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和資訊時代已經到來了,面向未來,中國做好準備了嗎?
很遺憾,中國雖然已經是當前數字基礎最為領先的國家,但這更多是對於已探索領域的落實。面對未來的人工智慧時代,中國仍然有很多急切需要追趕的地方,這些地方並不僅僅是晶片生產能力。
畢竟在60年代的時候,中國在計算機技術上就已經處於世界一流水平。臺積電剛創立前十年也是苦苦掙扎,正是在臺灣地方政府的全力扶持下,是政府給了大量的資金,幫助臺積電獲得了美國的技術轉移,臺積電才終於度過起步期,最終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臺積電已經證明了,在政府大投入下,晶片產業的發展壯大是早晚就能成功的。
相比這些看得見的產業,小鎮更擔心的是中國的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
確實,過去幾十年,中國的教育非常成功,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全國的掃盲,培養了以億計的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形成了全世界規模最龐大的工程師隊伍。
沒有接受過系統教育的人,在現代社會已經不能算是完整的勞動力。比如印度,僅次於中國的龐大人口並沒能轉換成勞動就業,大量的人口從事極為低端的工作,印度經濟發展並不理想。其核心就是印度國民受教育程度太低,大量人口甚至還是文盲。
但是,中國過去教育的成功,也帶來了路徑依賴,這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
中國過去為了儘快提高國民文化素質,採取的是強化知識教育。所謂知識教育,就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下去,讓學生經過十幾年的學習知道一件事是怎麼回事。
這樣的教育對於培養基礎勞動力人口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帶來的後遺症就是,大量的人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學習了十幾年,實際還是不懂如何學習,存在嚴重的教育與現實的偏差。
最典型的就是大學畢業生往往會面臨“絕望之谷”的衝擊。
很多人一生的知識巔峰往往是在高考前後,也就是在這一刻,一個人的自信程度達到一個巔峰,會覺得自己就是天之驕子。
比如最近有一份對00後大學生調研報告顯示,超過六成的00後大學生認為自己畢業10年內會年入百萬。
中國大學尤其是本科教育,仍然延續了大學以前的知識教育,嚴重偏離現實,使得大學生往往脫離現實,過於自信,實際上壓根不知道畢業後將面臨怎樣的世界。
於是從畢業之日起,突然發現自己學了近20年,面對工作中似乎一個很小的問題都不知道如何解決,打擊接踵而至,自信越來越低,有的人直接被打的信心崩潰,開始絕望,甚至“躺平”。
這種從自信巔峰驟然開始的自信崩潰就叫做“絕望之谷”。
有的人最終闖出來了,開始自我學習,靠自己的努力重塑自我,增強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慢慢的重新恢復自信。
應該有很多朋友有過這樣的經歷,或者正在這個過程中。
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有很多原因,其中很關鍵的就是中國的教育,尤其大學教育,太過於重視知識,忽略了更為關鍵的能力教育。
國外已經開始探索“能力教育”,比如美國的密涅瓦大學。
這所學校開辦第一年,錄取率僅為1.9%,要知道哈佛當年錄取率都有4%,這所大學比哈佛還難進。
這所大學的教育非常獨特,完全重塑了本科教育,比如在大學第一年,不學習任何知識,只上四門課:
實證分析:培養批判性思維
形式分析:培養創造性思維
多模態表達:培養有效溝通能力
複雜系統:培養有效協作
批判性、創造性、有效溝通、有效協作,這就是四大基礎能力,如果在這四項能力上有所突破,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都很容易掌握。
在培養的時候,密涅瓦大學把這四項核心能力,按照思維習慣和基礎知識拆分為120個認知單元,學生不是學一門課拿多少學分,而是要求按照認知單元一步步升級,直至學完。
當第一年四大核心能力學習結束後,接下來的三年仍然大大不同於傳統教育,直接安排所有的學生去全世界各個城市,比如巴西、阿根廷、印度、韓國、土耳其和英國,要求像當地人那樣在這些城市生活,並且去解決這些地方包括政府、社會組織、公司等提供的攻關專案,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自主學習。
比如一個專案,是幫助阿根廷分析幾種反輟學政策的效果,並且幫助阿根廷教育部重新設計、改善原來的政策。
這種在全世界不同國家、城市生活,接受不同文化的薰陶,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自主學習,並建立遍及全球的人脈,對於個人的發展和能力提升是極為巨大的。
這樣的教育模式,也在美國一些傳統大學開始嘗試。
之所以從過去知識性教育轉變成這種更加貼近實際的能力教育,有很多原因,小鎮認為核心的有兩個。
第一個是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使得大量知識性學習不再那麼重要。
比如會計、外語,現在專用的會計系統,將過去複雜的會計工作變得非常簡單,只需要錄入原始票據即可,大量傳統會計面臨職業困境;外語更是可能在10年之內就能實現非常專業的智慧翻譯,很多外語專業的人學習幾年,大多數水平都追不上機器,在未來學習外語關鍵在於學習外語國家的文化、更深更廣。
第二個則是人類正在急速擴大創新探索,未來頂尖國家之間的博弈,就看誰擁有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科技發展終歸要靠人,中國未來探索的領域將是未知的,世界的變化也將更加激烈。
所以相比知識,能力的培養將是更關鍵的,這一點對個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