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六年小學,看似很長,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心裡總盼望孩子早些長大成人,總想著讓孩子多讀一些書。但是,整個小學階段,充斥著各種藝體專案、英文啟蒙、數學啟蒙,反而是我們的母語中文,卻鮮有時間讓孩子多讀一些。加之小初年級,孩子識字不多,讀書困難,稍不留意,六年就過去了。父母心裡雖然有些慌,但總想著到了初中、高中,再讀中文書也不遲,但真的不遲嗎?
小升初一過,孩子就正式成為中學生了。一上來就遇到初一上學期的混亂期,再來一個初一下學期的叛逆期,似乎轉眼就到初二了。一上初二,加物理了,數學平面幾何難出天際了,學習壓力一下子就上來了。孩子成天寫作業到十一、二點,看著他們熊貓眼的憔悴模樣,父母還能狠心催他們看書麼?初三呢?要會考了,要中考了,學校老師的卷子雪片似地發下來,會的不停地做,不會的老師也來不及講解,孩子基本都交給老師了,還有時間看書嗎?沒了。
高中呢?也許上寄宿學校了,也許功課壓力更大了。作業和卷子都做不完,孩子還有時間看書嗎?肯定沒有的。要說一定有,也許就只是高一這一年吧。
這麼一盤算,孩子看中文書的時間是真的沒有。可是,家長仔細一想,孩子雖然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夠不著,管不到,但在家裡總還是有一些零打碎敲的時間,總能餵給孩子一些中文書的,畢竟是母語啊。多讀一些母語的書,不僅有助於發展思維能力,陶冶品性,而且有助於開闊眼界。這麼一想,多讀一些中文書,肯定是一件好事,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但凡事一琢磨,就總是能琢磨出很多的問題來,讀中文書這件事,也是有很多問題的。
首先,書是承載資訊和思想的工具,以前的人要獲得資訊和思想,除了面授,就只有書了。可是,現在這樣的工具就多了,有電子的,有紙質的;有文字的,有音訊的,有影片的,多如牛毛,應接不暇。但是,敘事比較有邏輯、內容比較完整,還只能是書。比較便於閱讀和思考的,還只能是紙質書。即使只考慮孩子的近視問題,家長也會首先選擇紙質書。因此,我們內心就會出現第一個想法:儘量讓孩子讀紙質書。
第二,印刷技術的發展,購書成本的相對降低,導致了書籍出版的泛濫和購買的泛濫。家長以為只要開卷就有益,以為只要讀就比不讀要好。其實不然。僅從寫好考試體作文的角度看,讀網路爽文出版物,讀粗製濫造的雜誌刊物,就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更遑論那些思想不健康,純粹感官刺激的網文,尤其不值得信任。因此,我們內心就會出現第二個想法:孩子讀好書才有益。
第三,那什麼是好書呢?市面上到處都是經典名著,但我們家長看了,會發現,中國的經典名著其實是不多的。古代的也就四大名著,大多是半文半白,即便是婦孺皆知的《三國演義》,真要讀下來,也是不容易的。《紅樓夢》就更難了,人生閱歷不夠的小朋友是很難讀懂的,不是說他們看不懂文字,是說他們認得字,但就是不懂是什麼意思,這關乎年齡。再比如《東周列國志》,我相信,能讀懂並讀完的孩子,真沒有幾個。那現代的白話文呢?大家知道它的歷史總共也不過百年,百年曆史能出多少經過百年時間沉澱的經典呢?何況,這一百年,我們有六十年呆在農業社會,有三十年呆在工業社會,大約十年呆在後工業社會。你讓後工業社會長大的孩子,去讀農業社會的書,他們能有共鳴嗎?這就是我們這屆家長的難處所在,我之蜜糖,彼之砒霜啊,雞同鴨講的事每天都在發生。以前,我們的家長嚇唬我們說,你不好好讀書,今天就不準吃飯。我們害怕,趕緊去讀。現在我們做家長了,也這樣嚇唬孩子,孩子說,好啊好啊,今天終於可以不吃飯了。話說回來,百年之前的中國文化,都在文言文裡,至少要到初中了,才勉強能看懂一些。