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一個
令你十分頭疼的問題
——
孩子在家是話癆
卻在外面對著別人
一句話也不肯說
你是不是認為
孩子還小
比較害羞、是慢熱型
等大一點會好的
其實
孩子在面對外人保持沉默
不是他們不想說話
而是
說不出口
......
但當這種情況持續一個月以上
就要引起重視了
這不是害羞、慢熱的問題
而是孩子可能患上了——
選擇性緘默症。
什麼是選擇性緘默症(SM)?
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SM)是一種精神障礙,是以患兒在某些需要言語交流的場合(如學校,有陌生人或人多的環境等)持久地“拒絕”說話,而在其他場合言語正常為特徵的一種臨床綜合徵。
SM患兒具有明顯的場合及物件的選擇性。
SM常起病於3~5歲,女孩比男孩多見。
患兒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因為受到焦慮或極度害羞等心理因素的影響,即使能正常說話也不敢開口說話,可明顯阻礙患兒的學習和社交。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部分SM患兒症狀會緩解,但仍有1/4~1/3的患者有慢性化的進展趨勢。
如何識別SM?
如果發現孩子符合以下5點,可高度懷疑患有SM:
1、在需要言語交流的場合“不能”說話,而在另外一些環境說話正常;
2、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
3、無言語障礙,沒有因為說外語(或不同方言)引起的言語問題;
4、是由於入學或改變學校、搬遷或社會交往等影響到患兒的生活;
5、沒有患諸如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智力發育遲緩或其他發育障礙等發育或心理疾病。
SM患兒有哪些特徵?
與正常的同齡孩子相比,SM兒童比較害羞、膽小、過度敏感、過度黏人、不自信,他們平均智商較低,語言和動作發展比較慢,學業成就較低,較多受到同學的排斥。
值得注意的是,後續的同學排斥、對自己的負性評價,以及因學習成績不佳造成的老師批評、處罰,反過來會加重SM的症狀,甚至造成SM的持續存在。
SM的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SM患兒常伴有社交上的困擾,易受到他人的嘲弄,或成為他人的替罪羔羊,許多孩子因此變得更加退縮、自卑,甚至會發展出其他的問題,如脾氣暴躁、攻擊行為、強迫行為等。
SM患兒最明顯的表現是“害羞”、“焦慮”、“容易憂鬱”,大多數症狀會持續數週、數月,也有數年的。如果到10歲,還未痊癒的,則後期的預後不佳。
因此,發現SM儘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行為認知治療是比較普遍和有效的SM的治療方法。需要醫院、家庭和學校三方之間的高度配合,這也是治療成效的關鍵。
下面幾種方式,可供參考:
1、社交技巧訓練:
害羞的孩子一般缺乏社交技巧,大人需要幫助孩子克服這些缺陷,教導他們一些技巧,並勤加演練。
從最簡單、孩子能勝任的地方開始入手,逐步提高,演練的過程給孩子鼓勵、讚美和獎勵,讓孩子有源源不斷的動力。
演練方式可參考如下:
1)鼓勵孩子邀請新朋友到家裡來,或者讓他去朋友家玩,讓彼此發展成為好朋友;
2)鼓勵孩子邀請朋友來家玩,給孩子示範與別人的社互動動,讓孩子知道如何培養友誼、珍惜友誼;
3)當孩子可以和朋友一起愉快地交往時,再鼓勵孩子參加課外活動,特別是運動團隊等一些有組織的社團,最能提高孩子的社互動動能力。
2、幫助孩子克服焦慮和不安
當孩子嘗試說話時,內心的焦慮和不安會增加,這樣會抑制孩子進一步說話。
所以必須要想辦法,消除說話前的焦慮。
引導孩子在說話前保持放鬆,控制焦慮,循序漸進,鼓勵孩子多練習,也可用團體治療或遊戲治療。
3、藥物治療
如有必要,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有益於治療SM的藥物,
4、與學校配合
首先,父母得和老師商討相互協助的方法,幫助孩子逐漸開口說話。
如把老師請到家中,讓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和他們說話;
或者父母每天去學校和孩子待一段時間,讓孩子比較容易開口說話等。
最後要強調的是,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逼迫孩子說話,更不要批評、譏諷、取笑、體罰、威脅等負面方式,
而要多使用鼓勵、讚美、引導、肯定等正面的方式。
本文由藍生腦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