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柘桑蠶之源
桑蠶文化演化發展有兩個時期:1.野生狀態下的自然發展。2.人類馴養後的並存發展,和野生漸稀,家蠶獨大。
桑蠶文化和稻田文化是中國文明的起點,距今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桑蠶文化主要出現並且在杭、嘉、湖地區繁榮昌盛,接著延伸擴充套件致其他省市地區,最終漫延到長江流域、黃河流域、乃至全國。也是最具特色的漢民族文化,而且桑蠶文化最後衍生出了絲綢文化。
有史記載的馴養野蠶、織絲成衣的祖先是黃帝元妃嫘祖,元《通鑑綱目前編外記》就有記載:“西陵氏之女嫘祖為黃帝元妃,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而天下無皸裂之患,後世祀為先蠶”,民間的蠶農都尊稱其為“蠶母娘娘”。嫘祖發現並且成功馴養了野桑蠶之後,種桑 ,養蠶以及水稻種植成了古代農業的重要支柱。採桑、養蠶、繅絲、織綢與染織及其傳說習俗等構成的桑蠶文化,與稻田文化一起,標誌著我國農耕文明的成熟。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桑蠶文化對我國社會以及文化產生了深刻而又重大的影響,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對世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均做出了重要貢獻。
事實上,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桑養蠶。蠶絲的利用開始於漁獵時代的末期,而養蠶開始於農業時代的初期。在嫘祖成功改良野桑,馴養野蠶,織絲成衣以後,杭、嘉、湖地區的蠶農,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以及適宜的氣候氣象條件,最早並且最快學得種桑養蠶的精髓,成為我國桑蠶文化的先鋒,而太湖流域則成了桑蠶文化的中心。
蠶絲是絲綢的基本原料,絲綢文化實際上就是桑蠶文化的成熟階段。種桑是專為供葉養蠶的,而養蠶是專為製作絲綢的。中文裡對絲綢的描述有綾、羅、綢、緞、帛、錦、繡、綺等多種概念,可見絲綢文化的高度發達。桑蠶農業的發展,使中華文明的紡織業領先於世界數千年,形成了中國人峨冠博帶、寬袍大袖的服飾習俗,集保暖,舒適,和美觀於一體。
從西周到戰國時期,絲織手工業發展很快,織造絲織物的地區也大為增加。 桑蠶生產對政治、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而國家對桑蠶事業也極其重視,政策也給予傾斜,如:商鞅變法十分重視桑蠶的發展,變法中規定生產絲綢到達一定數量就可以免除徭役 。這些舉措更加保證和推動了桑蠶事業的蓬勃發展。
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從而打通了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把西漢同中亞許多國家聯絡起來,促進了它們之間經濟和文化的交流。
晉南北朝時,中外在絲綢和桑蠶技術上的交流更加密切並形成了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隋唐時期中國的蠶絲業逐漸轉移到了長江流域 ,而唐朝是絲綢生產的鼎盛時期,無論產量、質量和品種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明清時期,蠶絲產區分佈有了較大改變,除了江南,四川等傳統產區外,西北地區、珠江三角洲、山東及兩湖地區也得到很大發展。
桑蠶文化是漢文化的主體文化,與稻田文化一起標誌著東亞農耕文明的成熟。而漢文化的主體文化絲綢文化、瓷器文化則標誌著中原文明進入鼎盛階段。 蠶絲是絲綢的基本原料,絲綢文化實際上就是桑蠶文化的高度發展的成熟階段。中國古代詩歌經典中有非常多對種桑養蠶的描述,從中可以看出桑蠶文化對中原文化以及東亞文化的深遠影響。
漢·樂府·《陌上桑》
……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桑蠶,採桑城南隅。
……
唐·李商隱·《無題》