因此,小學階段,我們做家長的,選來選去,發現能選的其實大部分是國外的文學名著,都是翻譯的。大部分翻譯的名著,從語言本身來說,其實和我們中文固有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選的譯者不好,小朋友還容易形成翻譯腔。至於什麼是翻譯腔,舉個簡單例子,我們中文講究簡潔,句子短,而以英語為代表的國外名著,講究從句套從句,一個that接一個that。要詳細瞭解這種英式中文,大家可以自行去讀一下余光中關於英式中文的文章,在此不贅述。我認為好的翻譯家,翻譯作品沒有翻譯腔的,也就傅雷、楊絳、羅新璋等少數幾個,但孩子恰好就會喜歡他們的作品嗎?因此,我們內心就會出現第三個想法:孩子要讀譯文符合中文習慣的翻譯家的作品。
第四,小學階段,因為白話文的歷史很短,能選的本土經典名著其實並不多,大部分是國外名著。這些國外的經典名著,其實又主要是歐美俄的名著。這些國外名著所承載的文化其實和我們中國固有的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因為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的先天基因就是不同的。因此,小學階段的閱讀很容易讓孩子置身於兩個陌生的世界。一個陌生的世界是我們古老的中國,那裡有我們的文化之根,但和我們的現實世界割裂得很厲害。另一個陌生的世界是與古老中國和現代中國都不同的西方國家,他們的信仰,他們的思維,他們的飲食,和我們都有太多的隔閡。因此,我們內心就會出現第四個想法:小學階段的中文閱讀其實處於一種找不到祖宗、融不進他人的境地。
第五,中學階段,孩子逐漸長大,學識漸多。這個時候,更艱鉅的任務,是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找到我們的文化之根,即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真正祖宗。我們中國的文化,我們之所以是中國人,我們之所以這樣想問題,而不是那樣想問題;我們之所以這樣待人接物,之所以有這樣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都源於我們的文明。中國文化,就和我們的文字一樣,我們日用而不知。這些明顯區別於西人的那一套,都藏在我們先人的典籍中。我們以為我們已經現代化了,但其實,一切才剛剛開始。我們絕大多數初中孩子的家長,少年時身處農業社會,青年和中年時才進入工業社會,現在進入後工業社會也才不過幾年而已。我們實在是在農業社會呆太長時間了,我們中國是幾千年,西方國家有的幾百年,有的雖也有上千年的,但鮮有文字記載。我們中國在工業社會又呆太短時間了,簡直是狂飆突進。西方國家用了幾百年進行工業化,我們大約也就用了三、四十年。後現代社會,西方國家是幾十年,我們也就十來年。因此,我們內心就會出現第五個想法:孩子要學一門“外語”----文言文,來了解和繼承祖宗的文化。
第六,我們祖宗的文化都藏在典籍中,而典籍又實在是太多了。因此,我們必須選擇一本書來精讀。既要篇幅適中,又要文章好,還要和高考作文(議論文)比較相容。哪本書同時滿足這幾個條件呢?思來想去,也就只有《古文觀止》比較合適。首先,《古文觀止》只有222篇文章,算是各種編本中篇幅最小的了。其次,《古文觀止》222篇選文,都是最頂尖作者的最好文章。最後,該書95%以上的文章都是議論文,包括歷史議論文,外交議論文,政治議論文,時政議論文等等,而高考作文是議論文,考公務員申論還是議論文。因此,精讀這本書,相當於孩子拿到了一把開啟祖宗文化的鑰匙。這樣,我們內心就會出現第六個想法:精讀《古文觀止》。
