器,十八般兵器多有涉獵。
圖|清乾隆痕都斯坦玉柄帶緞鞘腰刀(觀復博物館藏)
在馬未都的“兵器庫”中,有一件清代腰刀,全稱為“清乾隆痕都斯坦玉柄帶緞鞘腰刀”,讀起來是不是很繞口?其實,捋順了關係就不覺得繞口,正確的斷句方式及註解內涵如下所示:
清(所處朝代)
乾隆(所處時代)
痕都斯坦玉柄(玉器材質)
帶緞鞘(顯著特徵)
腰刀(冷兵器門類)
清代制式刀劍的發展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為我國冷兵器最後的輝煌,僅制式軍刀就有順刀、窩刀、札刀、朴刀、斬馬刀等諸多種類,腰刀也是五花八門有長有短。
圖|腰刀刀鋒細節
此件腰刀短小精悍,處處彰顯皇家的雍容華貴,卻又不乏暴力美學:刀身不僅細長,而且美觀鋒利,還別出心裁地帶有鑲玉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件腰刀是一件幾近完美的工藝品。
該腰刀不同於清宮劇中的腰刀,精華之處在於刀柄的設計和材質非常之特殊。此刀柄首自然捲曲,形成了優美的曲線,輔之以雙面浮雕花卉紋,堪稱“鬼工”,充滿了異域風情的“西洋味兒”,彰顯了主人尊貴的身份。
圖|腰刀刀柄細節
接下來筆者給大家,重點說一下此件腰刀刀柄。該腰刀刀柄材質非常之特殊,採用的是非常罕見的痕都斯坦玉。何為痕都斯坦玉?在這裡,很有必要給大家穿插一下古代地理冷知識。
痕都斯坦是我國清朝時期對莫臥兒帝國(1526—1858年)的稱呼,另有“溫都斯坦”、“痕奴斯坦”等譯名。莫臥兒帝國疆域遼闊,相當於現在的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東部。
圖|莫臥兒帝國疆域
乾隆皇帝學識淵博,結合藏語及回語的讀音,親自考證取名為痕都斯坦。是故,痕都斯坦所產玉器亦被稱之為痕都斯坦玉。援引馬未都的說法,痕都斯坦玉泛指中亞地區的玉器。
乾隆一朝,痕都斯坦玉多有進貢,無論是品相材質還是檔次級別都是優中選優。乾隆對玉器情有獨鍾,特意在宮廷成立了一個機構“西番作”來仿製痕都斯坦玉。
圖|電視劇《乾隆王朝》中的乾隆形象
至嘉慶朝,痕都斯坦玉不再進貢,導致其“物以稀為貴”。明白了痕都斯坦玉的來歷,你就能想象出此件腰刀的珍貴程度。大家可能好奇,此件腰刀馬未都怎麼得到的?人家沒有透露筆者還真是不知道。
馬未都向來不屑於用錢來衡量文物的價值,在其官網上介紹此件腰刀的時候,特意寫了幾首詩以作註解,筆者挑選一首,奇文共賞之:
知否刃屠落下,
心蓮頃刻開花。
過未大千三千,
眼明如來見法。
痕都金玉之地,
有類近比中華。
冰鐵聯生暖脂,
腥雪不染瓊葩。
這首詩寫得倒是文采飛揚,為此件腰刀平添幾分人文情懷。悠悠數百年,後人依舊能夠從中感受到一股寒冷肅殺之氣。鑑物如鑑人,可以感從中領略乾隆與眾不同的藝術品味。
再往遠處說開去,乾隆時期,我國各類傳統工藝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注重吸收西方工藝品的優秀成果。然而,乾隆的“博採眾長”帶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對於影響歷史程序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技術成果卻選擇性忽略。
圖|馬嘎爾尼使團訪華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國使者馬嘎爾尼率領龐大使團訪華,帶來了諸多科技含量極高的禮品。其中,配備有110門大口徑火炮的“君主號”戰艦模型顯得格外扎眼。這就向乾隆釋放一個訊號,冷兵器時代落幕了。
回過頭來再看看馬未都所藏腰刀,你就會發現歷史充滿了偶然性與必然性。或許,這就是文物的另一個功能::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物為鑑可以知得失,冥冥之中似乎已經決定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走向……
參考資料:
[1]:《江湖,清乾隆白釉瓷塑金魚一對》(馬未都·《觀復嘟嘟》第84期);
[2]《收藏界的傳奇人物——馬未都》(央視10套·〈人物〉2009年 第22期)
[3]《略論痕都斯坦玉器的地域來源特徵——兼館藏痕都斯坦玉器述例》(谷嫻子·〈文博〉);
[4]《武備志·軍資乘·器械》(明·茅元儀);
[5]《乾隆至愛 “西番作”玉》(殷曉蕾·〈國寶春秋 玉器篇〉·江西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