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導專家:黃穗平 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廣東省名中醫,現任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科大科行政主任。
“手腳冰涼”在冬天成了很多人的困擾。今天小編請來黃穗平主任跟大家講講:冬天手腳冰涼日常該如何調理。
冬天手腳總是冰冰涼的原因,“冬為寒氣所主”是其外部因素。
寒為陰邪,易傷人陽氣。若冬日疏於保暖,受寒太過,就會傷及我們的陽氣,陽氣不足就無法溫煦和推動人體氣血執行,導致身體末端的四肢缺乏氣血的溫養,發為手腳冰涼。
寒性凝滯,易凝結氣血津液。若冬天被寒氣入侵體內,我們體內流動的氣血津液也會被不同程度地“凍結”,最常見的便是四肢末梢,也是凍瘡高發的部位。
但是同樣天氣寒冷,有的人穿得不多手腳仍溫溫的、有的人稍微搓搓手活動一下很快就會暖起來,而有的人卻怎麼也“暖”不起來,鑽進被窩腳丫半夜還是涼的,白天打字、用手機,都會感覺手指被凍僵,痛苦不堪,所以能不伸出手就不伸。
可見,人的身體內部因素,才是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
出現手腳總是冰涼,卻怎麼捂也捂不暖的情況,通常身體內部有兩個問題。
● 不榮而冷
陽氣的溫運作用、陰血的濡養作用為我們手足溫暖作保障,而“不榮”就是指陽氣虛弱和陰血不足,若失去陽氣和陰血的溫運和濡養,就會出現手腳冰冷,即“不榮則冷”。
以下3種人特別容易出現“不榮”的情況。
陽氣虛弱:陽氣具有溫煦和推動的功能,陽氣虛弱就無法溫煦和推動人體氣血執行,特別是身體末端的四肢缺乏氣血的溫養,長期處於室內且活動少的人群,更容易出現陽虛手足不溫的情況。
陰血不足:陰血不足不能濡養四肢,也會出現手腳冰冷。女性經期勞累、月經量過多、生產時出血過多等等都會導致血虛,陰血不足,陽氣無以生髮和運載,同樣會引起手足不溫而冷。
脾胃虛弱: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長期脾胃虛弱的人消化吸收差,會出現陽氣和陰血的化生不足,從而導致手足不溫。這種情況直接補陽或滋陰多是補不進去的,哪怕吸收了也是一過性有效,脾胃虛弱者更重要的還是調補脾胃。
要想保持人體溫暖,就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能量充足、道路通暢。如果人的氣血旺盛,但是流通不暢,氣血不能順利流通至四肢,也會出現手腳冰冷,即“不通則冷”。
以下2種人特別容易出現“不通”的情況:
氣機鬱結:人體的氣血執行至全身需要藉助氣的推動,如果氣機不暢,即使氣不虛也會因陽氣鬱結在內,不能通達周身乃至四肢,出現手腳發涼,“陽氣內鬱,不能達於四末”使之。所以那些平時心情不暢,肝氣鬱結的人也容易有四肢冰冷的情況出現。
瘀血內阻:當執行氣血的經脈瘀阻,人體的氣血無法抵達四肢時,手腳的溫度會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全身血管硬化,容易堵塞成瘀,血液執行不暢,成為其手腳冰冷的主要原因。
● 補充天然的陽氣,動以生陽
首先,要主動吸收大自然的陽氣,多曬曬早晨的太陽,尤其是人體陽氣聚集的背部和頭頂,補充天然的陽氣。
其次,冬天建議不要長時間不動,應找些適合冬天的運動方式,室內打球、戶外爬山、廣場舞等都是可以的,動以生陽,促進氣血迴圈,調暢身心。
● 注意保暖,呵護脾胃
在嶺南,一週經歷春夏秋冬很常見,甚至一天也可以經歷四季的氣溫變化,故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出門常備一件秋冬外套。
