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雪紛飛,南方還是綠油油的,冬天氣溫差異太大,但是自然規律是不變的!冬天就要按照冬天的規律來!
一、早睡晚起
冬季,大自然逐漸出現天寒地凍、冰封雪飄的景象,此時人體也需順應這一規律,在起居上早臥晚起,儘量不使自己的陽氣外洩。我們提倡的睡眠時間是9點到11點,這是三焦經當令之時,相當於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工作的時間,也就是提供人體基礎熱量、能量、動力的各種腺體工作之時,因此冬天建議儘量早睡,使機體可以蓄積更多的能量。如果沒法做到早睡,就是冬天閉藏的能力缺失了,從中醫的角度講多數屬於腎水不足,心火偏旺。有意識地早臥晚起其實就是在培養閉藏的能力,在補腎。
二、去寒就溼 護陽固表
冬季,氣溫漸降,早晚溫差懸殊,大風大雪天逐漸增多。此時衣服需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面板開洩汗出,保護機體的陽氣免受侵奪。夜晚的溫度會更低,夜臥時要多加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這樣可以避免許多疾病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的發生。老年人尤須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在洗冷水澡、冬泳的過程中,當人體那點可憐的微不足道的陽氣被冷水這種陰寒的東西掠奪走之後,就無法再完成固護自身、清理垃圾的任務,所以中老年人更應謹慎不要在冬季洗冷水澡、冬泳。
三、喝茶熬粥 飲水滋陰
冬季,地凍天寒,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熱量,可以適當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以補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益氣補血,滋養身體。
養生茶和養生粥都是不錯的選擇,如紅棗茶可以活血益氣,滋補陰陽;橘桂薑茶可以溫中散寒,行氣健脾;玉米粥可以益肺寧心,調中和胃;枸杞肉絲粥可以滋陰養血,補益肝腎。各種五穀雜糧粥也都是調補佳品,如小米粥、番薯粥、燕麥粥、黑米八寶粥、胡桃粥等。
中醫認為水是至陰之物,因此隆冬之際多喝水可養陰。一般每日喝水量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即常說的“8杯水”,一杯約300毫升)。此外可多吃養陰之品,包括水生植物如水稻、藕等;越冬植物如大白菜、蘿蔔;背陰處生的植物,如冬菇、蘑菇;冬季成熟的食物,如冬梨、冬棗;體溫偏低的動物如水鴨和魚等。
冬季需要溫補。冬蟲夏草等中醫傳統藥材可補腎益腎,對於提升身體免疫力有較好的作用。蟲草也好,蟲草菌絲體、其他蟲草屬藥用蟲草也好,都是不熱不燥,陰陽並補,偏於平性,普遍適用於普通人群!
四、防寒保暖 適度鍛鍊
冬季,不宜過早起床晨煉,建議等天亮見到陽光之後再出門鍛鍊,所謂“必待日光”,尤其是老年人更應謹慎出門,以免寒邪外受,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外出鍛鍊需做好保暖防護措施,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這三個部位很容易受寒邪侵襲,所以要重點保護好。頭為“諸陽之會”,冬季外出儘量戴一頂帽子,大約可減少頭部60%的熱量散失。
冬季出現咽部發癢,咳嗽少量清痰,服止咳藥作用不明顯,可能與頸部、前胸受寒有關。尤其對頸椎不好的人來說,冬季穿高領衣服,出門戴圍巾很重要。用長圍巾系在胸口護胸,還可減少寒冷對心臟、脾胃的衝擊。能夠讓我們能更好的度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