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極為重視裝甲部隊的蘇聯為了能夠使自己的鋼鐵軍團可以快速進行登陸作戰,並減少登陸艇噸位對裝甲部隊的限制,提出了高速坦克登陸艇這一設想,命名為“80工程”。
這是一種完全區別於現代兩棲登陸艇的設計方案,具體的資料資訊無從查證,國內也沒有找到相關資料,只能根據網路上寥寥無幾的資訊和資料進行介紹。
蘇聯坦克輔助漂浮裝置的發展
1951年,以T-54坦克為服務物件的輔助漂浮裝置開始試製,並於於1952年完成,同時在奧卡河上進行了測試。
設計這一裝置的目的是使坦克可以橫渡水面,同時也保證坦克在橫渡過程中隨時可以開炮,不至於喪失攻擊和自衛能力。
早期坦克輔助漂浮裝置
1953-1954年,初步研製的輔助漂浮裝置進行了海上試驗並獲得了基本認可,1957年,該型漂浮裝置以被命名為DC-54,軍方準備在一個摩托化步兵師中裝備187艘DC-54,用以檢驗實際運載能力,漂浮裝置船體的生產在諾夫哥羅德州南部的納瓦希諾造船廠裡進行。
同時,還開始為T-55和ZSU-57-2(分別命名為PST-55專案和K-4183專案)建造配套的輔助漂浮裝置。
1959年,應蘇聯軍方的要求,所有型號的漂浮裝置進行了通用性改造,至1960年,改造完成,這種改進型漂浮裝置被命名為DC-U(通用型)。
DC-U(通用型)由五個鋼浮筒組成,筒體內填充泡沫,其中兩個位於兩側船體,兩個位於前方,還有一個位於坦克後方的船體尾部,總重10噸。
早期輔助漂浮裝置
水面航行時,依靠兩個連線於坦克驅動輪的螺旋槳提供動力。
陸上前進時,依靠坦克自身的動力系統,攜帶DC-U船體的坦克最大速度為19 km/h,漂浮速度為12 km/h。可以以高達15 km/h的速度被船隻拖曳。
漂浮裝置自身攜帶容量為500升的油箱,可供行駛60至80km。
與此同時,船體部分還可攜帶最多25名士兵,這些士兵可在35分鐘內完成船體與坦克的連線工作。
水面測試
1962年,一艘輕型船體研製出來,被命名為PS-1,PS-1型漂浮裝置的重量為5.5噸,其船體大量減少了鋼與鋁合金材料的使用。
PS-1的水面前進速度為13.7 km/h,後退速度8 km/h,被船隻牽引時速度可達19 km/h,地面行駛速度為25 km/h。
好吧,認不出什麼型號
1965年,改進後的PS-1船體被命名為DC-63。
神秘的“80工程”
也是在50年代初期,在建造登陸艇和坦克輔助裝置的同時,蘇聯開始設計高速坦克水翼艇,並將該項計劃命名為“80工程”。
當時第一任軍事負責該項工作的是帕維爾·穆加列夫,他曾經發明過T-34坦克的反地雷裝置,並一直使用至二戰結束,這個發明也被借鑑於水翼艇與t55坦克的結構連線。
結構圖
當時設計的高速坦克水翼艇與同期研發的傳統坦克輔助漂浮裝置一樣,它們懸掛在配備有特殊吊耳的坦克側面,每艘水翼艇都有兩個艇體,用來將坦克浮在水面。
在運輸時,水翼艇前後方的水翼升起,當到達作戰水域,且達到足夠深度時,固定釦環脫落,船體落至水面,於此同時,坦克與水翼艇會將水箱提升到水位以上,並開始排水。
側檢視
水翼艇的螺旋槳和尾舵與後水翼對齊,因此可以調整螺旋槳的浸入深度,水翼艇移動到深水時,前後翼落下,展開為行駛狀態。
借鑑於坦克輔助漂浮裝置的成功經驗,1966年,納瓦西諾造船廠製造了比例尺為1:2的模擬水翼艇,並在一條寬度較小的河上進行了水面測試。
水翼艇前檢視
第二年,一艘全尺寸原型艇開始在塞瓦斯托波爾水域進行測試。
然而,這個設計並沒有成功,與t55坦克連線在一起的水翼艇一度加速至58 km,這一速度已經超過了設計速度,但連線裝置的強度存在問題。
在其中一次測試中,連線裝置斷裂,坦克沉入水中。
事後成立的專家調查組找出了問題所在,並進行了改進,之後的幾年裡,納瓦希諾造船廠建造了13套高速坦克水翼艇,並不斷進行各項實驗工作。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1971年,“80工程”專案被取消了。
T54配套水翼艇
由於資料短缺,我沒有查詢到計劃取消的明確原因,但根據個人猜測應該是坦克負重系統無法承擔水翼艇的重量。
一旦離開水面,沒有艇身提供浮力,其負重系統會快速磨損,尤其是負重輪的軸承,將會在極短時間內損壞,導致坦克無法移動,這是主要原因。
繼而是登陸艇上的船員、或者是坦克駕駛員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卸除重量不菲的船體,這就導致這一設計存在無法彌補的缺陷,無法用於實戰。
當然,也可能存在戰術上的原因,比如多兵種協調問題,登陸時的火力掩護問題等。
網路上流傳較廣的圖片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80工程”已經證明坦克在登陸前可以一邊開炮一邊前進,並且擁有良好的抗浪性。
那麼該專案如果沒有下馬的話,是不是可以用作登陸戰的前鋒部隊,用以掩護後續登陸艇上的作戰人員順利登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