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2日至18日是第24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本屆推普周以“普通話誦百年偉業 規範字寫時代新篇”為主題,在推普週期間,將推出“山東省推普工作”新聞系列報道、各市及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推普經驗現場展覽、第24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山東省啟動儀式等活動,全面展示山東省內推普工作豐碩成果,吸引更多群眾參與並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營造全社會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良好氛圍,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誦百年偉業,攜手共寫時代新篇,讓新時代“推普之花”開遍齊魯大地。
“山東教育電視臺”微信公眾號將圍繞推廣普通話、規範漢字書寫、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工作,對有創意、講實效、有影響的工作亮點進行深入挖掘,推出系列報道,展示全省推普工作的寶貴經驗和豐富多彩的推普活動。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小學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經驗。
德州學院附屬第一實驗小學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經驗分享
分享教師:姚莉莉
本文以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為例,結合筆者對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識字教學部分的經驗,做以下分享:
一、情境激趣,讓學生喜歡識字
1. 故事識字法
在引導學生認識“吃”字的時候,我就編了一個和吃相關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人要是想活著,除了需要喝水之外還需要吃東西,什麼時候想吃呢?那就是飢餓的時候,誰最飢餓啊?沒錯,乞丐最飢餓,他們最想吃東西了。我們還都知道,吃東西是用嘴巴吃。所以我們可以說,一個乞丐張大口,因為他想吃東西了,這樣我們就可以說是口乞吃。
2. 加減識字法
例如在講“休”和“體”這兩個字時,一個人累了,倚在一根木頭旁,是因為他想休息了,所以這個字讀“人木休”。在這個“休”字上加一筆,會變成什麼字?沒錯,就是身體的“體”字,體育的“體”字。此時學生就很容易記清楚,休和體的區別了。再比如,“十”加“口”會變成什麼字?遇到這樣的字謎遊戲,同學們都會腦洞大開,積極去猜想,最終收穫答案,有“古、田、葉”三個字,而且三個字還都是不同的結構。透過教學中的加加減減,讓學生掌握漢字的結構,讓“漢字很好玩”的印象就會深入到學生的心田。
二、創設氛圍,讓學生自主識字
1. 藉助生活元素
例如針對商鋪的名稱“美食美客”、“衣見如故”、“衣衣不捨”、“愛不飾手”、“孕味十足”等借用成語的店名進行追根溯源式的探究。在生活化內容的引導中,幫助學生認識知識的內容。
2. 背誦識字
利用早讀時間,讓學生自主背誦古詩詞或課文,例如在講《小青蛙》這節課的時候,需要區分幾個“青”字家族裡的字,我就會讓學生背誦這樣一段話:有水方說清,有日天氣晴,有言去邀請,有心情意濃,有目是眼睛,有蟲是蜻蜓。這樣一段文字背熟之後,學生基本上就能輕而易舉的把“青”字家族裡的字區分清楚了。
3. 創設比賽專案
比如,在一節識字課上我告訴大家,現在是秋天了,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我們今天準備去蘋果園採摘蘋果,這個果園裡有四十棵大蘋果樹,每棵樹上都結了十五個大蘋果,每個蘋果背後都藏了一個漢字,如果你能把你選的這棵蘋果樹上的蘋果背後的漢字正確的讀出來,就說明你摘到這個蘋果了,如果說不上來,這個蘋果就被小刺蝟揹走了,看看最後是你摘的蘋果多還是小刺蝟獲得的蘋果多,如果聰明的你輸給了一隻小刺蝟,那是一件多丟人的事情呀。講到這,同學們會興致勃勃乃至信心十足的做好開始識字的準備。透過這一輪或兩輪的識字比賽,學生會心有所觸,好的會精益求精追求更好,差的也會主動彌補爭取趕上,識字目的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在比賽中達到了。
三、遊戲滲透,讓學生學會識字
1. 找朋友
