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娛樂圈裡演技差的都有誰?
相信你能不過腦地一口氣說出一大串名字。
如果精確到「爛片女王」的稱號呢?
不知道你們最想把這個title頒給誰。
反正派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郭采潔。
參演電影均分不過4。
還動不動開出史詩級“驚喜”。
讓本就稀爛的國產片市場雪上加霜。
不僅如此。
郭采潔還開發了“演什麼都像顧裡”的技能。
《喜寶》裡是破產顧裡,《記憶切割》裡是精神失常顧裡。
與此同時。
又的確不能否認。
在這些爛片裡,她反而是一眾演員中最入戲、最能感染人的那個。
這不。
又上了部新片,又復刻了同樣的評價。
等等!
郭采潔,你狂接爛片,不會就是為了這種“誇讚”吧?!
《曾經相愛的我們》
進影院前,派爺就看出這片子一股“爛”相。
郭采潔+陳柏霖,兩個臺灣人。
跑到北京玩虐戀?
再看看預告。
是說兩個人在北京身不由己,愛情被現實打倒。
沒關係。
不就是再來一部“沒有物質的愛情是一盤散沙”嘛。
但真的沒想到。
《曾經相愛的我們》還是爛出新高度、爛出新角度!
一切矯揉造作的愛情在它面前都要自慚形穢。
和它比起來,《第一爐香》的故事顯得那麼完整,《喜寶》的價值觀顯得那麼真實。
畢志飛也別在綜藝上賣慘了,甩出這部片,保準你洗白“史上最爛”的評價。
一句“rnm退錢”只是輕描淡寫。
非得吼出“吸毒咖永遠滾出娛樂圈”才夠洩憤。
沒錯,是他是他就是他
爛,是因為故事太過狗血了?
不。
狗血好歹也得建立在有故事的基礎上。
而這部絕世大爛片。
無論你是準時到場,還是遲到半小時進場。
結果都是一樣:
根!本!看!不!懂!
唯一能看懂的就是人脈還真好使。
成龍、謝霆鋒、巫啟賢、汪海林、英達……
大牌輪番刷臉,為稀碎的劇情增添了不少偶遇的樂趣。
不知道房匯出於什麼考量。
可能是覺得北京這麼大,大家都想來看看。
所以一條線不夠他發揮的,乾脆搞出了三組人物。
郭采潔和陳柏霖的分手重遇再相愛。
本片編劇夏侯雲姍和麵癱口吃男演員的舔狗聚會。
姜超(也就是李大嘴)和小歌手的逐夢音樂圈。
看起來毫無交集,實際上也確實毫無交集。
硬要說的話,可能都和夜店有點聯絡。
而分配比例更是“詐騙式營銷”。
宣傳海報、預告裡都只有郭采潔、陳柏霖兩人,片名也是他倆的故事。
到了正片卻連1/3都夠不上。
也就是說,98分鐘的電影,唯二和片名有關的人物總共出現不到半小時。
簡直是可以上國家反詐中心APP舉報的程度。
但他倆的故事線卻是唯一還有點邏輯的。
陳柏霖飾演的艾倫和郭采潔飾演的夢婕是臺北來打工的小情侶。
艾倫在夜店式酒吧當陪酒經理,經常會陪客人喝通宵。
夢婕吃醋於他總是陪女客人,根本不著家,提了分手。
艾倫隻身回了臺北,又在一年後返回北京。
卻發現夢婕不僅跑到他曾經的酒吧工作,還被客人交口稱讚。
艾倫就不服了,拼酒你還能拼得過我?
餘情未了的兩人在舊情復燃之前先來了段搶客PK。
怎麼搶?
不用話術,不用肉體。
用無厘頭。
當郭采潔騎著單車環北京城,尋找客人點名要的“最罕見的酒”時。
你還以為最多隻是劣質版成龍尋寶。
結果她居然給你搬來一2米高的巨型茅臺。
在大熒幕上看到這段簡直震撼我全家。
你真的分辨不清到底是在給茅臺打廣告。
還是試圖模仿周星馳。
總之客人眉開眼笑,直說確實沒見過這麼大的,夢婕win了。
觀眾看來腦子裡只有一句話:
30分鐘,這種莫名其妙的劇情佔了10分鐘。
就剩20分鐘給他倆談戀愛了。
還得破鏡重圓呢,夠用嗎?