……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
宋·張俞·《蠶婦》: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現在黨的領導下,在“一帶一路”、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以及現在國外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不斷對我們的思想領域進行滲透、汙染,妄圖動搖我們年輕人的信仰基礎、扭曲他們的世界觀,以達到摧毀我們中華民族的戰鬥力、阻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罪惡目的。我們重新回望歷史,探尋桑蠶文化,尤其是桑蠶馴養前,野生狀態下的柘桑蠶的自然發展,以及後來馴養後的“野生”和“家養”並存的豐富多彩的桑蠶文化,從中吸取文化營養,提升人們的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凝聚力、戰鬥力,助力鄉村振興、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的同時,對打造新時代的文化高地,有著無可替代的促進作用。
二。柘桑蠶的現狀
百度上關於柘樹的簡介如下:柘樹是桑科、柘屬多種植物柘、構棘及柘藤的統稱。喬木或小喬木,或為攀援藤狀灌木,有乳液,葉互生,全緣;側生。花雌雄異株,均為具苞片的球形頭狀花序,苞片錐形,披針形,至盾形,附著於花被片上,通常在頭狀長序基部,有許多不孕苞片,覆瓦狀排列;雄花:雄蕊與花被片同數,芽時直立,退化雌蕊錐形或無;雌花,無梗,花被片肉質,盾形,頂部厚,分離或下部合生,花柱短,聚花果肉質;小核果卵圓形,果皮殼質,為肉質花被片包圍。
莖皮纖維可以造紙;木材或作黃色染料;葉可以養蠶;有些種類的聚合果,成熟時供生食或釀酒。根皮入藥,有清熱、涼血、通筋絡之功效;木材為黃色染料;葉為幼蠶飼料;聚合果成熟可以生食,也可釀酒,有助減緩痛風。柘樹的木材味甘,溫,無毒。入肝、脾二經。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瘧。治崩漏,飛絲入目,瘧疾。也因此柘桑樹的存在與開發,在歷史的程序中,對軟筆(毛筆)、刺繡、紙張的發明等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柘桑樹果,肉質鮮甜,一年有四五個月的採摘
柘桑蠶,當地人們俗稱野桑蠶。無論柘桑樹,還是野桑蠶,目前均已瀕臨滅絕。而且,國內百年以上的柘樹僅剩數百棵,而完全利用柘樹葉養蠶則幾乎絕跡。唯獨湖州長興縣的北湯村還存在一個桑蠶文化活化石般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柘桑蠶園。園子裡有一百多畝的各種柘桑樹,共有搶救性移植而來的上百年的柘樹一百五十餘棵。附近村子周圍人跡罕至的山頂上可能還存在少數柘桑樹。一個異常執著的當地人和同樣執著的愛國華僑自2012年以來一直經營著這個獨一無二的柘桑樹“活化石”園。細心的人,經常可以看到園子一隅的柘桑樹上,有野蠶寶寶在柘桑樹上吃柘桑葉,做繭,吐絲……
地處浙江長興縣林城鎮西南的北湯村,由原北湯村、孟鬥村合併而成。阡陌交通、水塘相連,徽派建築的農家樂在樹蔭下隱約可見,村莊綠植覆蓋率90%以上。北湯以前交通閉塞、“七分田,三分水”以純農業經濟為主,是個經濟薄弱村。這個昔日的貧困村,現在已經華麗轉身為現代的生態農業園。通往村裡的道路兩旁,花天花地的畫卷在人們面前延展著。春有櫻花,夏有睡蓮,秋有菊花,一個集苗木生產、觀光旅遊、科普教育、養老設施為一體的鄉村風格森林公園已經形成。
百年柘桑樹
柘桑樹身曲,紋路清晰,細膩但是不直,紋心俱偏,材質堅硬,手感溫潤光滑,色澤鮮豔。更重要的是,在樹的中心位置,還有一根天然金黃色的金線,極為稀罕。柘木本身很難成才,而且直材更加稀少,是歷史上著名的珍稀木材之一。
三、柘木與皇家典故
史詩有證“先有潭柘木,後有北京城”。有著1700多年曆史的潭柘寺就是因為柘樹而得名!所以柘木有著悠久的歷史,被歷代皇室重用。柘木曾是古代皇帝專用材料,自隋文帝始,皇宮服飾即採用柘果汁染色,隋朝起成為歷代皇帝專用染料,故那時龍袍也稱:“柘袍”。
