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暢玩君教了大家不少電腦的相關知識,今天教教大家如何挑選CPU。主要是致力於讓完全不懂電腦的小白,快速學會如何攢一臺可以打遊戲的桌上型電腦。既然追求速成,所以講解的時候難免有一些簡單粗暴,所以大家不喜勿噴。
簡單來說,CPU就是人的腦子,要彙總處理所有資訊,是所有硬體的爸爸。一臺電腦可以沒有獨立顯示卡,但一定不能沒有CPU。好,接下來進入快速科普時間了:
主流CPU還是倆牌子,咱們的老朋友AMD和新朋友英特爾。AMD相當於手機裡的安卓,價效比會高一些,但最好有一些基礎知識才能玩得轉。英特爾相當於手機裡的蘋果,略貴,但穩定性和最佳化都會好很多。
所以我還是老意見,小白就別買AMD了,選項一下少一半,多省事兒!這次非常有求生欲的附上STEAM PC處理器佔比圖:
英特爾家的CPU分5個系列,大多數人隻眼熟酷睿系列。剩下幾個要麼是效能不行,要麼是給平板和手機用的,要麼是工作站,總之不重要。一句話就是,除了酷睿都不用考慮!
下面進入命名時間,很多人一說命名就想到i3,i5,i7,但這不是最重要的。看處理器最先看的是代數,代數越高,代表釋出越晚,一般意味著更新的架構,和更強的效能,千萬別被賣電腦的忽悠說i7一定比i5強。
第二重要的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產品型號。i3是入門系列,基礎辦公,上網課、看電影可以支援。LOL,War3,或者大話西遊之類的2D回合制遊戲也不在話下。如果你沒別的需求了,那花1000買個i3處理器就挺不錯了,實在不行再搭配一個入門級的顯示卡。
總之就是便宜夠用就行了,沒必要買特別貴的。需要注意的是,家用辦公,不打遊戲的,要買結尾不帶F的!不帶F,表示自帶核心顯示卡。
i5就是主流處理器了,我自己的筆電就是i5的。這個等級效能基本可以應付吃雞、3A大作、影片剪輯、開直播,在座80%以上的人買i5其實就夠了。站在玩遊戲的角度看,買i5的朋友們大機率不是玩掃雷的,對遊戲效能有一定要求,所以肯定要買獨立顯示卡,用不到CPU核心顯示卡。
所以,買i5,要打遊戲,建議買結尾帶F的。
既然i5已經能幹大多事兒了,那選i7的一定是追求體驗,又不差錢的大哥們了。你們其實不是本系列的受眾,因為提高體驗是一件很複雜的事兒。
站在打遊戲的角度看,我推薦大家選擇主頻超高的i5+4K顯示器+顯示卡拉滿,這樣比上i7更值。如果你是真不差錢,那買17原則就是核心和執行緒不重要,4核夠用,6核更好,8核用不著,剩下的錢直接挑主頻最高的。
如果你是出於工作需要,要用PS、PR之類的軟體,建議買多核心多執行緒的處理器,AMD也不錯。(反正也不差錢……)
有的小夥伴發現了,我提到了“頻率”和“核心”。這就要涉及“等級”了,同樣是i7,裡面也分很多等級。等級和產品型號一樣,都是越大越好,當然也是越大越貴,所以不用一味追求大等級。
遊戲對多核最佳化一般不太行,優先選頻率高的。剪輯渲染不吃頻率,要選多核心和執行緒的。產品名的最後一個元素是字母,代表處理器的不同版本,我說幾個常見的:
K:隨便超頻(對遊戲重要)
F:不帶核心顯示卡(對家用機重要)
T:低壓版,別買
G:英特爾和AMD的合作款,效能爆炸,貴
X/XE:頂級型號,效能爆炸,貴
剩下不太常見的字母,大家遇到自己搜一下就行。(字母的含義僅供參考,買之前還是要確認一下。)
好,明白這些,你就能自己看懂CPU天梯圖啦!
總結
英特爾酷睿系列最不容易出錯、買新不買舊、辦公買i3不帶F的、遊戲買i5,頻率高的帶F帶K的、剪輯買執行緒高的、幹啥都不買帶T的。最後說點廢話,首先是AMD並不弱,反而價效比很高,愛研究的小夥伴可以自己搜一下,也沒多難。
文章是根據我自己經驗整理的,如有疏漏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