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至今,市面上鱟血價格一路走高,目前已經達到了10萬元每升的“天價”,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新冠疫苗在上市之前都需要經過鱟抽血檢驗,而市面上更是有不少人聲稱吃鱟能夠抗感染。那麼這種在過去名不見經傳的生物,真的有這種特殊能力嗎?前方急需後方急吃的局面究竟該如何解決?
外形似蟹,全身被甲殼覆蓋,有著4隻眼睛,其中位於頭胸甲兩側的那兩隻是複眼,身上有多對步足,這就是“鱟”這種肢口綱劍尾目海生節肢動物的基本構造。說實話,看起來不好看,甚至還帶著一些原始而古老的風貌,也正因如此,這種生物也被稱作“活化石”。
當然,作為“活化石”,存在的歷史資源也是非常悠久的,早在4億多年前這種生物就已經出現了,那會兒原始魚類剛剛問世,恐龍都還沒出現呢。由此可見,這種生物在種族延續的過程中,見證了多少動植物的族群更迭,至於為什麼這種生物能夠一直活下來,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長相奇特、少肉多殼,不符合絕大多數動物的捕食習慣。
二是生存環境特殊,普遍棲息於20~60米水深的沙質底淺海區,基本上沒有天敵。
三是獨特的生理構造,這種動物是自帶毒性的,食用後很容易導致機體過敏或者中毒性休克。
也正因為身上兼具以上特點,所以直至19世紀80年代,這種動物都在自然界中生活得好好的,直到1956年美國動物學家約翰霍普金斯推出了《鱟的一種細菌性疾病》,人們才意識到了這種動物的血液含有很強的實際醫用價值,於是自然界中的鱟開始被大量捕殺、數量驟減。
鱟的血液有何特殊,又有何作用?
普通哺乳動物的血液會呈現出紅色,這是因為哺乳動物的血液想要攜帶氧氣就需要鐵離子來作為“運載工具”,可是這一點在鱟身上卻不適用。由於它們是憑藉銅離子作為運載工具的,所以他們的血液自然呈現出藍色,而更重要的是,這種藍色的血液一旦接觸細菌就會凝固或變色,因此堪稱是“最佳細菌檢測劑”。
獨特的功效賦予了鱟血廣泛地應用,在藥品、食品乃至航空航天領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藥品領域就不用說了,鱟血是包括新冠疫苗在內的一眾產品的檢測劑。食品領域中鱟血主要用於毒素檢測,至於在航空航天領域裡,鱟血中的變形細胞可以被帶上外太空,用來偵測有機體、保護宇航員們免於疾病傷害。
也正因為有著如此廣泛的應用前景,自然界中的鱟遭遇了滅頂之災。人們肆無忌憚地將海洋中的鱟抓起來,然後抽乾它們的血液,進而賣到各行各業謀取利潤,至於這種動物會不會滅絕,其實早先人們並不在意。一方面是當時人們對於物種多樣性的保護意識還很薄弱,另外一方面是,在人們看來這種東西總有替代品,鱟滅絕了也無所謂。
然而接下來的事態發展卻超乎了人們的預料,在科技爆炸式發展了60多年後,人們才發現我們依舊難以研發出能夠取代鱟試劑的產物,於是各國開始紛紛謀求“可持續發展”,不再竭澤而漁。
通常來說,現在人們在捕捉到鱟之後,一般都是採取靜脈抽血,手段更為溫和,而且一般在分批次抽取了30%的血,量後,就會重新將鱟放回大海。根據試劑生產廠商所說,在這個過程中死亡的鱟數量僅佔到3%,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可是最新資料卻駁斥了這個觀點,據說那些被抽過血的鱟,至少有30%都難以在自然界中繼續存活下去,因為那些鱟大量失血後普遍活力減弱,交配率會下降,面對潮汐時也不夠敏感,自然很難存活。
可能有人會說了,既然抽血對野生鱟影響如此之大,為什麼人們不進行人工養殖呢?
其實世界各國都曾嘗試過人工養殖鱟,只不過結果普遍不太理想,其中最難克服的莫過兩大難題:一是銀河成本實在太高,培養年限極長,一隻鱟至少要經歷18~19次蛻殼才能成年,而這要消耗15年時間;二是生存條件難以模擬,鱟雖然平時生活在淺海區中,但每年都會進行一次深海溯游,這加大了人工養殖的困難。
由於被作為醫藥使用,所以自然界中鱟的數量暴跌,再加上難以人工培育,所以這種動物被我國列為二級保護動物,可即便如此,每年依舊有成千上萬的鱟被打撈起來,販賣往全國各地,然後端上人們的餐桌,這屬實讓人不能理解。畢竟這種動物體內既含有能夠引發面板過敏性斑疹的大分子非特異蛋白致敏性物質,又含有能夠引發痛風的大量內環醯胺嘌呤類化學物質,吃這玩意等於慢性自殺,不知道人們為何熱衷於此。
若要硬說一個原因,恐怕就是近些年來有人造謠說吃鱟能預防疾病了,可是官方明明已經進行闢謠,證明了這是無稽之談。所以大家在評論裡還是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盲目跟風去吃這些危險食品,這樣既能保證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安全,也能夠為物種多樣性做一份貢獻,可謂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