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闊的內蒙古草原,流傳著美麗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玉榮的故事,故事發生在達茂旗草原,姐妹倆為保護集體的羊群,頂風冒雪守護著集體的財產。這個故事曾經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朋友。
在塞北草原有許多名勝傳揚四海,成吉思汗陵,響沙灣,希拉穆仁草原,哈素海,五當召等。
成吉思汗陵園位於內蒙東勝,佔地面積約55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由三座蒙古式的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廊房組成,建築雄偉,具有濃厚的蒙古民族風格。建築分正殿、寢宮、東殿、西殿、東廊、西廊6個部分。
成吉思汗不但是蒙古民族的偉大締造者,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前仆後繼,統一蒙古高原,進而統一全中國,結束了中國自唐末以來四百多年長期分裂戰亂的局面,建立了疆域空前遼闊的元朝,基本奠定了今天中華民族的版圖。成吉思汗陵作為紀念成吉思汗的標誌,不但象徵著蒙古民族的統一,而且標誌著中國的長久統一。
1988年5月26日我與同事乘坐大巴前往成陵參觀,在遊覽過程中,對這位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的英雄產生了由衷的敬意。
鐵木真18歲時,仇敵蔑兒乞部的脫脫部長搶走了他的妻子。鐵木真向蔑兒乞部開戰,打敗了蔑兒乞人。1184年前後,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鐵木真稱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札木合的忌恨,札木合結合塔塔兒、泰赤兀等13部向鐵木真發動了“十三翼之戰”。這是鐵木真一生所經歷60餘場戰爭中唯一一次戰敗。回軍滅西夏於1225年秋,經過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將木華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顧64歲高齡,堅持親征西夏。途中圍獵受傷,高燒不起,但他仍不退兵。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
成吉思汗病危,在六盤山休養,留下了三條著名的遺囑。元太祖成吉思汗1227年8月25日死於六盤山附近的清水縣,他雖然未能在自己有生之年滅亡西夏,卻為自己的子孫留下了滅夏、滅金的方略。
一代天驕,流芳史冊。英雄的故事,世代傳頌。
響沙灣居中國響沙之首,堪稱響沙之王。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境內庫布齊沙漠中。響沙灣是一個彎形沙坡,背依蒼茫大漠,面臨大川,沙坡斜度為45度,寬度400多米。天晴無雨、沙子乾燥時,人從沙丘的頂部往下滑,沙子會發出飛機轟鳴般嗡嗡聲,也因此而得名。
響沙灣沙高110米,坡度45度,呈彎月狀形成一個的巨大沙山迴音壁。這裡沙丘高大,比肩而立,浩海茫茫,一望無際。順著雲梯攀援而上,當人們從沙頂向下滑動,便會聽到猶如飛機掠空而過的巨大轟鳴聲;當你對著兩手猛力向中間捧沙時,便會聽到哇哇的蛙鳴聲。
有人說是佛祖釋迦牟尼四海傳經佈道,一日來到鄂爾多斯高原給信徒們誦經。那朗朗的誦經聲便留在響沙灣.從此後人才得以聆聽佛祖的教誨,棄惡從善。
2017年暑期自駕前往響沙灣,劃沙是最有趣的。坐上劃板,繫好安全帶,由高坡上急速向下滑,耳邊想想嗡嗡的聲響,彷彿飛機發動機的聲音,連綿不斷,震耳欲聾。
沙雕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有海的女兒,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等,人物雕刻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彷彿身臨其境,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童話世界,寓教於樂。
