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上肌起始於肩胛骨的岡上窩,肌腱在喙突肩峰韌帶 及肩峰下滑囊下面、肩關節囊的狹小間隙透過,止於肱骨大結節上部。對於岡上肌的損傷可以進行空罐實驗判斷是否損傷。
當損傷時:岡上肌第 1 筋膜點會導致肩部深部痠痛並且主要集中在中三角區疼痛,沿上臂和前臂向下延伸,肘關節外側疼痛明顯,上臂外展時疼痛強烈,靜止時隱隱痠痛,但很少干擾睡眠(與岡下肌不同)。肩峰撞擊綜合徵與岡上肌有關,肩關節附近的“咔嚓”聲與之有關。岡上肌第 2 筋膜點會導致三角肌中束疼痛。
三角肌位於肩部,分前中後三束,整體呈三角形。起自鎖骨的外側段、肩峰和肩胛岡,肌束逐漸向外下方集中, 止於肱骨三角肌粗隆。
當三角肌後束損傷時會導致後三角,中三角,前三角疼痛,對其做搭肩試驗,三角肌疼痛明顯。當三角肌前束損傷時,牽拉前三角肌或做後摸背動作時,三角肌前束疼痛明顯。
岡下肌一部分被三角肌和斜方肌覆蓋。起自岡下窩, 肌束向外經肩關節後面,止於肱骨大結節的中部。
岡下肌損傷主要引起前肩疼痛,深感疼痛位於關節深處,傳送到肱二頭肌、肩部外側、後頸部肩胛內側緣, 沿整個上臂和前臂向下傳送,可達整個手的尺側。引發肩膀和手臂的無力和僵硬,變得很容易疲勞,無法向後伸手夠到後背。岡下肌引起其他肩袖肌群的代償性收縮,放鬆肩袖肌群的觸發點就能夠成功治癒“凍結肩”,右岡下肌較左岡下肌更易損傷。岡下肌損傷所引起的疼痛患者通常後摸背受限,掏褲兜,扎腰帶等動作疼痛加劇。
小圓肌位於岡下肌下方,岡下窩內。起於肩胛骨內側 緣上三分之二背面,經肩關節後部,止於肱骨大結節下部。
小圓肌所引起的疼痛主要為肱骨頭附著處的背側非常 侷限的疼痛。
肩胛提肌位於頸項兩側,起自 1 至 4 頸椎的橫突,止於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緣的上部。其收縮能上提肩胛 骨並使肩胛骨下回旋,是頸椎負擔很重的一塊肌肉。肩胛提肌損傷主要表現為頸部旋轉受限,斜頸多見於胸鎖乳突肌異常,頭部晃動受限多見於上斜方肌異常。肩胛提肌筋膜點強烈的壓痛感。
肩胛提肌產生疼痛可能由於姿勢性緊張,比如單肩挎包;肩胛提肌的拮抗肌縮短造成肩胛提肌的超負荷;腰椎的側彎(腰方肌縮短)導致肩胛提肌容易受傷。肩胛提肌往往是引起肩痛最主要的原因, 其往往導致肩後方疼痛、頸肩角痛,並沿肩胛骨內側緣放 射以及後三角肌區域疼痛,嚴重時會導致劇烈的頸肩部疼痛,頸強直。
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窩,肌束向上經肩胛關節的前方, 止於肱骨小結節,其收縮能使肩胛關節內收和旋內。肩胛下肌的檢查主要從以下四點去著手:
- 1)肩關節外展受限嚴重,被限制在 90°,嚴重時 45°也會受限;
- 2) 縮短的肩胛下肌會導致上臂內旋;
- 3)當人放鬆站立,手臂自然下垂時,與健側相比手掌後翻;
- 4)值得注意的是大圓肌前三角和胸大肌也會產生上述表現,但嚴重性較低。
肩胛下肌異常往往是導致凍結肩的關鍵,其靜止和運動時都會劇痛,在肩後部,引起肩胛骨上臂後外側延伸到肘部疼痛,也會導致腕關節的帶狀疼痛。患者能向上向前伸, 但是不能向後伸(如投標槍的姿勢)。有的患者疼痛嚴重, 導致肩關節外展小於 45°,疼痛嚴重甚至靜止時也會疼痛。
胸大肌是位於胸廓的前上部的肌肉,通常稱為胸肌,呈扇型,起自鎖骨內側半,胸骨和第 1~6 肋軟骨,肌束向外側集中,止於肱骨大結節嵴。
對於胸大肌造成的肩痛主要表現為肩關節前方疼痛,摸背後拉試驗陽性。臨床表現為胸大肌的上束可以導致前三角肌區域疼痛。在後摸背部的時候胸大肌上束被牽拉產生類似前三角區疼痛。胸大肌中束導致胸前區疼痛 - 肱骨內上髁疼痛 - 手臂尺側疼痛麻木。
肱三頭肌在上臂後面延伸,可伸直或伸展該臂,分為長頭、內側頭、外側頭,一個附著在肩胛骨上,另兩個附著在肱骨上。