教師可以透過聲母和韻母之間的關係,讓班級中不同的學生戴在頭上,然後在小朋友之間組合的過程中,得到一個漢字的拼音,然後教師再讓班級中其他的學生讀出來。在個過程中,學生會根據自己頭頂的字母去找尋其他的同學,得到一個字的拼音,學生也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如在教學形聲字“跑”字時,我根據合體字的規律,把它們分別製成偏旁、部首兩個部分的卡片發給學生,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邊跑邊說:“我是‘足’字旁,誰來和我做朋友?”到講臺後另一個同學馬上也拿著卡片,邊跑邊說:“我是個‘包’,麵包的包,我來和你做朋友。”兩個人把“足”字旁、“麵包的包”組合成“跑”字。接著讓學生說說“跑步”的“跑”為什麼帶“足”字旁,有學生說:“如果是提手旁,就成了用手抱的“抱”字,跑要用腳,所以足字旁。讓學生明白形聲字的形旁表義,聲旁表讀音的識字規律。讓學生整體地識記漢字,使其在有了一定的漢字積累後,自己發現和總結漢字的構字規律,透過形聲字等提高識字效率。
2. 開火車
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按照學生人數,前後排成一列列火車(最少兩列),然後發出火車開動的聲音,之後教師出示一些生字,問學生火車從哪裡開始,有學生應答從自己這邊開始以後,就可以按照順序讓學生一一讀出生字。如果有學生讀錯了,就可以讓火車暫停修理,然後另一組學生接著閱讀。為了避免學生出現不良的情緒,在每一個小組中讀錯的學生需要在臺上表演一個節目。在遊戲的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學生學習生字的方式也不再侷限於枯燥的課堂教學,學生在遊戲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也體會到了識字的樂趣。
分享教師:張文慧
小學階段是學習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的關鍵期,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孩子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漢字方面肩負的責任重大,我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更好地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行了探究與實踐。
一、興趣引領學習普通話和書寫規範漢字:定期舉辦“漢語言文字運動會”
現在的學生透過學前教育已經基本掌握了說普通話和寫漢字能力,但“規範”方面參差不齊,“規範的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成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鑑於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把“規範”置於小學生興趣點上的語言文字教學是我教學方法的探索。
具體做法:每學期利用語文課和課外活動合堂舉辦一次漢語言文字運動會,將漢語言文字聽、說、讀、寫考察和運動專案緊密結合起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字的積極性。具體實施可分為三步,第一,設定運動和學習漢語言文字互動的比賽專案;第二,獲勝者贏取優先選題資格;第三,選題即為漢語言文字類題目,如古詩詞積累、朗誦、成語接龍、閱讀故事、規範書寫漢字等。
以近期開展活動為例闡述:如第一個運動環節是“雙人運球”遊戲,按成績排名,根據名次選擇飛花令的關鍵詞。在飛花令的展示中充分體現出參賽選手的漢語言文字功底,本環節中學生們用普通話誦讀的詩詞規範而又優美。第二個運動專案是“投沙包”,根據遊戲規則各個參賽隊伍進行了成語接龍。成語接龍主要考驗了參賽選手的詞彙量,這同時要求平時必須要多讀書,多積累,才能在成語接龍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第三個專案是“智力體力接力大比拼”,參賽隊員們單腳跳到題板前,按照寫字要求,規範坐姿及握筆姿勢完成漢字書寫,漢字筆順要正確、結構需美觀,然後再單腳跳回營地,同下一位隊友擊掌之後,下一位隊員繼續,最後進行漢字展示,評委打分。一句句優美的詩詞從同學們口中誦出、一串串成語脫口而出、一個個漢字規範寫出……漢語言文字運動會旨在培養學生們對漢語言文字和運動的興趣,而漢語言文字運動會這一輕鬆活潑的形式,也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二、師生牽手學習普通話的說、規範漢字的寫:養成習慣,強化學習
師生共同培養學習漢語言文字的習慣。教師加強學習漢語言文字的基本功練習,加強“三字一話”的晉級式學習形成習慣,同時和學生約定練習的內容,鼓勵學生每天“說普通話”、“寫規範漢字”活動,堅持長期練習。
用成果反饋法鞏固學習漢語言文字習慣的養成。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引導學生在平臺上自我展示。每月在班級中展覽學生書寫的規範漢字,評選班級“小小書法家”,保證學習者的文字學習能力有所提升。為學生搭建“說好普通話”和“寫規範漢字”的平臺,設計學生學習成果的輸出渠道,反哺學生在“說好普通話”和“寫規範漢字”中更上一層樓。
三、課程思政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