房導說,不夠也得夠。
很迅速的,夢婕被安排了一段被英雄救美。
客人想佔她便宜,使勁灌她。
艾倫忍不了了,要去阻止。
客人說,我就兩個愛好,要麼喝酒要麼女人,你要救她的話得滿足我另一個愛好。
艾倫揮手上了“世界喝平”,也就是把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酒倒在一起一口乾。
就這麼讓夢婕感動了心軟了重新燃起對愛情的希望了。
先不說正常人這樣,不喝死也得醫院一日遊。
就單說這感情是不是也太草率了?
分手,是因為艾倫和女客人喝酒。
複合,是因為艾倫替她擋酒。
酒,酒,酒。
愛情是杯酒,越喝越上頭是吧?
回頭看看預告片裡的爭吵片段。
才意識到這是第二輪“詐騙”。
一個抱怨喝醉,另一個說我為了賺錢身不由己。
誰看了這一段不會以為是社畜逼不得已去應酬?
被這種無奈擊中的大城市打工人們。
哪能想得到這是來自夜店的“身不由己”啊!!!
真不是歧視陪酒職業。
服務人員,尤其是在夜場,完全是被物化的重災區。
客人為難要忍著,客人強行上手更沒處逃。
為了討點生活不得不放棄人格和自尊。
本來是多深刻的題材?
《愛很美味》裡有一段被廣為稱讚的“夜店修羅場”。
除了有著高超的場面排程能力。
能讓所有角色在混亂的場景下凸顯各自的性格之外。
僅僅是一筆帶過的陪酒戲。
也直白地把“女性”、“下屬”的弱勢地位展現出來。
真實,且值得深思。
而在這群不食人間疾苦的主創眼裡。
生活的挫折只有吃醋出軌分手糾纏。
而之所以要讓角色們紛紛在夜店裡出現。
並不是想製造一個龍蛇混雜的背景,隱喻大城市的危機四伏。
也許單純是因為主創常去夜店、熟悉夜店罷了。
你看,他們不斷改檔,更換海報。
卻捨不得換掉“奢侈品”的字眼。
想表達經營好一段感情,很值得嚮往,也很難得。
但有多少為了生活奔波的人。
會去“嚮往”一件奢侈品?
他們試圖和普通人共情。
卻只是從雲端探出了一隻手。
這和郭采潔自身的矛盾類似。
她真的算不上演技差的那批演員。
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17年,郭采潔還演過一個被老師誘姦的女大學生。
女學生自殘住院,性侵她的老師偷偷跑來,在同學的眼皮子底下繼續性騷擾她。
在這段戲裡,郭采潔的情緒把握相當到位。
那種既恐懼侵犯物件,又害怕一切曝光的心態很容易就把觀眾拉入情境。
而就算在這部幾乎沒有可發揮空間的爛片裡。
她也比發福面癱的陳柏霖好上不少。
那麼為什麼依然擺脫不了“演什麼都像顧裡”的評價?
的確是有聲音腔調太具特色的原因。
但最重要的,是她始終“不平凡”。
《喜寶》裡的人設,是一個被豪門精心榨取的悲情少女。
在金錢中迷失自我,再在階級壓迫中被吞噬殆盡。
到了郭采潔的理解裡。
卻沿用了“顧裡式悲情”——
愛我的人只是愛我的錢。
所以哪怕喜寶才是金錢關係裡的弱勢。
她依然演出了一種願意散盡千金換取真情的戀愛腦富婆感。
以致於有的時候,你會覺得她悲傷還挺動人。
卻始終錯位。
因為她不知道,普通的、底層的女孩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狀態。
我們總說,國產影視劇太懸浮。
派爺卻覺得,這何嘗不是一種無意識的“炫富”?
難道他們都只為撈一筆快錢,不想塑造好一個角色嗎?
肯定有這樣的人,但不會是全部。
而演藝圈裡的“郭采潔式”主創們。
如果真的想要擺脫“爛片”“爛劇”“爛演員”的魔咒。
只有一個方法。
從雲上下來。
看看真實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