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了凡四訓·立命之學》
除了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規律,我們無從左右外,人生應當怎麼活,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有人在生命的過程中,不斷追求外在吸引,也有人在生命的過程中,尋求內心安寧。
並非每個人都生於羅馬,有的人生而平凡,終其一生都只為活下去。有人半生坎坷,終於看破世事,跳出紅塵。
每一種選擇,都有著無數的經歷,作為鋪墊,苦與甜,除了當事人外,沒人能夠切身體會。
人之所以會有信仰,就是為了給自己無從堅持的人生,找到一個出路。有了信仰的支撐,一切便不再令人困惑。
當生命中的羈絆,一點點與自己斷開,信仰便成了救贖自己的一種途徑。
過往的經歷一旦被看破,那麼便不再是一種痛苦的折磨,只是,我們大多數人,終究是凡夫俗子,有太多的放不下和求不得。
真正能遁入空門的人不多,安徽的王先凱,就是其中一個。
於他而言,這不是對生活的逃避,而是對自我的救贖和對過往的釋然。
從前種種
1985年,王先凱出生於安徽一個閉塞的小山村,嶽西縣是首批國家級貧困縣,其生存環境之惡劣可見一斑。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註定不能帶給王先凱太多,然而,就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這個小小的願望,於王先凱而言也無法實現。
年幼的王先凱那時還不知道,自己的家庭為了生活有多麼辛苦,有父母陪伴對他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
可是,就是這艱辛生活中的這一絲生活,王先凱都無法守住。尚且年幼的王先凱不知道,病魔會將自己的母親帶走。
失去母親之後,王先凱並不知道,自己即將被父親拋棄。
或許是人生太過艱難,又或許是其父本身就不太負責,父親將王先凱,過繼給了別人。
叔叔成了王先凱新的家人,一貧如洗的家中,叔叔所能給到的最大的愛,便是保證王先凱能吃上飯。
因為自己並沒有孩子,所以,叔叔總會在能力範圍內,給王先凱以關愛。
對於王先凱來說,這樣的生活,就已經讓他十分知足了。至少,自己沒有再次被拋棄,也沒有被虐待過。
不得不承認,人生中很多苦難,確實來源於貧窮,即便叔叔對王先凱視如己出,現實因素之下,叔叔並沒有能力讓王先凱上學讀書。
或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即便心中有著諸多渴求,王先凱還是將這些,都埋在了心底。
沒錢上學就不上了,作為一個貧困家庭,活下去才是根本訴求。
為了活下去,十來歲便輟學的王先凱,選擇了外出打工,王先凱知道,這樣一來,叔叔便會輕鬆許多。
年紀輕輕,沒有學歷又沒有什麼工作經歷,王先凱只能做一些最基本的體力活,賺到一些微薄的工資,靠著這點收入,王先凱和叔叔的兩口之家得以維繫。
人就是這樣,心中有著牽掛,苦日子裡也能覺出一絲奔頭。
要是一直這樣下去,對王先凱來說,也是知足的。可是,生活並不在乎王先凱想了什麼,它總是毫無徵兆地降下噩耗。
2008年,叔叔因病離世,23歲的王先凱成了孤身一人。
這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為王先凱牽腸掛肚,放眼望去,是無盡的絕望與孤獨。
靈魂沒了歸宿,生活看不到前進的路,此時的王先凱,終於體會到了,什麼是真正的人間疾苦。
這樣活著是為什麼呢?年輕的王先凱一時之間失去了所有的勇氣,他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路應該怎麼走,又該走去哪裡。
幼年喪母,被生父拋棄,如今唯一的叔叔也埋入了黃土,生活怎麼可以這麼苦?
再沒有人亮著燈等他回家,這世上再沒有了牽掛,王先凱的心,在叔叔離世的時候,成為一片焦土。
沒人會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之下,還能保持熱愛,王先凱一時間,對生活喪失了希望。
新的方向
那時的王先凱,有一段日子只是活著,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王先凱無從探究。
在生活接二連三的打擊下,二十多歲的王先凱早已麻木,直到後來,王先凱進入寺廟去做義工的時候,他才找到了新的方向。
不大的寺廟裡,有些許香菸繚繞,古樸的建築與莊嚴的佛像,帶給了王先凱一絲內心的寧靜。
從前王先凱就是一名佛教信徒,只是那時他並未虔誠也未參悟。
王先凱起初並沒有想到要皈依佛門,在他的心中,燒香拜佛只是一種給自己內心尋求安寧的方法而已。
可能一切都是天意,生死之間,王先凱突然就頓悟了。
那是一個尋常的日子,不尋常的是王先凱,在上山打柴的時候,失足墜落山崖,一瞬間經歷生死,王先凱突然便釋懷了心中對過往的怨氣,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25歲,王先凱皈依佛門,自此跳出紅塵。
於王先凱而言,青燈古佛的陪伴,更像是一種對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種救贖。
2014年,王先凱去往安徽省岳陽縣的藥公廟。
這座寺廟有著一個傳說,說是一位藥師於進山採藥之時不幸喪命,肉身就成了佛像,這與同樣墜過山的王先凱來說,似乎有著一種冥冥之中的緣分。
只是,藥公廟並不是什麼香火鼎盛的寺廟,即便村民們重修了藥公廟還組了理事會,藥公廟裡卻一個僧人也沒有。
原因無他,藥公廟所處環境,實在有些惡劣,而狹小的廟宇,也沒有任何吸引人前來的地方。
但是,王先凱不在乎,既已遁入空門,又怎會計較在哪裡做僧人。
王先凱是藥公廟的主持,也是藥公廟唯一的僧人。
