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病講究順應四時,由於五臟在不同季節的盛衰不同,因此在養生上也要有側重點,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黃帝內經》曾明確指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 冬三月草木凋零,自然界萬物閉藏,人體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冬藏是否做好決定明年健康與否!!
冬天要做到三藏
01藏陽
冬天大自然陰氣漸長,陽氣漸退,人要順應自然而養陽、藏陽。老祖宗告訴我們,要“早臥晚起,以待日光”,也就是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最好等到太陽出來之後再起床,因為這個時候人體陽氣比較旺盛。
當然,對於上班族來說,等到太陽出來之後再起床有點不切實際,那麼不妨早點兒睡,少熬夜,多積攢點兒陽氣,總是有益的。
01護腎陽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也就是說頭部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不宜受寒涼。所以要注意戴帽子,保護陽氣。
02多曬太陽
尤其是多曬背部。中醫認為腹為陰,背為陽,多曬太陽能起到壯陽氣、通經絡的功效。
03食養
飲食方面以清淡、溫熱為主,比如羊肉、養生火鍋等可以增加身體的熱量;每日喝點百合梨湯,防止口乾舌燥;還可以喝蘿蔔水,以白蘿蔔為甚,可以起到益氣健脾、清熱利尿、預防感冒的作用。
冬季最為應季的水果莫過於橘子,冬季進補橘子能夠起到止咳潤肺、開胃理氣的作用。
04藥養
冬季是進食膏方的最佳時節。在這個時候進補,人體攝入的養分吸收與利用率高,較易積蓄併發揮作用,是體虛病人補腎藏精的最好時機。故有“冬季進補、開春打虎”之說。
年老體虛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補一些補益類中藥,比如阿膠、人參、鹿茸,亦可以適當喝一些養生酒,促進機體血液迴圈。
02藏精
腎的功能是藏精納氣,《黃帝內經》說:腎主蟄、封藏之本,也就是說要藉助冬天腎主藏的作用進行封藏腎精。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後天之本。
中醫認為,溫補者,莫過於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壯人陽氣,益人真陰。在這裡,“灸”就是平時我們說的艾灸。
01艾灸穴位:氣海穴
該養生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在肚臍下1.5寸。下腹部是男士精囊藏身之處,都是極其重要的部位。俗話說“氣海一穴暖全身”,旨在強調該穴的保健養生作用。艾灸或按摩此穴,可補腎暖身。
02艾灸穴位:三陰交
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名意指循行足部的肝、脾、腎三條陰經中氣血物質交會於本穴,可調節肝、脾、腎3個臟器生理功能。經常按摩或艾灸此養生穴,對肝、脾、腎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03艾灸穴位:湧泉穴
《黃帝內經》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湧泉穴,在人體足底,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為全身腧穴最下部,乃是腎經首穴。艾灸或按摩此養生穴位,可促進血液迴圈,提高免疫力,是補腎的要穴之一。
03藏神
心為藏神之髒,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臟六腑之大主,故情志所傷,首傷心神,次及相應臟腑,導致臟腑氣機紊亂。冬天萬物閉藏,人的心神也應內藏。
01早睡晚起
起居方面,順應四時,早睡晚起。早睡可以養足陽氣,晚起可以養足陰氣。同時睡前熱水泡腳,配合按摩湧泉穴、三陰交以助睡眠。
02愉悅心神
冬季即將來臨,開始天氣陰冷晦暗,寒風瑟瑟,極易影響人的心情,建議適度運動。可以做八段錦、打太極使心態平和。也可以做扣齒、攪舌、轉睛等傳統運動。齒通腎、舌通心、眼通肝,經常做可以延緩衰老。
需要提醒您的是:運動最好在日出後或者下午進行,有晨練習慣的人群注意“三不宜”:不宜過早、不宜雪天、不宜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