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最近,某平臺的娛樂盛典頒佈,大概就是現場星光雲集,獎項無數,網路吐槽漫天,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這個華語年度十大熱歌。十大熱歌幾乎都是抖音神曲,這個在國內社交平臺迅速發酵,結果嘛就是又引起了一波“華語樂壇”藥丸的討論。
最重要的是,華語音樂這十大熱歌網友是一首歌的名字都沒見過,但是去聽歌又都隱隱約約好像聽到過。如果大家回想會發現好像都是來自於短影片,這十大熱歌都是代表短影片神曲。
實際上,這個歌單並不代表什麼。如果真的要代表點什麼的話,那就是當下大眾普及度最高的渠道平臺,也就是聽歌的方式就是短影片。這有點像十五年前唱片時代崩盤,網路數字音樂時代剛剛到來的時代,當時最通俗的音樂是《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當然還有周杰倫代表的有水平的港臺通俗流行。
現在華晨宇一代主流流行音樂人明顯不如周杰倫那一代音樂人是事實,但單看這個年度十大熱門歌曲名單,它還是和《兩隻蝴蝶》一樣的神曲當道,這個最大眾化的果然就是最通俗化的。
年度十大熱門歌曲都是短影片神曲?華語音樂的衰落真不怪它
華語音樂的衰落早就提過,這是經濟發展,社會環境變化導致的音樂產業變遷的問題。比如音樂衰落就和唱片產業崩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唱片到數字音樂,再到現在的短影片音樂。
唱片時代雖然也有低俗歌,但唱片時代哪怕盜版你也要花幾塊錢對吧,正版就更不用提了。數字音樂和現在短影片都不收費的時代,唱片時代的音樂人,音樂公司和中間商還是生存得更好的,更何況唱片時代從二戰以來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產業鏈成熟得多,而數字音樂和短影片音樂才多少樣?
前者滿打滿算二十年,後者還不到十年,產業鏈非常不成熟。
實際上,網文就是掉入了這個市場氛圍,工業化生產全是套路。有人說是人心浮躁,工業化毀了藝術。其實結果很可能是反直覺的,那就是我國的受教育人數比例在逐年增高,但是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平均文化程度在這幾年快速下降了。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快速城市化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讓那些本來不會上網上不起網的人也成為了網民。那既然從宏觀上來說市場退化了,製作水平是進步還是退步呢?當然是退步了,或者用他們的話說是下沉了。
因為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像短影片平臺這種標準化的產品模式裡,不管你是博士院士,還是9年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你們能貢獻的都是一個紅心,一次轉發和一個評論,是完全平等的。
所以,到底是服務那些難伺候有水平基數少的人群,還是用較低的成本去服務那些能夠被套路的大規模人群,在利益面前答案顯而易見,換了是誰都會這麼做的。
15年前《兩隻蝴蝶》,現在十大神曲?大家為什麼喜歡聽爛歌
其實除了唱片時代崩盤,音樂人的生存方式,音樂公司和中間商的生存方式改變。這個消費者也有一定的責任,消費者費審美也是商業產品在供需關係中重要的一環。因為經濟發展太快而人口又太多的關係,中國聽眾的審美一直是個爭議很大的問題。
音樂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消遣,只要抓耳,旋律上口就可以,有的人(很多人)直接跳過前奏,主歌直接聽高潮副歌部分,副歌好聽就返回去聽主歌,副歌不好聽直接切歌,由於這種現象造就了很多音樂人的追求,這是個供需關係。
很多音樂人都是靠臨時靈感迸發出的幾個和絃(或者抄),按照這種市場來寫歌,寫出的這種歌對於路人來說只要好聽就ok。但是聽獨立音樂,哪怕周杰倫一代流行天王具有一定技術音樂一路聽下來的歌迷,對他們來說這種音樂肯定就是垃圾。
審美是需要培養的,國內很大部分聽眾是在被動接受流行態勢,而不是主動挖掘優秀歌曲。現在短影片的傳播,為什麼感覺現在短影片上火的歌沒有早十年二十年的流行歌好聽,製作很大的問題,還有就是被動傳播。
大眾就是喜歡跟風的,這個流行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火的。
比如短影片所謂的古風國風音樂,聽上去都差不多。周杰倫寫的《青花瓷》不比這些高出多少個檔次?今年你可能還會聽《青花瓷》,但是去年短影片最火的古風你連叫什麼名字都忘記了。