第七,那如何精讀法呢?是否像很多家長第一反應的那樣,把書買來,丟給孩子,讓他們去背就行了呢?顯然不是。我們首先要明確,是背誦優先,還是理順文義優先?書讀百遍,是否真的其義自見呢?大學畢業的家長們,都會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如果不理順文義,你讓孩子讀一萬遍,他也是不會明白的。絕對不存在你背熟了,你就懂字詞句的意思,否則,要老師幹嘛呢?有人要說,那為什麼古時候行呢?古時候,書很少啊,所謂學富五車,不過就是幾捆竹簡,每片竹簡就幾個字。其次,那時候沒有數理化生信,沒有英日俄德法語,更沒有道法,地理。當然,音訊、影片也是沒有的。最後,古時候所謂的讀書,就是讀經典,沒有其他可讀啊。7-8歲小朋友被迫讀經典,是怎麼解釋他們也不懂的。那麼,私塾秀才們,除了讓小朋友們去背之外,還有更好的方法嗎?可是,如果到了今天,你仍然認為可以在不明其意的情況下,一味讓孩子去背,那我能說什麼呢?更何況,家長有這個讓孩子去背的雄心,是否有這個決心和能力能執行下去呢?更更何況,現代腦科學告訴我們,大腦遺忘是為了更好地接受新的資訊,不去遺忘,孩子要怎麼學習新的東西?大腦是用來理解、分析和判斷的,不是用來記憶的。兩腳書櫥,說的不就是隻會背書的人嗎?只會背書,意思並不是說你只會背書不會其他的本事,而是說你只會背書但不明白書到底講了什麼。
那具體應該怎麼精讀呢?我認為,首先要誦讀一至三遍原文,可以買一本注音版來解決讀音問題。透過誦讀,解決斷句,並大致瞭解文章的大意。因為一篇全新的文章,初讀時會感覺句子比較生硬,但多讀幾遍,就會發現句子變“軟”、變順口了。同時,也就知道文章內容的大概了,許多不理解的句子,不明其意的字,我們大可在這時放過去,這有點像不求甚解。
其次,接下來要逐字逐句解決不懂意思的實詞,不懂用法的虛詞,不明所以的句式。這個過程就是理順文義的過程。很多心知其義而口不能言的字詞句,都要在這個階段解決掉。這個過程比較難的是省略句式和虛詞用法,因為文言文講究的是簡潔美,所以句子經常承前、蒙後省略上文出現過,或下文將出現的句子成分。這增加了我們理解文句的難度,我們常常需要仔細揣摩上下文才能知道。另一個難點是虛詞,因為每一個虛詞的用法都多如牛毛,同一個句子中的多個相同的虛詞,可能起到的作用和含義都大不相同。更為困難的是,很多虛詞起到的是使文義更加精妙的作用,因此,表面看起來,忽略其中的一些虛詞,也能大致表現句子的意思,很多人就常常直接把虛詞忽略掉。殊不知,只有加了這些虛詞,才能精深微妙地表達句意。也就是說,實詞相當於人體的骨骼、肌肉和大動脈,有了這些,人的軀殼輪廓大致就全了。而虛詞好比毛細血管,人體沒有毛細血管就不能感知細微的變化。沒有毛細血管的文章,就好像人體只擁有了粗放的感覺。這些沒有細微變化的文章,就是殭屍文章。
最後,透過閱讀名家的點評,來分析總結文章的寫作方法。讓他們來告訴孩子,文章中的每一個部分都起什麼作用,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安排,從而逐漸體會文章的寫作技巧,進而把學到的這些技巧延展到日常的作文實踐中去。
這個精讀的過程,孩子能獨立完成嗎?顯然不能。“雙減”以前,我們也許還能去報班,但現在,我們除了“費爸媽”外,還有其他的路嗎?因此,我們內心就會出現第七個想法:只能父母直接上陣,先自己學了,然後再去教孩子。
於是,我在孩子上初中之後,在陪讀的日子裡,每天晚上花費4-5個小時,自己一字一句摳,字字過關,句句直譯,保證自己懂了之後,再和孩子一起共讀。目前已完成《古文觀止》捲一捲二左傳選文34篇,卷四戰國策選文17篇,正在進行卷五史記選文15篇,將要進行卷七卷八韓愈選文24篇,卷三國語選文22篇,初步計劃完成112篇。精讀完這112篇文章,我相信,我和孩子應該都能拿到了一把開啟祖宗典籍的鑰匙,中華文明的精華予取予求。而不是像我之前,明知祖宗寶庫中珍寶無數,想去取,卻因為查字典太麻煩,因為離不開他人的註釋和翻譯這根柺杖,每每興之所至而讀,又因道路艱難半道而還。每次都興沖沖地去,每次都灰溜溜地回。
這就是我一路走來的所思所想。
以下圖片為圖文版必備,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