小學語文教學中無論是漢字中每一筆畫的規範書寫還是古詩詞的講解,都能展現漢語言文字的歷史淵源,教學過程中教育學生尊敬歷史;景物描寫中對祖國大好河山壯麗美景的描寫、敘事描寫中各種情感的的描述、勵志故事中責任意識的強化都能彰顯漢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作文教學中教給學生用合適的漢語言文字抒發對祖國的熱愛情懷。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思政元素把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潤物細無聲地沁潤進小學生的心田,培養了學生對中華文明的敬畏,培養了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自信。
青島文登路小學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經驗分享
學校高度重視語言文字工作,建立健全語言文字工作機構和工作制度,始終把普通話作為教學用語和日常工作用語,將語言文字工作納入課堂教學、納入教學基本功訓練、納入學校常規管理,將其滲透到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去,整體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程序。學校開展語言文字4個1+N活動,即寫好一筆字、誦讀N首詩詞、朗讀N篇美文、精讀N本書,將語言文字工作,滲透於各個層面、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全面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以德為本、德智兼修
借節慶文化增強儀式感。9月28日是孔子誕辰日,學校每年都會舉行隆重的“潤孔子學堂 沐聖賢思想”暨新生開筆禮活動。“敬禮茶、謝師恩”、“誦古典、承傳統”等內容號召大家以聖賢為偶像,與經典同行。
誦經典尋精神之源。每天清晨,語文老師都會在教室與學生一起品讀經典,從唐詩宋詞到《弟子規》《三字經》《論語》,大家透過每班設立的經典達級卡,積累、記錄著學生吟誦經典的豐碩成果。
充分挖掘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和傳統習俗。組織全體教師、學生蒐集、整理傳統節日相關的那些耳熟能詳的詩歌、散文,組織學生開展經典詩文朗誦會、書畫展。
合力推進、典型引路
學校積極開展“小書蟲愛悅讀”系列活動。每年四月確定為讀書節啟動月,與學校寫作節緊密結合,以讀促寫。此外每年舉行的古詩達級活動也是深受學生喜愛的系列活動之一。學生們根據自己積累的古詩量自主選擇“探花、榜眼、狀元”等級闖關。每年舉辦的小書蟲淘書樂、書腰設計大賽展示了學生的綜合素養。每個級部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閱讀水平,由級部教研組共同研究,編制了《小書蟲讀書手冊》。各個班級結合手冊開展有特色的誦讀活動。背《翁笠對韻》、誦《三字經》《弟子規》的同時做讀書手抄報、文配畫、經典作品達級卡、讀書筆記、故事接龍、師生共讀有感……這些各具特色的讀書展示,代表著班級經典閱讀的蓬勃開展。
各個班級開展主題式閱讀,例如四月開展了“探尋名家足跡”主題研讀,藉助學校地處文化名人一條街的優勢,老舍、蕭紅、梁實秋等名家故居成了學生學習經典的課堂。
每週一清晨進行“天遊戲劇”展示,每個班級輪流走上學校舞臺表演小劇,經典成語故事,課本劇、童話故事,迄今已經開展了四屆。
多彩活動促傳統文化多元發展。學校五月的藝術節是孩子們展示成果的舞臺,他們不僅讀經典,還寫經典、唱經典、演經典。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了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不斷地推動傳統文化教育向縱深發展。
講求實效、融入常態
利用地方課程的課時開展國學課程。學校結合《傳統文化》將更多的國學經典納入課堂,使學生在反覆的誦讀和生活的感悟中受到影響,加強學校的人文教育。
將國家課程與學習古文經典緊密結合。將古詩文學習引入美術課堂和音樂課堂,美術課上,學生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古詩文所描寫的情景,圖文結合,情景交融,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了經典。
知名書法家走進學校,指導書法社學生創作,社團學生在一張紙紙上燒製出篆書效果的書法作品,將書法的演變過程展示出來,運用現代的手法表現出傳統文化的魅力。
持之以恆、寧靜致遠
提高教師素養,組織全體教師研讀經典,從而提升自己的學科素養、文化底蘊。定期組織的讀書沙龍活動,激發教師讀書熱情,使讀書學習成為自覺行為。
每天中午的“午間一刻鐘”時間,每個班級開展練字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間周由一個級部承辦一次讀書推介會,這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展示閱讀水平的機會,也讓更多的學生從中學到閱讀的知識和方法,在資源共享中實現雙贏。
來源:山東教育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