在寒冷的冬日早晨,推薦慢慢喝一杯溫開水,呵護脾胃。這也是一個養護脾胃陽氣的小方法。容易手腳冰涼的朋友,儘量不要在冬天一大杯涼水咕咚下肚,這是最容易直接損傷脾胃陽氣的。
用熱水袋、熱敷貼、熱敷包熱敷是一個可以迅速讓身體暖起來的辦法,現在也有一些新增中藥成分的熱敷貼或熱敷包,如老薑、艾草、益母草等,這些可以輔助溫通我們的身體。久坐的人群,在寒冷天氣中容易越坐越冷,除了多起來走動曬曬太陽,偶爾熱敷臍周部和後腰部有助於回溫。
建議冬天手腳冰涼的朋友們睡前常用熱水泡腳,熱水泡腳可以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驅除寒冷,促進代謝,放鬆身心。用合適的中藥泡腳對溫養陽氣也有一定的作用,如在水中加入當歸、桂枝、生薑或艾葉等,可以起到補陽祛寒、促進氣血迴圈的作用。
飲食調理方面,可以多吃溫陽補氣的藥材或者食材,例如黨參、人參、黃芪、乾薑、肉桂、胡椒、韭菜、蝦仁、牛肉、羊肉等。
不過需注意的是,無論外用還是內服,有活血成分的皆孕婦不宜。介紹幾道食療方,讓大家溫暖過一冬。
‖ 食療方推薦
材料:黨參30克,黃芪30克,乾薑5克,排骨250克。(2人份)
做法:將以上中藥洗淨,排骨焯水,以上食材一同放入鍋中,煮1小時左右,加鹽後即可。
功效:溫陽祛寒、補氣溫煦。
適合人群:陽虛人群。
黨參、黃芪甘溫,能補益陽氣,乾薑辛熱,能溫中散寒,三者共奏溫陽祛寒、補氣溫煦之功效,適用於夏天手腳冰涼屬陽氣虛弱者。
‖ 食療方推薦
材料:當歸15克,羊肉300克,陳皮5克,生薑15克。(2人份)
做法:將羊肉洗淨切塊,下鍋爆香。把當歸、陳皮、生薑洗淨,與羊肉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1-2小時,調味後食用。
功效:溫陽祛寒,補血活血。
適合人群:血虛寒凝、手足不溫者服用,常常表現為面色淡暗,頭暈眼花,唇舌紫暗,手足不溫,區域性冷痛麻木,婦女月經後期、量少色紫、經血夾塊,痛經閉經,舌淡暗,苔白,脈沉細澀。
當歸補血調經,活血散寒,可以增強羊肉補虛溫陽之力;
羊肉性味甘、溫,能養肝補虛,善治虛勞贏瘦、產後虛冷、腹痛、寒疝;
陳皮性溫,味苦、辛,能理氣健脾、燥溼化痰,而且陳皮的芳香之氣能很好地祛除羊肉的羶味;
生薑性溫、味辛,溫中散寒止嘔,助羊肉補陽暖中,又可闢除羊肉之羶味。
以上諸味合而為湯,共奏溫陽補血,活血止痛之功效,適合大部分冬天手腳冰涼的人食用。
‖ 食療方推薦
材料:白胡椒5克、豬肚1個、雞半隻、乾薑3片。(2人份)
做法:把買回來的豬肚,用醋和麵粉反覆揉搓、洗淨,直至沒有粘液,放鍋中焯水撈起再以清水衝淨、切片;雞焯水,白胡椒打碎。以上食材放入鍋中,慢火煲1個小時以上(至豬肚酥軟),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養胃溫陽。
適合人群:脾胃虛弱、手足不溫者服用,常常表現為面色萎黃,食慾不振,神疲倦怠,大便稀溏,舌淡,苔白。
白胡椒性熱、味辛,歸胃、大腸經,能溫中散寒,下氣消痰。如《本草綱目》記載:“(白胡椒)暖腸胃,除寒溼反胃、虛脹冷積,陰毒。”白胡椒豬肚雞湯對於脾陽虛者來說是很好的補益之品。
‖ 食療方推薦
材料:紅參5克,三七片3克。(1人份)
做法:熱水沖泡代替茶飲。
功效:益氣活血祛瘀。
適合人群:氣虛血瘀、手足不溫者,常常表現為手足不溫甚至發紫、面色暗淡無華、疲倦乏力、頭暈、女性月經多血塊、舌質淡暗等。
紅參性溫,味甘、微苦,歸脾、肺、心、腎經,能大補元氣;三七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胃經,能活血散瘀。兩者共奏益氣活血祛瘀之功。■
【來源:黃穗平說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