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現在手機上的引數真的越來越複雜了,一塊螢幕就有好幾個引數,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那些數字和字母背後的含義,2K是什麼意思,ppi又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以iPhone 13 Pro和小米11ultra為例,給大家通俗解釋一下這些引數的意思。
至於為什麼用這兩款手機舉例,看下去你就懂了。
OLED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智慧手機用的都是OLED螢幕,與之相對應的是LCD螢幕。
OLED螢幕的優點是亮度、對比度更高,而且支援息屏顯示,但它也有缺點,OLED螢幕長時間使用後更刺眼,而且部分低質量OLED螢幕會出現燒屏問題;LDC的優點則是不容易感覺刺眼,也不容易燒屏。
業內普遍認為使用OLED螢幕利大於弊,所以小米11ultra和iPhone 13 Pro使用的都是OLED螢幕,在保持了原有優勢的同時,也基本解決了燒屏的問題。
2K/1080P
2K和1080P是螢幕解析度的引數,解析度和螢幕的清晰度有關,解析度越高我們用肉眼看螢幕的顆粒感就越少,反之顆粒感則高。
比如2K螢幕的手機就比1080P手機顆粒感少,大家的手機如果支援2K,也可以切換至1080P感受一下。
除了2K和1080P之外,解析度還有其他表現方式。
像小米11ultra的解析度是3200×1440,這個解析度就達到了2K標準,iPhone 13 Pro螢幕解析度則是2532×1170,並沒有達到2K標準,我們可以稱為1080P或者1080P+。
那麼怎麼快速知道手機的解析度呢?這裡分享一個小秘訣,我們挑選手機的時候快速拉到引數的螢幕部分,一般沒有說2K的都是1080P螢幕。
2K螢幕成本並不低,所以大部分品牌都只會在高階旗艦使用。
ppi
在解析度下面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叫ppi的引數,沒錯,ppi也是螢幕解析度的引數。
ppi中文意思為每英寸畫素密度,畫素密度越高,手機螢幕的顆粒感自然會更輕。所以在螢幕大小、解析度相同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用ppi比較兩塊螢幕。
小米11ultra的ppi為515,iPhone 13 Pro的ppi則為460。由於兩款手機螢幕大小不同,在這裡我們不能直接比較它們的ppi。
如今國產手機的螢幕大小基本都在6.5英寸以上,一般ppi能達到500甚至450就有很好的清晰度了。
120Hz/480Hz
在解析度之後我們常常能看到一個叫重新整理率的引數。120Hz形容的就是手機的重新整理率。
重新整理率這個引數相對比較好理解,重新整理率越高,我們滑動手機螢幕的時候就流暢。高刷更開始普及的時候,重新整理率在90Hz以上的手機可以稱為高刷,不過現在120Hz高刷已經普及到千元價位的手機。
在重新整理率後面,有一個數值更大的數字,例如480Hz,這個被稱為觸控取樣率。
觸控取樣率指的是螢幕一秒內採集手指觸控的次數,數值越高,代表採集越密集。
普通使用者對觸控取樣率感知比較強,一般是在玩像和平精英這樣的槍戰遊戲的時候,觸控取樣率越高,射擊的頻率就越密集,我們在遊戲中贏下槍戰的機率就越大,所以遊戲手機和高階旗艦機的觸控取樣率一般都能達到480Hz,其餘手機多為360甚至240Hz。
作為參考,小米11ultra重新整理率和觸控取樣率分別為120Hz和480Hz,蘋果在安卓的倒逼下也終於支援120Hz高刷,不過我在不同平臺都沒有找到iPhone 13 Pro的觸控取樣率。
nit/E4
nit,即尼特,是亮度的單位,尼特數值越高,則說明螢幕的最大亮度越亮,越有利於我們在太陽等強光環境看清螢幕。
小米11ultra的峰值亮度為1700 nit,iPhone 13 Pro則為1200 nit,在螢幕亮度這方面,小米還是略勝一籌。