對於肱三頭肌造成肩痛的檢查為肱三頭肌的肌肉張力增肌,雙臂上舉時,肘關節無法完全伸直,被動屈肘抬肩誘發肱三頭肌疼痛,長頭筋膜點位於肌肉中部,鉗捏式觸診,尋找壓痛點。肱三頭肌長頭筋膜點,位於肌腹的中間,可導致上臂後側疼痛,延伸到肩後,偶爾會導致上斜方肌部位的不適感,也會向下導致肱骨外上髁處以及前臂背側疼痛,單純損傷導致上舉輕度受限。
背闊肌是位於胸背區下部和腰區淺層較寬大的扁肌,起於 7-12 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 3-4 肋,止於肱骨小結節嵴。
大圓肌,位於人體小圓肌的下側,其下緣為背闊肌上緣遮蓋。起於肩胛骨下角背面,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於肱骨小結嵴。
背闊肌導致的疼痛使病人上舉不受限或者輕度受限,在上舉過程中受限疼痛。站立位雙手上舉和軀幹平行,觀察病人雙上肢姿態有無上舉不完全。同時囑病人下蹲,觀察病人腰部曲度變化有無翹臀,如果翹臀說明背闊肌縮短。惡性肩胛背疼痛的原因,無法透過改變姿勢和牽拉緩解(和斜角肌不同)此種情況患者可透過頸椎磁共振,肺部檢查,心臟檢查而找到相應問題。背闊肌第 2 筋膜點位於背闊肌前緣 11 肋交界處,其產生疼痛時,還會引起前三角肌疼痛,軀幹下側疼痛,髂嵴上方疼痛。
對於喙肱肌的檢查主要有以下四點:
- 1)背部摩擦試驗:患者手從身後在腰部做橫向運動時感到疼痛;
- 2)上臂、肩關節外旋牽拉時會出現疼痛;
- 3)觸診檢查:在肌肉的中部,相當於喙突下兩到四指的位置,按壓觸診,尋找壓痛點;
- 4)起止點觸診:喙突按壓是否有壓痛,肱骨幹中段內側面是否有壓痛,起止點壓痛點很可能繼發筋膜問題。
喙肱肌導致的疼痛主要為前三角肌疼痛,向下傳導到上臂後側、肱三頭肌、前臂的背側以及手背,到達中指末端,喙肱肌縮短,擠壓手臂的神經,抬肩上舉部痛,上舉疼痛明顯,與上後鋸肌和斜角肌的傳導痛不同,喙肱肌不會引起肘關節和腕關節疼痛,嚴重時會出現劇烈的疼痛,即使在靜止的時候,症狀仍很嚴重。
上後鋸肌損傷產生的症狀為肩胛骨深處痛,疼痛在肩胛骨上部深處最強烈,延伸到後三角區,肱三頭肌區,肘部鷹嘴區,前臂的尺側和腕掌部的尺側最後到達小指,患者主訴靜止時疼痛也存在。
對於前鋸肌的檢查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 1) 前鋸肌緊張會導致肩前攏肩胛岡和肩胛骨上面突起,所以檢查是否
- 有翼狀肩胛;
- 2) 前鋸肌的筋膜點損傷與過度地使用胸式呼氣有關,所以檢查呼吸模式;
- 3) 檢查肩肱節律;
- 4) 區域性觸診檢查可靠方便,位於第五六肋,腋中線和腋後線之間,平滑式觸診觀察患者是否出現明顯壓痛。前鋸肌所產生的症狀主要為肩胛下角內側疼痛,沿上肢內側放射到手掌的尺側並延伸到環指和小拇指。
此外前鋸肌還是導致肩峰撞擊綜合徵的重要肌肉。肩峰撞擊綜合徵會明顯表現出一個“疼痛弧”,即患者外展未到 60 度時疼痛較輕,繼續被動外展在 60 至 120 度時疼痛加重,繼續上舉超過 120 度時疼痛減輕,且可自動上舉。因為前鋸肌能使肩胛骨上回旋。治療肩峰撞擊綜合徵,不但要考慮鬆解使肩胛骨下回旋的肌肉,還需要考慮強化使肩胛骨上回旋的肌肉,其中前鋸肌就是最重要的一塊。
斜方肌的三部分任一部分損傷都會產生不同症狀。
- 當上斜方肌損傷後,會出現同側頸部後外側痛,並且有時牽涉到同側顳部疼痛,且受損側肩膀無法承受重量;在運動方面表現為頭部和頸部的側屈運動受限,被動活動也會受限,頭頸部旋轉輕微受限;如果同時伴有肩胛提肌和頸夾肌受損,可能會使頸部出現僵直的狀況。
- 當中斜方肌損傷後,肩胛骨之間會出現灼熱疼痛;止點附著肩峰處疼痛和壓痛;比較特殊的症狀是手臂不自主的顫抖以及自主神經性表現的起雞皮疙瘩。當下斜方肌損傷後,會出現肩胛骨上部、肩胛骨之間,肩峰或頸部的疼痛,以及少數的頸部活動受限;
- 下斜方肌弱化會導致肩胛骨向前下方傾斜,同時胸小肌適應性縮短,患者呈現圓肩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