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一個寒冷又荒蕪的地方,環境惡劣,人煙稀少。然而這些年來,北極地區頻頻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現如今俄羅斯又發出警告:全球變暖導致北極永久凍土層融化,不僅導致了甲烷氣體釋放,還可能會導致古老病毒和細菌“甦醒”,對人類構成威脅。
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對北極地區的威脅非常大,這是因為北極獨特的地理位置,地理條件,決定了這裡的增溫幅度更明顯,如果別的地方只增溫1℃,那麼北極地區將會增溫2℃,這就是“極地放大效應”。
增溫幅度明顯,使得北極地區屢屢打破歷史記錄,聯合國下屬氣象機構世界氣象組織宣佈,2020年維爾霍揚斯克監測到的38℃是北極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
高溫會讓北極看起來“生機勃勃”,一方面是因為冰雪融化後會形成河流,植被在充沛的水資源以及高溫環境下展現出勃勃生機;另一方面,植物的繁榮會吸引更多的動物來到北極覓食,使得這裡看起來充滿生機。
但要知道的是,這種現象其實非常危險,一方面是高溫會導致北極地區的冰川和永久凍土層融化,其中北極的永凍層封存著大量的甲烷,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氣體,大量的甲烷被釋放到大氣層中,將會導致全球變暖速度更快,而這反過來又會導致更多的冰川和永凍層融化,更多的甲烷被釋放。
除了甲烷之外,永凍層中還有許多遠古病毒和細菌。比如:炭疽病菌,2016年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的亞馬爾半島,有超過2300只馴鹿感染炭疽病相繼死亡,5名成人和3名兒童感染,造成1名兒童死亡。
而要知道的是,炭疽病菌已經在當地消失75年,有專家認為,是氣球變暖導致炭疽病復活。炭疽病菌可以在凍屍上存活上百年,北極永凍層中常年氣溫較低,遺骸可以在這裡被儲存非常長的時間。
全球變暖導致永凍層開始融化,永凍層內的遺骸被解凍之後,身上所攜帶的病菌被釋放了出來,進入到供人飲用的地下水,將可能會導致病菌再次爆發。
永凍層中的遠古病毒
除了炭疽病菌這樣現在還在地球上傳播的病菌,還有一些已經從人類世界中消失的病菌也可能被儲存在北極永久凍土層中。
我們知道,1918年大流感共導致了2500萬~1億人死亡,而要知道的是當時世界總人口不過才17億,可想而知該病毒的殺傷力有多強。
1918年大流感之後,該病毒就從人類世界中被清除了出去,但是科學家們從阿拉斯加永久凍土層中發掘了一具1918年大流感受害者的遺骸,透過現代測序技術從樣本中獲得了該流感病毒的全部基因序列。透過這些資訊,美國科學家在實驗室環境中重建了這種病毒,並使用該病毒感染體外培養的細胞和老鼠,結果表明:這種流感病毒對小鼠的感染能力和致病能力強於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
除此之外,法國和俄羅斯組成的考古專家也在西伯利亞凍土層發掘出死亡300多年的遺骸,解剖發現這些遺骸攜帶有天花病毒的基因片段。
2018年,科學家們還成功復活了兩條被埋藏西伯利亞凍土層中3萬年的線蟲;美國科學家還成功復活800萬年前的細菌。
這裡要說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病菌都會威脅人類,能夠威脅人類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有些遠古病菌即便復活也不會威脅人類。只是,如果病菌能夠感染動植物,也可能會影響人類的生存,比如:導致糧食減產的病菌,影響牲畜健康的病菌等。
還有一種機率較小的可能:一些遠古病菌復活後,可能會在野生動物身上演化,最終傳播到人類世界。
總結
事實上,全球變暖不僅僅會導致北極地區的永凍層融化,還會導致其他危害。比如:極端天氣頻發,今年北美高溫,亞歐暴雨等。正是因為如此,全球多國才如此重視氣候變暖,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