手機螢幕亮度這些年發展飛快,被稱為一代神機的小米6亮度為600 nit已經是陽光屏,而身為後輩的小米11ultra接近翻了三倍。
螢幕亮度的提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發光材料的進步。
大家經常看到的三星E4就是發光材料的一種,包括小米11ultra在內的安卓高階旗艦大多使用了E3發光材料,而iQOO 8 Pro年中的時候首發了三星E5發光材料,如無意外以小米12系列為首的旗艦也會跟上。
HDR
HDR是高動態範圍的簡稱,除了螢幕之外,我們也能在手機相機介面看到這個引數。
高動態範圍是指影象中能顯示的明暗差別,拍照時開啟HDR,照片亮部暗部就能更豐富,俗稱高光不過曝,暗處不死黑。
在螢幕上,高素質的HDR同樣能增強我們看圖片、影片時的亮部、暗部細節。iPhone 13 Pro支援HDR顯示,小米11ultra則支援更高規格的HDR 10+和杜比視界。
P3
螢幕引數中的P3形容的是螢幕的色域,色域指的是螢幕路能顯示的色彩範圍。
舉個極端的例子,低色域螢幕可能只能顯示紅色,而高色域則可以顯示酒紅、櫻桃紅、牡丹紅等等。
現存的色域標準包括Adobe RGB、sRGB、DCI-P3和NTSC,其中NTSC現在已經屬於低色域螢幕,sRGB是比較常見的色域,DCI-P3則可以展示更豐富的色彩效果,Adobe RGB主要給有設計要求的專業人士使用,以大屏為主。
小米11ultra和iPhone 13 Pro均支援P3色域顯示。
10bit
10bit是色深的其中一個等級,色深是指螢幕上顏色的細膩程度,色深等級越高,螢幕上顏色過渡就會更加平滑自然,塊狀顏色越少。
現在螢幕比較多的色深等級是8bit和10bit,小米11ultra是支援10bit的,iPhone 13 Pro沒有找到關於色深的引數。
ΔE
ΔE是形容螢幕色彩準確度的單位,ΔE數值小,則代表螢幕沒有偏色,數值越大說明螢幕偏色越嚴重。所以ΔE小的螢幕素質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ΔE分為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三種顯示方式,ΔE平均值小於3的螢幕色彩較為精準。
小米11ultra ΔE約為0.41,但並沒有說是最小值還是平均值,iPhone 13 Pro沒有找到這個引數。
對比度
對比度同樣是螢幕和照片同時存在的引數,因為對比度反映的是影象中的明暗反差程度。
對比度越高亮部會更亮,暗部會更暗,畫面整體反差明顯;低對比度由於明暗反差不明顯,畫面會呈現出灰色的色調,大家可以想象成螢幕被蒙上一層薄紗。
對於螢幕來說,對比度自然是越高越好,照片則未必。
iPhone 13 Pro的對比度為2000000:1;小米11ultra的對比度高達5000000:1。
LTPO
LTPO是這兩年才流行的螢幕技術,指的是螢幕支援自適應重新整理率。
前面說過,高重新整理率的普及讓我們有了更流暢的瀏覽體驗,但與此同時,耗電也在增加。
其實我們看手機的時候並不總是需要那麼高的重新整理率,自適應重新整理率螢幕意思就是螢幕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使用不同的重新整理率,最多可以支援1-120Hz重新整理率調整,這樣做最大的好處自然是更省電,讓電池更耐用。
iPhone 13 Pro的螢幕擁有Promotion自適應刷新技術,同樣支援1-120Hz動態調整;上半年釋出的小米11ultra暫不支援LTPO技術,不過相信堆料充足的小米會在即將釋出的小米12系列使用這一技術。
以上這些就是手機螢幕的主要引數,涉及了螢幕的清晰度、流暢性、亮度、色彩以及功耗,所有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一塊螢幕的素質。顯然,蘋果和小米在螢幕方面做得更充足。
很多人可能忽略了,螢幕是手機部件當中我們接觸最多的,一塊螢幕的優劣,不但決定使用者的觀感,甚至還會影響我們的眼睛健康。
所以請答應我,下一次換手機,不要輕易將自己明亮的雙眼,託付給一塊平庸的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