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和橙子,很多小朋友因為缺乏常識,總是會分不清,即便是對於大人來說,也總會下意識地將這兩種水果聯絡在一起。沒有辦法,它倆實在是長得太像了!
不過這也怪不得大夥,事實也的確如此,橘子和橙子都屬於柑橘類的水果,本身也是互相雜交,有基因聯絡的相關產物,且兩者的營養價值和類別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不過,有一點卻一直以來,讓很多人感到費解:眾所周知,橘子是公認的“上火水果”吃多了會讓人嘴角生瘡,但是和橘子大體相似的橙子,卻在大眾的認知裡,是敗火的存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區別?
01為啥橘子上火,大家卻公認橙子是敗火的?
其實這還得從上火的概念說起:
上火併不是西醫的觀念,而屬於一種中醫的說法,中醫將風、溼、寒、熱、燥、暑稱為“六邪”,如果因為身體正氣不足,或者吃了不該吃的東西,導致身體平衡被打破,就會被六邪對應的邪氣侵犯,繼而導致疾病的產生。
而上火,就是因為熱邪侵犯所導致的。熱邪的來源,既可以是外界環境的高溫所招致的“外熱”,也可能是飲食攝入不節所形成的“內熱”,大部分上火的症狀,幾乎都是因為“內熱 ”所形成的。
而另一方面,食物的性質,也被古人所定量劃分,列為溫性,寒性,涼性等,縱觀橙子和橘子,橙子的食性為涼性,橘子的食性為溫性,溫性的橘子在食用過多的情況下,熱邪積累的效率自然更高,而涼性的橘子可以一定程度抵消上火的症狀,也就被人們列為了敗火的水果之一。
可能有些朋友對中醫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並不是非常瞭解,自然也很難認可這種說法,但是從西醫理論的角度來看,橘子和橙子的區別同樣存在。
02西醫是如何看待“橘子上火,橙子敗火”這種觀點的?
同樣從上火的症狀開始談起,上文有提到,上火併不是西醫的概念,西醫稱呼類似的情況為“潰瘍”。
但就目前而言,潰瘍形成的原因,現代醫學上並沒有明確的解釋,醫學家們猜測,潰瘍形成多與基因和內分泌有關。
而橘子和橙子,雖然營養結構大體相同,但是營養成分水平卻並不一樣。“糖”的含量多少,是他們的根本區別。橙子的含糖量,是要低於橘子的含糖量的。
而水果中的糖分種類為果糖,如果橘子吃得太多,所攝入的總體果糖量是要比橙子更高的,而果糖在經過肝臟代謝的過程中,自然也會給肝臟帶來負擔,主要代謝器官受到影響,內分泌系統也會因此而失衡,內分泌系統狀態失調,自然潰瘍,也就是上火的風險和可能性也會更高。
反觀橙子,等量的橙子果糖攝入量少,自然潰瘍上火的風險也低,加之橙子本身維生素c水平高,自然也具有同等的降火效果。所謂“橘子上火,橙子敗火”,也並非無跡可循。
由此可見,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因為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程度,含糖量越高的水果,上火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大家在日常吃水果的過程中,遇到所謂的“上火水果”,一定要儘量控制攝入的程度,避免上火繼而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
03其他常見的“上火水果”,一一列出,供給大家參考
第一種:櫻桃
櫻桃的含糖量,可以說是在水果中排名前列的了,自然吃多了同樣會引起上火的症狀出現。
不僅如此,櫻桃本身食性溫熱,吃多了還容易導致便秘,喉嚨疼痛等症狀引發,尤其兒童多食易發,因此,一般情況下,櫻桃每天吃10個以內即可,切勿貪多。
第二種:荔枝
且不說荔枝含糖量同樣也很高,古時候也有“一顆荔枝三把火”的說法,足以見得其對上火症狀的誘發程度。並且荔枝吃多了,對牙齦的健康也會產生威脅,提高牙齦萎縮的隱患,還請注意。
第三種:菠蘿
雖然菠蘿吃起來比較酸,但是其中含糖量也是很高的,大約在15%以上,例如一部分已經出現面板痤瘡,上火症狀者,應該儘量避免食用,且菠蘿中的苷類物質較多,對面板,口腔會產生刺激性,一定程度也會增加潰瘍的風險,切不可過多食用。
總而言之,看一個水果是否會”上火“,多是透過其含糖量來決定的,還請各位朋友在吃水果的同時,能夠仔細甄別,控制食量。但我們也不能一概否定水果的營養價值,比如西瓜,梨,山竹,蘋果等,都是公認的降火清熱的不錯的選擇,容易上火的朋友們推薦嘗試。食用水果仍然更多地要針對自己的身體情況,營養需求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