這樣的條件,對王先凱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從前的生存環境,也沒有比這好上什麼。
於是,藥公廟裡開始有了誦經的聲音,那是王先凱每日都要做的功課。
儘管自身只有小學學歷,但是對於王先凱而言,佛經於他並不難悟。
這是過往經歷所造就的,早已經世間冷暖,體會過生離死別、諸多苦難的王先凱,看待世界早已有了不同的角度。
寺廟雖小,卻承載著王先凱所有的信仰。
在每日修行之中,王先凱慢慢地放下了凡塵俗世帶給自己的痛苦。王先凱看清了生活的真相,然後重新愛上了生活。
即便香客稀少,王先凱依然每日打掃著藥公廟。
放下了俗欲的王先凱,對生活沒有質量上的要求,即便有時一個月的香火錢只收到了40元,王先凱依然能做到清心寡慾。
於王先凱而言,每種經歷都是一次修行,世間冷暖疾苦都是考驗。
正所謂:“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寒來暑往,轉眼六年,曾經滿心苦澀的年輕人,在藥公廟中與過往達成了和解。
王先凱在廟中開闢了一塊地,裡面種著一些蔬菜,閒暇之餘,王先凱也會進山採摘一些果子和蘑菇。
香火錢少對王先凱來說,並不是問題,王先凱對外在物質的需求本就不大,很容易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初心不改
在王先凱修行的過程中,曾經來過一位不速之客。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對方是王先凱的生父,這個生而不養的男人,在旁人看來,甚至不如不認識王先凱的陌生人。
王先凱本可以不在短短二十幾年中經歷那麼多苦難的,生父的拋棄,很大程度上成為了王先凱前半生遭遇的誘因。
同樣是家境貧困,叔叔卻願意將愛分給王先凱,而生父做了什麼?生父只是在王先凱最需要他關愛的時候,將他像累贅一樣丟了出去。
這樣的一個人,我們無法想象,為什麼多年之後,為什麼王先凱好不容易過上了屬於自己的生活之後,舔著臉找來了。
同樣,也沒人能理解,這個於王先凱而言,還不如陌生人的生父,又是怎麼大言不慚地對王先凱的生活,指手畫腳的。
生父覺得,王先凱選擇入廟修行,是一種極不體面、不爭氣的行為。
在生父看來,王先凱就應該和別人一樣,進城打工、娶妻生子。
或許,垂垂老矣的生父還在幻想,這個已經遁入空門的兒子,能夠給自己養老送終。
什麼是應該?什麼是不應該?在王先凱母親離世的時候,生父怎麼沒有想到,自己應該給孩子多一些關愛?在叔叔去世王先凱孤身一人的時候,生父怎麼沒有想過,要站在王先凱身邊給他一些溫暖?
偏偏是王先凱看開了一切,做出了選擇,開始了自己嶄新的人生,這個好不負責任的男人才跳了出來,試圖將王先凱找到的平衡打破。
誠然,人大多數時候都是自私的,誰不想自己能過得更好一些呢?
但是,自己全然沒有付出過,又有什麼自私的資格?不過,王先凱在面對生父的斥責與質疑時,並沒有任何過激的言語和情緒。
多年的修行,使得王先凱早已有了不同的境界,於他而言,凡塵過往,皆為序章。
面對口出惡言的生父,王先凱只是淡然表示,自己已經選擇了皈依佛門,便要虔誠地修行,希望生父可以理解。
生父打的到底是什麼算盤,我們不去深究,好在,生父最後還是自知理虧,灰溜溜地離開了。
於王先凱而言,生父的到來,只是自己修行中的一次考驗。
而也是這一次考驗,讓他更加確定了,修行確實是自己的歸宿。
無常、無我,王先凱在修行的過程中,覺悟到了生的意義。
人生態度
王先凱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所以他的心有了棲息的地方。
信仰不是迷信,這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人類精神的支柱。佛學不是簡單的鬼怪故事,佛學是一種人生哲學。
佛學講因果、講慈悲,所以使人能體會神明的意義,在體會中救贖自己。
王先凱選擇了與佛為伴,實質上就是為自己困難的人生,找到了一條和解的出路。
這不是一種逃避,只是一種對人生的態度與選擇。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無論是何種信仰,起到的作用,其實都大同小異。
“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其實,佛也好,神也罷,都是自己內心深處的一種力量。
王先凱修行的是自己的心,求的也是自己的心。佛只是一種寄託,真正強大的,是看透世事之後的,那顆依然願意與生活和解的心。
面對那些可遇不可求,面對那些無力改變,找不到心靈的出口,便會鑽進牛角尖在痛苦中不斷進行死迴圈。
之所以講到了王先凱,並不是鼓勵大家都放下一切遁入空門,每個人的際遇不同,內心的痛苦也不同,但是,能讓自己不再痛苦的也只有自己。
人類大多數的痛苦,都來源於慾望的無法滿足,有人追名逐利,有人為愛沉淪,執念越深,痛苦越多,有些時候,放下未必就不是更好的選擇。
這個放下不是喪失一切動力,委身成為一條鹹魚,而是放下那些令自己當下痛苦,且毫無意義的事情。
就例如,生在普通家庭,卻萬般羨慕那些所謂的豪門,而對自己的家境心生怨懟。
這就是該放下的,放下這種怨懟,然後再拾起生活的勇氣。
沒有生於豪門又怎麼樣,靠著自己的努力,生活一樣可以風生水起。
王先凱放下了對原生家庭的傷害,放下了對生死別離的苦痛,於是,他便活成了更好的自己。
人生海海、浮浮沉沉,總有太多的事情我們身不由己。
那麼,我們便要學會與生活和解,與自己和解,放下痛苦才能拾起幸福。
有時候,需要改變的不是環境而是心境,心境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便也會有所不同,而不同的角度,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與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