用柘樹果汁染出的金色,靚麗明快,不易褪色,在光照下還會發出金光。有人在園子裡就沾過此汁,結果衣服上呈現洗不掉的金黃色。
隋文帝的龍袍:柘袍。
柘木還是古代制弓用料,唐王李世民的“驚鴻弓”就是柘木弓。古代檀柘齊名,李世民曾經親手射殺了突厥第一勇士。據說唐朝建立後,面臨的最大敵人就是北方的突厥人。突厥士兵擅長騎射,機動性極強,他們經常像風一樣來去偷襲,給唐意想不到的打擊。李世民當上皇帝后,曾親征,在一次遭遇戰中,雙方大打出手。一次,敵方有位突厥名將,號稱是“突厥第一勇士”,他曾經妄想活捉李世民。然而結局是,當他向李世民的大帳猛攻時,李世民沒有慌亂,只見他拿起一把大弓,搭上一支花鴒羽箭,向他急射而去。當花鴒羽箭離弦時,突厥武士急欲躲閃,但是,已然來不及了,花鴒羽箭正中他的喉嚨,箭的強大慣性將他直接射下了馬背,在地上打了幾個滾後,未發一言就死了。李世民的神力,和他手中強勁的哲木神弓使得外敵從此聞風喪膽,而這把柘木神弓也成了李世民珍藏的寶弓。為此李世民專門寫了一首詩:詠弓
唐 · 李世民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遠。
落雁帶書驚,啼猿映枝轉。
不過,故事還沒有結束,據文獻介紹:古稱“南檀北柘”,“檀”即檀香,“柘”則為柘木。“柘木”又名桑柘木,是生長在中國北方的桑科植物,也是歷史上著名的珍稀木材之一。柘木本身材質堅硬,手感溫潤光滑,色澤鮮豔。它的紋理構成特別細膩,清晰。更重要的是,在樹的中心位置,還有一根天然金黃色的金線,深受古代名將的重視和喜愛。
但柘木本身是存在缺陷的,這也註定了精品哲木少之又少的事實。古人云:“十者九空,十者九曲”。一般來說,柘木本身很難成才,很少形成直木材質。因此,講究“以薄為貴”的古代武將,也把一把好的柘木弓視為珍寶。
李世民收藏的柘木神弓“驚鴻弓”,射程近500步。如果一步0.75米,其射程接近375米,比現代軍用“神器”AK-47的射程多出75米。由此看來,它射殺了第一個突厥武士也在情理之中。
唐帝國與西域交往密切。他們在經濟和文化方面互相學習。西域使者也紛紛前來見唐帝。有位制弓大師胡祀(斛斯)也是西域使臣之一。此人既善馬,又善識弓。當他拜見李世民時,唐太宗李世民頗為自豪地給他看他的柘木“驚鴻弓”。本意請胡祀(斛斯)品鑑,還希望獲得他的驚歎和讚譽。然而,孰料胡祀(斛斯)看罷之後,只是說出了兩個字——“不好”。李世民見此急忙詢問,胡祀(斛斯)回答道:“此弓雖為柘木所制,但是其本身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即此弓未能按紋路雕制,所以在射箭時,羽箭會被射偏,影響其射擊的精度”。
李世民的柘木“驚鴻弓”
李世民聽罷“嘖嘖”讚歎胡祀(斛斯)的識弓水平,他正色道:“愛卿有所不知,朕也知此弓略有缺憾。但是朕經過多次試射,發現只要在射箭時稍微偏一個合適的角度,便可以正中目標,可謂是箭無虛發”,說罷二人撫掌大笑。
李世民和胡祀(斛斯)的識弓趣事,令胡祀(斛斯)感慨萬千。他在西域時,便聽說過李世民頗有識人之能,駕馭一張偏弓尚且如此,更何況是駕馭群臣呢。用十全十美的弓,射出正中目標的箭,這沒什麼,但是用有瑕疵的弓,射出正中靶心的箭,這才叫手段,李世民做到了。他不僅僅只做到了這個,而且他還因此悟得了一套用人御人的道理。
人才也像柘桑木材一樣,十全十美的幾乎沒有,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瑕疵。但是,如果掌握了他的特性,揚長避短,用其長而忽略其短處,物盡其用,那麼,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輕鬆達到其御人用人的目的。李世民深深知道,用人應該“避其短,用其長”,只有這樣,身邊才少不了人才,一旦求全責備,挑選十全十美的人材,那就會陷入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
道理簡單不復雜:因為這世界上,並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這就像不可能有完美無瑕的柘木材料是一樣的。
盛名之下無虛士,李世民被稱為千古明君,不是沒有道理的,從這方面來說,唐朝的興盛,柘木也是功勞不小呢。
四、桑蠶文化的活化石-長興柘桑蠶文化。