第一次騎駱駝的感頗多。駱駝臥在地上,遊人騎在駱背的馬鞍上,雙腳踏在腳蹬上,雙手緊握韁繩。駱駝站起來,只聽領頭首領一聲哨響,駝隊開始上路,領頭的駱駝在頭人的牽引下,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行走,背上的遊人身子上下顛簸,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掉下來,正在心驚肉跳時,已越過了一個沙丘又向另一個沙丘出發,身後留下了深深的腳印,遊客們緊緊地握住韁繩,一路東張西望,驚喜參半。茫茫沙海一望無際,路途漫漫駝鈴聲聲。
第一次的體驗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終身難忘的。第一次的經歷給予我們真實的感受與歷煉,讓我們從中汲取經驗教訓,以便在今後的生活中調整反思,把事做的更好更完美。實踐出真知,經歷了才懂得,懂得了才能找到正確的技能技巧。生活如此,工作人生亦如此。
哈素海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融草原文化、草原休閒、草原溼地、水上游樂、沙漠遊樂滑沙、騎駱駝等為一體的景區。
1988年5月有幸與同事遊覽哈素海。漫步橋欄間,盪舟碧浪裡,海闊天地遠遼,蘆葦蕩清波。白鷺齊飛翔,天水共一色。鴛鴦戲水遊,柳葉似眉梢。蘆葦水中生,玉色如翡翠。魚蝦蟹豐美,溫泉更宜人。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山清水秀的哈素海風光怡人,海域遼闊,令人留連忘返。
希拉穆仁草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南迎呼和浩特的暖風,北聆百靈廟的鈴聲。草原的夏天,香花遍野,芳草依依,迷人的美景使人心曠神怡。羊、馬、牛、駝,一群群,一片片,或疾馳,或漫遊,象彩霞在天際飄動,V像仙女撒下的珍珠、瑪瑙,落在銀鏈般的希拉穆仁河兩岸。在牧民的蒙古包裡,好客的蒙古族主人將會捧出鮮潔的奶食,肥美的羊肉,爽口的炒米,醇香的奶茶招待八方來客,四海之賓。
1992年6月有幸乘麵包車與好友結伴同行遊覽希拉穆仁大草原。山路崎嶇,大霧迷漫。一路顛簸,歡聲笑語。經過9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下午3點終於到達了嚮往已久的草原,拍照騎馬看草原,蒙古包裡手扒羊。鶯歌燕舞獻哈達,敬酒同祝真情濃。篝火晚會手拉手,載歌載舞草原情。蒙古包外情似海,五湖四海一家親。天南地北同聯歡,草原盛情如火紅。
我們身著五彩繽紛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服裝,跳起優雅而熱情奔放的草原安代舞,悠揚的馬提琴長調奏響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篝火熊熊,烈焰沖天,夜色正濃,草原歡騰。大家手拉手,肩並肩,圍成一個大圓圈,唱出心中最美的歌,舞出人生最浪漫的情。
五當召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柺區東北約45公里的吉忽倫圖蘇木五當溝內的大青山深處,隱蔽著一座美麗喇嘛寺廟,很多人稱這座寺廟為“小布達拉宮”,這是內蒙古地區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純藏式喇嘛寺廟。
筆者有幸3次遊覽此景,至今記憶猶新。1982年高中畢業時,我校組織遊覽,我們在山上聯歡,盛況空前。1984年教師節同事重遊此地。1994年暑假與同事相約再遊五當。
這是一座恢宏的寺院,歷史地位相當高。據蒙古著名史學家達摩陀羅在《白蓮念珠》中記載,“五當召的經學最為有名,到19世紀末時,本召僧侶仍有八百餘名。”它即是當時內蒙古地區的學問寺,又是政教合一的寺院,弘揚佛法,專為喇嘛學習經典,研究佛學的學塾;設有監獄、司法。
遊覽聖潔的寺廟,觀禮歷史的變遷,五當這塊神聖的建造,彷彿白蓮般純潔高雅,至善至美。
走遍天涯海角,尋求心的歸宿。旅途中遇見的所有偶然與機緣,都是生命中的必然。有價值的遇見,是在某一瞬間,重遇了自己,那一刻你才懂得,世界之大,心靜則安,心如止水,萬事萬物皆隨緣。
走遍大江南北,領略無限風光。縱觀天下英雄,皆為賢達聖仙。唯有苦讀勤練筆,方可成為人上人。聞得萬卷書香氣,踏遍萬里之路遙。精神生活的豐富體驗,源於閱讀大量經典文學作品的薰陶,精神生活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重要所在。追求物質與精神的最高境界,才是體現人生真正價值,實現幸福人生的體現。
柳色綠如絲,雨露滋紅杏。秋月清明照萬家,雪舞如仙境。冬去暖春歸,歷盡千帆影。砥礪前行奮力搏,過往皆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