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有這樣一個人,常年無休,沒有節假日概念,會因為得到了一個精確的實驗資料而欣喜若狂;會因為讀到一篇經典的參考文獻,為新的研究思路茅塞頓開而忘乎所以;會因為團隊精誠配合為研究順利開展而興奮不已……他為科研而狂,如痴如醉,甚至達到忘我境界,他是史衛峰教授。作為學校新發傳染病研究的團隊帶頭人,一心撲在科研上,在抗擊新冠疫情的征程中貢獻著科技力量。
實驗室裡的“勞模”
庚子鼠年除夕之夜,天外村校區實驗樓燈火通明,萬家團圓時刻,這裡與年關氛圍顯得格格不入。實驗室裡忙碌的身影正是史衛峰,“疫情肆虐,普通人尚且服從國家大局,自覺居家為疫情防控做貢獻,身為新發傳染病的研究人員更不能置身事外,早一步分析出病毒結果,就少一分傳染機率,早一天研製出抑制藥物,從另一種意義上就是挽救更多的生命。”這是史衛峰的初衷,也是他日夜奮戰不停歇的緣由。
這一夜,他與中國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員一起分析實驗資料,探究病毒來源,為團隊成員開展新冠病毒研究制定科學方案……辦公桌上堆積了一沓沓參考文獻,實驗臺上多得是未完成的實驗資料。對他來說,要做的工作太多了,一天24小時,累了就在實驗室歇一會兒,餓了就在實驗室簡單解決,即使實驗室離家只有200米,來回奔走的時間史衛峰都覺得浪費,他把精力用在了最重要的科研事業上,把時間用在了最急迫的病毒分析上,只為儘早洞悉這場來勢兇猛的新冠疫情。
大年初一,史衛峰教授團隊成員大都趕回了實驗室,按照史衛峰制定的研究方案開始了緊張有序的研究工作,“史教授,這個實驗資料不對,您看一下”“史教授,參考文獻歸類整理完畢,您看一下是否合適”“史教授,下一步的實驗步驟該怎樣開展”……新冠病毒作為全球未知的新型病毒,年輕的科研成員感到迷茫也是情理之中,一連串的發問,一股腦地湧向他。史衛峰總是能抽絲剝繭般為他們一一理順思路,明確方向。
科研之苦非經歷不能明白,在新冠病毒研究過程中,史衛峰常常為了得到一個實驗資料反覆試驗數十數百次,甚至不惜推倒重來。對團隊成員瓶頸期的鼓勵、幫助與指導,讓年輕的科研人員堅定了繼續前行的力量。他們都說,“看著史教授夜以繼日、不辭辛勞地忙碌,讓我們這些年輕人看到了科研的魅力所在。每當支撐不住、想要放棄的時候,看到史教授不知疲倦的樣子,讓我們備受鼓舞,在他身上看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史衛峰就是這樣,以己之行感染著身邊的人,史衛峰教授團隊幹勁滿滿的背後是他的人格魅力與職業素養使然。
學術期刊的“常客”
經過幾個月攻堅克難、研究分析,史衛峰教授團隊申報了科技部新型冠狀病毒溯源與傳播應急專項子課題、2020年度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專案,課題為新冠病毒疫情的快速診斷、預防、控制和治療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政府科學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支撐。此外,史衛峰教授團隊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快速確定了新冠肺炎發病原因,解析了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及系統發育關係,對新冠病毒的來源進行了初步的探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等國際頂級雜誌,基於成果研發的診斷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同時也對全球新冠病毒的檢測、疫苗和抗新冠藥物研發起到了重要作用。
與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單位合作,對山東省419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的核酸樣本進行高通量測序,測得200餘個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對137份臨床樣本進行病毒載量檢測;對84份血清樣本,完成針對新冠病毒NP非結構蛋白和Spike刺突蛋白的IgM和IgG抗體滴度檢測;對10餘份出院病人的全血樣本,開展10×Genomics單細胞測序,獲得差異表達基因的序列。上述研究初步揭示了山東省新冠病毒的流行規律和遺傳特徵,獲得了病人體內抗體動態變化規律,篩選到了兩株與新冠病毒具有較強結合力的單克隆抗體,為山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發快速診斷方法和抗病毒藥物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社會活動的支持者
一系列重磅科研成果的發表,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中央、省、市媒體紛紛前來採訪報道。面對媒體,史衛峰始終謙遜低調。談及疫情防控,說到科研攻關,史衛峰暢談自己的感受與見解時,提到最多的是團隊合作,科研之苦總是一語帶過。“這次新冠疫情突如其來,令人始料未及,在新冠病毒研究之初,我們就制定了科學的研究方案,並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密切合作,在病毒溯源、診斷、預防、控制,基因組序列等關鍵環節與重要步驟上開展了通力合作,效果良好。”“一系列科研成果的發表,離不開團隊成員的分工配合,離不開相關單位的幫助支援,是齊心協力的結果,跟眾多科研人員交流想法、交換意見,也拓寬了我的研究思路,是一種幸運。”面對採訪,史衛峰如是說。
新華社山東分社、澎湃新聞網、東方衛視等主流媒體或是書面採訪,或是遠端連線,或是轉載報道,史衛峰的名字出現在了更多社會大眾的視線,為其科研貢獻點讚的同時,也為他忘我的科研精神折服。學界專家學者也投以讚賞的目光,3月9日在“2020科學抗疫”系列科普公益直播節目中,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研究員對史衛峰教授團隊研究成果提到的新型冠狀病毒可能為天然產物而非人工合成這一觀點給予了高度評價。
作為山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支援專家組成員,史衛峰在山東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專家座談會上就開展疫情應急聯合科研攻關積極建言獻策,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深受領導、專家的讚賞;作為科技部溯源團隊成員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合作伙伴,史衛峰透過科研分析,累計向國家疾控中心、國家衛健委提交50餘次研究報告,為研判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與變異提供理論依據。
“科研之路註定辛苦而忙碌,不停探索、不輟鑽研是其內在邏輯。期間無數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的瞬間,正是科研的魅力所在,期間的辛苦與挫折也就可以一笑而過了。”豁達而從容,堅定而自信,史衛峰的科研之路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