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氣溫即將“大跳水”。你知道嗎?室外溫度每降低10℃,人的血壓就會升高6個毫米汞柱。據統計,大約70%的腦卒中發生在冬季,這個季節裡,老年人和心腦血管病人要特別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除了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共同關注的注意事項:穩定血壓、調節情志、戒菸限酒、合理膳食、避免過度勞累和超負荷工作,選擇座便器而不是蹲便器之外,對於腦血管疾病(包括腦梗死和腦出血)的高危人群,還有以下幾點請牢記。
1、注保暖,開空調,避免溫差
冬天老人的缺血性卒中發病率明顯升高。因此,寒潮來襲時,要注意保暖,不要不捨得開空調和暖氣,否則,外周血管收縮,血流動力學改變,血壓容易上升,導致腦血管意外。此外,血液內血小板活性升高,容易形成血栓。
除了根據體感溫度適當增減衣物外,老年人可進行一些適合自己的有氧鍛鍊,如散步、做廣播體操等,以促進血液迴圈、改善機體氧供。
尤其重要的是,環境變化時一定要避免前後溫差過大,特別是老人應避免從家中27℃的空調房間直接出門到零度的室外,而應當在關閉空調後,在10-20℃的房間過渡下再外出,短時間內劇烈的溫差變化也是誘發腦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
2、打太極,練平衡,防跌倒
對老年人來說,跌倒除了可能導致軟組織損傷、脫臼、骨折等併發症之外,還有顱內血管破裂的危險。老年人多有腦動脈硬化,血管壁彈性顯著下降,跌倒後有發生顱內血管破裂的危險。
因此,老年人行動時要特別小心,尤其是合併有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綜合徵的老人。合理的鍛鍊(如太極)可以增強肌肉力量,加強身體柔韌性,鍛鍊平衡能力。另外,構建安全的居家環境,如選購防滑的鞋具、保持衛生間乾燥及加裝安全把手等。透過補鈣、補充維生素D防治骨質疏鬆對於預防跌倒也十分有必要。
3、動左手,促右腦,防出血
人的單側肢體運動由對側大腦半球控制。例如,右利手者左側大腦半球工作負擔較重,則左側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較快。長期的高速血流衝擊易使動脈彈性減弱,更易發生破裂出血。大腦中動脈又稱“出血動脈”,腦出血多因此動脈破裂出血所致。
對於大多數右利手者,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減輕大腦左半球的負擔,又能鍛鍊大腦的右半球。推薦老年人在早晚時分,用左手轉動兩個健身球,幫助右腦半球的功能正常發揮。類似地,左利手患者需要多鍛鍊右手,以防範腦出血的發生。
4、多喝水,稀血液,避免血栓
多喝水十分重要。要維持體內有充足的水,稀釋血液,防止血栓形成,同時可避免因血容量不足導致大腦灌注不足而誘發的腦梗死。
平時要養成多飲水的習慣,特別是晚睡前、晨起時,飲1~2杯溫開水。特別提醒需要外出的老人:在乘坐交通工具(長途汽車、高鐵或飛機)時,一定要每隔1-2小時起身運動下,並不斷飲水,防止出現下肢血栓形成。不要為了少上衛生間而不動不飲,導致嚴重後果。
5、注重先兆,及時就醫
中風會有一些先兆症狀,如無誘因的劇烈頭痛、頭暈、暈厥,有的突感肢體麻木、乏力或一時性失明,語言交流困難等,應及時就醫檢查治療。對於腦卒中患者而言,“時間就是大腦”。早發現、早就診、早干預能夠明顯改善卒中患者預後。
國內外公認的“FAST”方法可以幫助快速識別腦卒中:
F 即face(臉):面部不對稱,尤其是微笑時;
A 即arm(上肢):舉起上肢,出現抬舉無力的乏力表現;
S 即speech(言語):重複單句話,言語(語音、語調、語速等)異常;
T 即time(時間):當週圍老年人或自己出現上述任一種症狀,請立刻聯絡“120”就診。
撰文:王剛 黃強
編輯:韓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