這個局面的大眾審美和歌曲製作共同造成的,確實跟十五年前的網路歌曲一樣,《那一夜》《兩隻蝴蝶》《老鼠愛大米》等也是同樣的粗製濫造的通俗商品,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這些歌當初有多火。
十五年前大部分人的消遣是網路,2021年大部分人消遣的是短影片,短影片裡的音樂就是附帶的東西。這部分人很少有人會專注地聽音樂,就是聽音樂的時候總要乾點別的事,不是看手機就是做別的事。
既然聽歌這件事都不重要了,那音樂好不好就更加不重要了。
十大熱門歌曲代表華語樂壇完犢子?是、也不是
這個年度十大熱門歌曲是短影片音樂,都符合短影片神曲的特徵。十首八首都是抄的,即使不是抄的,要麼歌詞爛俗,要麼旋律太短平快不耐聽,基本活不了多久。爛俗歌之所以能火是因為現時代的流行音樂已經變成一種賺錢工具,而且形成了一種固定模式。
第一你不賺錢你沒法活,第二你的歌消費得快,火一下就不火了,你必須得把你的熱度一直持續著,所以短時間內得寫很多首俗歌。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寫俗歌?除了有些好的音樂人是為了恰飯。
其它絕大多數短影片音樂人,他們是真的寫不出質量高的歌曲——
不是人人都是天才原創型歌手,也不是人人都有靈感。我們甚至可以看看這十大熱門歌曲背後的歌手,怎麼說呢?大家連十大熱門歌曲的名字都記不住,更不用提歌曲背後的歌手名字了。
重要的是有興趣的人去搜了搜,這十大熱門歌曲背後的歌手會發現:你真的一個人都不認識。大家雖然罵華晨宇不行,霍尊退了圈,這一代音樂人水平遠不如周杰倫一代,但人家好歹是正兒八經唱歌的,寫歌的,只是水平不行。
這些短影片音樂人嘛,這些人和背後音樂公司心裡只有錢,音樂是什麼狗屁?就這種心態能寫得出好歌?現在有的靠臉,有的靠聲音。結果唱功沒有,曲也不會寫,沒事有後臺給你包了,你只管唱,也不管你俗不俗,能爆火的歌就算抄襲也能厚著臉皮掛出原創,被人噴也無妨,錢到手了甚至還能再抄幾首。
一堆短影片平臺用著爆火的歌也不會有人去管抄襲,版權意識基本沒有,粉絲無腦洗白,他們覺得好聽就完事兒了,有人反對什麼話都能罵出來。而且原創歌手起訴的平臺和方式極其缺乏,短影片是爆火的營銷模式,但是沒人管抄襲,更加管不了爛俗了對不對。
年度十大熱歌代表不了什麼?華語樂壇反而將迎來大爆發
那麼華語樂壇有沒有可能變好呢?只要當前這種社會環境和音樂平臺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就是音樂傳播主流還是短影片,那麼根據短影片的特殊屬性,這種短影片神曲肯定仍然會霸佔音樂排行榜。
畢竟本來就是影片BGM和看重短短十幾秒的短影片,承載不了交響樂對吧。
不過對於整個華語樂壇而言,現在因為媒體平臺的多元發展,音樂只會越來越分化而不是衰落。好歌一直都有,每年各種靠譜的榜單TOP100的好歌多了去了。之前音樂行業是被唱片公司把控的。一是質量已經被把控過一遍,可以有所保證,只有其中優秀的才能在唱片,電視,廣播上不斷傳播。二是群眾接受渠道單一,幾乎都是被動接受,不錯的音樂可以無視部分人的討厭進行輸送,因此80,90後童年回憶可以共鳴。
2005到2014甚至更早兩年,雖然網路歌手和唱片歌手並行,但是實際上網路歌手的數量是很少的,大家聽網路歌曲往往也是周圍人說這個歌好聽,然後才流傳起來。從這個角度看,網路上主動找歌的是少數,大多數依舊是被動接受。而唱片公司傳播銷售底蘊猶在,和網路興起的歌手猶有一戰之力。
2014年以後,4G網路普及,絕大多數人可以在手機任性刷影片而不擔心流量,相比之前的網路時代,2014之後才是真正讓廣大的 “群眾”感受發聲的網路時代。後來經過幾年的交流,人們主動的喜惡,網際網路的演算法把人群進一步分割,構造了結實的資訊繭房,也把各種競爭進一步白熱化。
以前音樂公司可以慢慢培養一個歌手等成熟,網際網路起來,有一些人人家根本不等成熟,直接半熟就出來賣。而絕大多數人其實根本分辨不出這瓜熟不熟,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競爭。
我覺得10後,20後,恐怕很難會有那種全民共鳴的音樂和影視劇了。
最後,根據我個人瞭解的獨立音樂和音樂圈子來講了,華語音樂其實反而更豐富了,更好聽了。聽眾的審美終究是會變的,原因也許是“聽膩了1453”、“我聽的東西更小眾逼格更高”、音樂審美真的提升了……等等原因。
這些追求變化的審美就是獨立音樂發展的機會,之前樂隊主題的綜藝也有不小的人氣。這幾年各種原本地下的樂隊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度,都是這種轉變的表現,這種審美變化就加速了多樣化音樂的發展。
至於未來會發展到什麼地步還不太好說,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不看短影片,真正喜歡聽歌的聽眾。也就是那些不是被動接受音樂(從眾),選擇主動尋找音樂的人來說(樂迷),現在的華語音樂比以前有意思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