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物間都存在著複雜的化學聯絡。其中昆蟲資訊素的研究利用尤為突出,昆蟲資訊素的化學研究始於 1932年,美國科學家利用從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腹尖提取的性資訊素,監測舞毒蛾的分佈和發生範圍,當初由於受實驗條件的限制,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1956 年美國農業部用人工合成的引誘劑,作為監測地中海果蠅的預警系統,指導適時使用殺蟲劑。直到1959 年,德國化學家 Butenandt 成功地從 50 萬頭家蠶(Bombyx mori)雌蛾腹部末端粗物中分離並鑑定出第一個昆蟲性資訊素的化學結構,命名為蠶蛾醇(bom-bykol),並發現空氣中存有極微量的家蠶醇,就顯示對雄蟲的活性,昆蟲性資訊素的化學結構研究才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到 20 世紀 80 年代,全世界不僅有 150 多種昆蟲性資訊素被分離鑑定,還發現了 674 種資訊素和引誘劑,昆蟲資訊素化學的研究有了重大的進展,成為當時生物科學的一個熱點。
到目前為止,已有9個目90餘科1600多種昆蟲性資訊素得到研究,其中已有 500 多種昆蟲性資訊素的化學結構得到鑑定,其中 100 餘種昆蟲性資訊素已經商品化。
利用昆蟲資訊素防治害蟲已成為“無公害殺蟲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自然界中利用資訊素進行相互間的通訊是絕大多數昆蟲採用的方式。性資訊素是雌性成蟲性成熟後,釋放到體外作為求偶通訊聯絡的一種化學物質。
昆蟲資訊素與常規化學農藥不同,是透過影響或擾亂害蟲的正常行為達到防治害蟲的微量化學物質,不傷害天敵,不汙染環境,不易產生抗性,可產生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及環境保護效益,應用前景十分寬廣。
我國已能人工合成 100 多種昆蟲性資訊素,應用性資訊素的誘捕法和迷向法在梨小食心蟲等害蟲的防治上成效顯著。在農林害蟲測報和防治中進行了廣泛應用和研究,應用技術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迷向防治以干擾成蟲交配前的化學通訊為主要手段,在害蟲的防治上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相信隨著綠色農業的發展,昆蟲性資訊素的應用前景必將更加廣闊。利用害蟲性資訊素進行監測和防止農林害蟲,符合以生態管理為基礎,以生物防治為主導的害蟲綜合管理的發展方向,實踐證明,它將在害蟲綜合防治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