中國的文明起點標誌是桑蠶文化和稻田文化,而桑蠶文化的中心在太湖,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具體體現主要為家養桑蠶文化,作為曾經並存的柘桑蠶文化已經走丟了。幸運的是在浙江湖州長興縣林城鎮西南的北湯村,居然還有太湖流域柘桑蠶文化唯一的“活化石”-長興柘桑蠶文化。
作為湖州師範學院音樂學院的產學研基地,高校在教學之餘,我們有能力,和責任助力地方重新挖掘文化沉澱,助力鄉村振興,助力共同富裕,助力打造新時代的文化高地,提升文化自信,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基地將聯合相關部門、單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把太湖流域柘桑蠶文化唯一的活化石-“長興柘桑蠶文化”這張文化名片打造得金光閃閃。
鑑於該愛國華僑除了柘桑園之,還有極其豐富的古木器具收藏,都是一些涵蓋中外不同歷史時期的珍貴古木器收藏品,可以助力豐富“長興柘桑蠶文化”基地的打造。
我們將配合現在的農村基層黨建設,在以文化故事、歌曲、音樂戲劇、影視藝術手段,助力鄉村振興、助力共同富裕的同時,綜合策劃所有相關專案及活動,利用全媒體新聞傳播,做好宣傳,擴大知名度,夯實“長興柘桑蠶文化”基礎。
建議計劃綱要
1.分區劃建設:百年古柘樹群落既野蠶馴養觀賞、新柘樹苗木培育觀賞、柘樹果採摘品嚐、柘果汁印染工藝觀賞、柘樹的藥用價值展覽、柘樹木材器具博覽園“拓柘堂”等等(以柘木器具引領,中外古木器具文化博覽園展覽)。可以成為學生研學,接受文化薰陶的基地,也可以成為人們工作之餘的打卡旅遊目的地。每個區塊都要配上文化故事,這樣可以生動、感人,更加富於吸引力,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中華民族文化的薰陶,提高大家的漢民族文化自信。
2、組建專門新媒體團隊,佔領部分諸如頭條,抖音等等新媒體陣地。在以音樂情景劇和談話節目相配合,傳播正能量故事的同時,揉進長興柘桑蠶文化的內容,在不知不覺中把“長興柘桑蠶文化”宣傳出去。例如,創作情景劇,講述:一個來自柘桑蠶人家的兒子和一個農大蠶學系教授的女兒因為柘桑蠶而結合成一家人,但是由於都是獨生子女,那麼如何解決過年在哪裡過的問題就很重要。鄉村振興,共同富裕下的人民生活必須以和諧為主,只有這樣,社會治安才能更加美好,那麼對此展開的熱議一定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當然,這也有效地、不知不覺地宣傳了長興柘桑蠶文化。
3.分期分批組稿創作故事、歌曲、音樂戲劇、影視,舉辦各種活動等等推動“長興柘桑蠶文化”的建設。文化的影響是最深刻的,傳播也是最深遠的。它不同於廣告,只是短期效應。比如,長興縣的紅色故事很多,江南小延安就有許多動人的小人物大情懷的故事,現在,黨中央號召我們要學習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所以我們必須在說長興紅色故事的時候,把長興柘桑蠶的文化了無痕跡地融合進故事裡,主人公在音樂劇影視故事中,可以設定養柘桑蠶的場景,既讓人們接受了紅色教育,又領略了古柘桑蠶文化的藝術魅力。當然又再次地宣傳推廣了長興柘桑蠶文化。把“長興柘桑蠶文化”基地打造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基地,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必要的學習踐行地。是共同富裕下,新時代不可或缺的文化高地。
4.關於愛國華僑,和當地愛好柘桑蠶文化的長興柘桑蠶文化人的故事演繹。可以以紀錄片的方式把他們多年來執著地為傳承“長興柘桑蠶文化”這個中國桑蠶文化的活化石做貢獻的往事宣傳出去。當然相應的也要把他們的人設也要重新包裝一下。
5.同時對北湯這個“長興柘桑蠶文化”所在地,也要相應地進行打造以配合整體“長興柘桑蠶文化”名片的打造。讓所有來這裡的人感受到獨一無二的“長興柘桑蠶文化”活化石的氣息。
北湯民居
6.稍具規模的同時,師院將組織專家進行學術課題研究論證,活化石申報,所有權商標註冊,和版權註冊認定。
7.爭取中科院馬列主義研究院,中組部基層黨建研究所,中央黨校及各級相關部門的領導的大力支援和蒞臨現場進行指導。為太湖流域柘桑蠶文化唯一的活化石“長興柘桑蠶文化”鼎力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